《洪武正韵》是明朝初年由
乐韶凤和
宋濂奉明太祖朱元璋之命编的一本韵书。《洪武正韵》共16卷,仍按四声分韵,其中平、上、去三声各分22部,入声10部,共76部。
《洪武正韵》于洪武元年(1368年)开始编纂,在编纂时参考《
礼部韵略》等书,以中原雅音为原则,分韵力求简化,于洪武八年(1375)三月完成。
《洪武正韵》在明朝中后期开始普及,在民间被视为正字规范书,到
清代仍有影响,
陈策的《篆文纂要全宗》、《天然穷源字韵》是根据《洪武正韵》进行的分韵,清代《
康熙字典》大量引用《洪武正韵》作为书证。在十五世纪中叶朝鲜王朝世宗时代,《洪武正韵》被当作学习汉语字音的标准。
历史沿革
创作背景
宋代之后由于通俗文学的发展,白话文逐渐盛行,同时也由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长安迁至汴京,汴洛一带语音借助于新文学的力量逐渐向四方传播,影响愈来愈大。受口语音的影响,传统读书音宋代以来出现了十分明显的变俗倾向,逐渐向基础方言口语音靠拢。元代及明初的读书音同
礼部旧韵已有很大差别。为了解决读书音与官韵脱节的矛盾,迫切需要制定新的官韵以为标准。
由于实际语音的剧烈变动,从隋陆法言的《
切韵》到宋代的《
礼部韵略》,旧韵书已经完全不合于当时的实际语音,1368年,
朱元璋建立明朝,为满足统一标准音的需求,从语音上统一、规范语音,推行“正音”,维护明朝的统治,显示新王朝的文治武功,下令编纂新韵书。
成书过程
洪武十二年(1379年),《洪武正韵》开始编纂。此书编写者除
乐韶凤和
宋濂外,还有王馔、李叔允、
朱右、赵坝、
朱廉、瞿庄、邹孟达、孙贇等11人。
乐韶凤、宋濂、王侯等人编纂时参考《礼部韵略》等书,编纂的原则是“以中原雅音为定”,所谓“雅音”就是共同语,因此有学者认为它的语音系统依从的是明代初期的共同语,而不是某一地点方言。乐韶凤、宋濂、王侯等人根据当时中原雅音编撰《洪武正韵》十六卷,对旧韵的韵部进行了大胆改革。分韵力求简化,“有独用当并为通用者,如东、冬,清、青之属;亦有一韵当析为二韵者,如虞.模、麻,庶之属”。这样归并分析之后,共得平上去声各22部、人声10部。平声不分上下,平、上、去、人四声,共计76韵,主张“五方之人皆能通解者斯为正音”。
《洪武正韵》初稿完成后先后被修改6次才定稿,于洪武八年(1375)三月完成,
宋濂作序,
朱元璋赐书名,并下诏刊行。《洪武正韵》初刊时,皇帝亲自审阅,仍不满意,下令重修,据考证,此次返工,改动较大,韵部由76增至80,韵部名称改动比较少,细节性的调整比较多。
前期受冷
在明朝前期,除了臣民上进奏本、馆阁考选
庶吉士外,几乎无人尊用,明人
陆容(1436—1494)《
菽园杂记》卷十记载:“《洪武韵》分唐韵,最近人情,然今惟奏本内依其笔画而已,至于作诗,勿见朝野,仍用唐韵。”可见《洪武正韵》本来是企图作为官韵来代替旧有的《
礼部韵略》,但是最终未能广泛推行,在明代除了《正韵》之外,科举中通行的仍是平水韵,其实际影响甚至超过《洪武正韵》。据平田昌司考证《洪武正韵》的刊刻最先是和科举考试密切相关的,洪武三年开始实行科举考试迫使
礼部着手《洪武正韵》的编纂,由于洪武六年暂停科举考试,使得《洪武正韵》的功能转移为士大夫的“应制”和
胥吏的“正字”。
但是明代并不是一直对《洪武正韵》持冷漠态度,从第一节明代《洪武正韵》的刊刻情况来看,在明代前半段,即洪武十六(1383)年至
正德三年(1508),《洪武正韵》的刊刻史上有125年的空白。
迅速普及
《洪武正韵》在明代后半段即正德三年(1508)至
崇祯十三年(1640)的132年中,出现了将近20种刊本。原因可能是
宋濂的地位得到平反,刊刻《洪武正韵》不再有忌讳,也可能是明代造纸出版业在
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年间(1465—1566)的迅速发展,也可能是各地官府的
胥吏阶层正字的需求。
万历年间《洪武正韵》官私各种版本迅速普及,不仅《洪武正韵》本身发展为比较常见的韵书,而且还出现了万历三十年周家栋自序《洪武正韵汇编》四卷之类的简本和字书,让更多的读者接触到了《洪武正韵》。
内容介绍
《洪武正韵》把当时的读书音皆能通解的共同语标准音(官话音系)进行了记录和保存,明初官话音系借助《洪武正韵》得以确立,官话官韵的权威地位得以传播普及。
《洪武正韵》共16卷,仍按四声分韵,其中平、上、去三声各分22部,入声10部,共76部。
《洪武正韵》舒声有22个韵类,从韵目来看,它将周书的“鱼模”一韵分为“鱼”(举平以上去,下同)和“模”两类,“鱼”韵收“虞、居、诸、除”等音字,而“模”韵收洪音字。它又将周书的“萧豪”韵分为“萧”和“爻’两类,“爻”韵收周书“萧豪”韵的二等字,“萧”类收周书“萧豪”韵的三、四等字。周书的“齐微”韵它也分为“齐”和“灰”两类,“齐”韵收开口字,“灰”韵收合口字。
《洪武正韵》在声母上的特点是保留了全浊声母。刘文锦《洪武正韵声类考》考定其声类为31,与“三十六字母”相比,它少了5母,分别是非”与“敷”、“知”与“照”、“彻”与“穿”、“澄”与“床”、“泥”与娘”相混。这一特点是它的保守性的反映,或者是受编撰者南方方音的影响。但《洪武正韵》的反切中有一些清浊互切的例子,说明其已有浊音清化的变化。如“柑”字《
广韵》只有见母一音。
《洪武正韵》既收于“覃”韵见母“甘”小韵下,又收于“盐”韵“箱”小韵内。又如“巂”字,《广韵》分别收人“沃”韵和“铎”韵,但都属帮母,《洪武正韵》收入“屋”韵的在亚母“仆”小韵内。不过这两字在《集韵中已有清浊两读,这大概正是浊音清化过程中的词汇扩散现象。
《洪武正韵》在声调上的特点是平声不分阴阳。这是因为它既保留了空浊声母,平声调自然就可以用清浊来区分而没有必要分阴阳两类了。它的另一个常常上去两收,这与《
中原音韵》特点是全浊上声有不少未变去声,或全浊上声已基本变入去声也不相同。如“罪杜距蟹”等字只收在上声,“动重重棒荡”等字上去两收。
《洪武正韵》76韵
• 平声:东·支·齐·鱼·模·皆·灰·真·寒·删·先·萧·爻·歌·麻·遮·阳·庚·尤·侵·覃·盐
• 上声:董·纸·荠·语·姥·解·贿··旱·产·铣··巧·习·马·者·养·梗·有·寝·感·琰
• 去声:送·置·霁·御·暮·泰·队·震·翰·谏··啸·效·个··蔗·漾·敬·宥·泌·勘·艳
• 入声:屋·质·曷·辖·屑·药·陌·缉·合·叶·嫌
《洪武正韵》76韵读音
参考资料
作品影响
国内影响
各种版本《洪武正韵》的普及极大提高了《洪武正韵》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洪武正韵》在民间被视为正字规范书,万历三年司礼监奉旨重刊76韵本,同时出现万历二年
张士佩序《洪武正韵玉键》即部首检字表(《
千顷堂书目》卷三),万历四十三年(1615)
梅鼎祚的《
字汇》也声明以《洪武正韵》为收字标准,
天启六年(1626)所刊
金尼阁《
西儒耳目资》十分推崇《洪武正韵》,金氏在序言中声明“点画声律一禀《正韵》,见昭代同文之治”。明人章的《韵学集成》分部也大体依照《洪武正韵》76韵部。“字画必依《洪武正韵》”的明代制度,到
清代仍有流风余响。
顺治十八年(1661)年闵齐仅《
六书通》“字次序依《正韵》”,全书分为七十六韵,《六书通》到
康熙刊本、乾隆六十年(1795)
吴省兰序刊本等也仍旧使用七十六韵目。
康熙十一年(1672)陈策《篆文纂要全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经部第203册)、《天然穷源字韵》也根据《洪武正韵》分韵,康熙五十五年(1716)御定《
康熙字典》大量引用《洪武正韵》作为书证。
海外影响
《洪武正韵》在海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朝鲜,朝鲜李朝十分看重《洪武正韵》,正德十二年(1517),崔世珍《四声通解》“字之取舍,音之正俗,专以《洪武正韵》为准”,
李昑四十六年(1770)还特意编成了《洪武正韵译训》以学习汉语字音。受《洪武正韵》的影响,十五世纪中叶,在朝鲜王朝世宗时代,
朱元璋钦定的《洪武正韵》非常受重视,此韵书被当作学习汉语字音的标准。不但如此,朝鲜学者还于1455年编成《洪武正韵译训》,将《洪武正韵》的反切上下字整理成31声母和76韵母音,在每个小韵首字前用韩文标出正音。
在日本,元禄十四年(清康熙四十年1701)水户藩彰考馆刊刻《洪武聚分韵》,这可能受流亡水户的
浙江省明遗民
朱之瑜(1660—1682)的影响。
文艺影响
明代文人平时作诗作赋按照《洪武正韵》押韵的情况比较少,万历重刻本出现以后,江南文人得到利用《洪武正韵》的机会,
王骥德《
曲律》卷二《论韵》说编纂《南词正韵》“多取声《洪武正韵》”,
沈宠绥在《弦索辩讹》、《
度曲须知》中提出“北叶《中原》,南遵《洪武》”的说法,后来在明清戏曲界广为流传,但这一理论最初是针对当时戏曲界关于
南音韵律的辩论而提出的一种折中的观点,实际上并没有人拿它真正创作南曲。
作品评价
对于《洪武正韵》的历史地位及其评价至今比较复杂,未有定论。
《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大为攻击《洪武正韵》之不当:“其书本不足录,以其为有明一代同文之治,削而不载,则韵学之沿革不备,犹之记前代典制者,虽其法极为不善,亦必录诸史册,固不能泯灭其迹,使后世无考耳”,其价值颇有争议。
钱玄同认为:“《洪武正韵》的分韵,实在是蓝本于《
中原音韵》,《中原音韵》和《洪武正韵》是元明时代的标准音。”
张世禄认为:“《洪武正韵》虽然说是‘壹以中原雅音为定’,可是内容上并非属于北音系统,一方面迁就了旧韵书,一方面又参杂了当时的南方的方音。”
王力《汉语音韵学》中认为:“《洪武正韵》并不能代表当时的中原音,并且恐陷不是一地的音,而是许多方音的杂。此书既然是许多方音杂糅而成的,在语音史上,就比不上《中原音韵》有价值。”
董同认为:“如果《洪武正韵》没有迁就旧韵书的地方,它所表现的,或者就是当时的南方官话。”
赵诚《
中国古代韵书》中认为:“明代洪武年间编的《洪武正韵》,本来企图作为官韵来代替旧有的《
礼部韵略》。谁知传统的力量竞把它排斥出去,最后被南曲作家拿去了作曲韵。”
李新魁、刘静、叶宝奎等认为:“《洪武正韵》基本上代表了明代初年中原共同语的读书音系统。”对研究汉语共同语标准音具有重要作用。”
张清常认为:“它总是反映元末明初南京话的材料,今南京方言是属于北方方言而又有入声的。或日:‘《正韵》所代表的是以南京为中心的江淮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