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共和国(西班牙语:La República de Cuba;英语:The Republic of Cuba),简称古巴(Cuba),是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墨西哥湾入口处的社会主义国家,全国由
古巴岛、青年岛以及属于大安的列斯群岛的1600多个大小岛屿组成,其中古巴岛是世界第17大岛,国土面积10.9884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度5746千米,是加勒比海最大的岛国。截至2023年,全国总人口约1108.3万,首都哈瓦那,人口以克里奥尔人为主,主要信仰天
主教,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
古巴地形以平原为主,占国土总面积75%,兼有高原、山区、丘陵和沼泽地。全境绝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气候温暖,湿度较高。古巴生态环境较好,全国250余个自然保护区,主要分为六大陆地生态区域,有“加勒比绿肺”之称,同时该国矿产资源丰富,储量居世界第二,
铁矿储量居世界第四,同时还是世界第五大精炼钴生产国。古巴历史悠久,15世纪以前古巴岛上居住着处于原始阶段的
美洲原住民。1492年,航海家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发现
古巴岛。1510年,西班牙远征军征服古巴,并对古巴进行了三个世纪的殖民统治,为了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者,古巴先后于1868年和1895年两次爆发独立战争,但均以失败告终。1898年,
美西战争爆发,西班牙战败,古巴被美国占领,1902年,美国扶植的“古巴共和国”成立,古巴正式独立。1933年,
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独裁政权上台。1959年1月1日,菲德尔·卡斯特罗率
起义军推翻了巴蒂斯塔统治,随后与1961年开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1962年,
苏联为应对美国在
意大利和
土耳其部署弹道导弹的举措,在古巴部署了类似的弹道导弹,“
古巴导弹危机”爆发。2006年,
古巴革命战争领导人
卡斯特罗宣布因身体原因移交职权,其弟弟
代理其一切职权。2019年,
米格尔·迪亚斯-卡内尔·贝穆德斯当选古巴国家主席,并于2023年4月获得连任。
古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自20世纪60世纪开始长期受美国制裁,经济结构单一,对外贸易是其经济的生命线,其进出口商品结构比较单一,贸易伙伴较为集中。制糖业、烟叶生产、镍出口以及旅游业是古巴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该国主要农产品为甘蔗、烟草、热带水果、咖啡、可可、水稻等,工业制成品主要依赖进口,劳务输出、旅游和侨汇收入是其重要外汇来源。2021年,古巴国民生产总值为514亿古巴比索。作为中低收入国家,古巴实现了全民免费医疗,并被
认证为全球首个消除
及
母婴间传播的国家。截至2019年,古巴人均寿命为79.5岁,成人识字率99.8%,其人类发展指数多年来一直维持在高水平,2021年,古巴的人类发展指数为0.764,位居全球第83位,属于高人类发展水平。
历史上古巴曾被
西班牙殖民统治超过3个世纪,其文化受西班牙影响较为深远。截至2023年10月,古巴已有哈瓦那旧城、西恩富戈斯古城、比尼亚莱斯山谷等9项世界遗产,帕兰达斯节、奥连特兄弟会的法国鼓乐等5项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巴旅游资源丰富,有“加勒比明珠”之称,著名的风景名胜包括哈瓦那旧城、圣地亚哥、巴拉德罗海滩等,2022年,全国共接待游客170万人次。
古巴不仅是
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也是
世界贸易组织、
不结盟运动、
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拉美一体化协会、
加勒比国家联盟、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成员。2023年,古巴担任
77国集团轮值主席国。当地时间2025年1月1日,古巴政府宣布,古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名称
古巴(Cuba),全称古巴共和国(
西班牙语:La República de Cuba,英语:The Republic of Cuba)。国名“古巴”源自泰诺语“coabana”,意为“肥沃之地”或“好地方”。
关于古巴国名的来源,尚有另一种声音,一些认为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是
葡萄牙人的边缘学说作家认为,“古巴”是哥伦布以葡萄牙贝雅区的古巴镇而命名的。
历史
15世纪以前
在15世纪西班牙人到来之前,古巴居住着两个不同的美洲土著部落:泰诺人(Taíno)和瓜纳哈塔贝(Guanahatabey)人。泰诺人的祖先从南美洲大陆迁徙而来,最早的遗址可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哥伦布到达古巴时,泰诺人已经是当时古巴的主流文化,人口大约有15万人,泰诺人既从事农业生产,也是渔民和狩猎采集者。瓜纳哈塔贝人何时或如何到达古巴已不可考,他们的语言和文化都与泰诺人不同,据推断,他们是泰诺人之前在大安的列斯群岛定居者的后裔。
西班牙殖民时期(15世纪末至19世纪末)
1492 年,航海家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在
西班牙资助下首次远航美洲,从现在的巴哈马群岛向南航行,探索古巴东北海岸和
海地岛北部海岸。1492 年 10 月 27 日,哥伦布和他的三艘船——拉平塔号、 拉尼娜号和圣玛丽亚号抵达古巴海域,并于 1492 年 10 月 28 日在古巴东北部尼佩湾登陆。哥伦布声称该岛属于西班牙帝国,并以阿斯图里亚斯亲王约翰的名字将其命名为胡安娜岛(Isla Juana)。
在1494年的第二次远航中,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沿古巴南部海岸航行,在包括
关塔那摩湾等多个
海湾登陆。1511年,古巴成为
西班牙的殖民地,迭戈·委拉斯开兹·德奎利亚尔(Diego Velázquez de Cuéllar)在巴拉科阿 (Baracoa)建立了第一个西班牙定居点。土著泰诺人被迫在“监护征赋制”(Encomienda )下工作,1529年,古巴爆发
麻疹疫情,由于对来自
欧洲的传染病毫无免疫力,加上西班牙残酷的殖民统治,三分之二的原住民死于麻疹,当地土著种族几乎消亡。为了填补劳动力空缺,自1513年第一批4名非洲黑奴来到古巴开始,16世纪开始大批非洲黑奴被输入,从事种植园劳动和采矿作业。
1539 年 5 月 18 日,
埃尔南多·德·索托 (Hernando de Soto)带着大约 600 名追随者从哈瓦那出发至
佛罗里达州,开始了穿越美国东南部的大规模探险活动。1548年9月1日,冈萨洛·佩雷斯·德·安古洛(Gonzalo Perez de Angulo)被任命为古巴的
总督。他于1549年11月4日抵达古巴的
圣地亚哥·德·古巴(Santiago),随即宣布解放所有土著居民。他把总督驻地从圣地亚哥改为哈瓦那,并兴建了哈瓦那的第一座石制教堂。1555年,
法国海盗雅克·德·索雷斯率领舰队进攻并洗劫了哈瓦那。到了1570年,随着族群混居,古巴的大多数居民都具有了
西班牙、非洲和泰诺的混合血统。1592年12月20日,西班牙国王
腓力二世授予哈瓦那城市称号。随后,这座城市被西班牙王室正式指定为“新世界的钥匙和西印度群岛的壁垒” 。1607年,哈瓦那成为古巴殖民地首都。
1754年,
七年战争爆发,这场战争横跨
欧洲、美洲、非洲,在
加勒比海地区,西班牙与法国的联军与
英国展开交战。
哈瓦那于1762年8月被英军攻克,古巴也短暂地被英国占领。1763年,英国与
法国、西班牙签署了《巴黎条约》,结束了七年战争。在条约中,
西班牙用佛罗里达的大部分领土换回了古巴,恢复了对古巴的统治。1779-1781年,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西班牙出兵征服英属西佛罗里达,古巴人与西班牙人在战斗中并肩作战。
受到古巴经济发展和
海地革命的影响,古巴开始出现要求独立的声音,其中以自由身农奴何塞·安东尼奥(José Antonio)领导的奴隶起义为代表。但白人移民依赖于与西班牙的贸易,他们渴望获得保护以对抗海盗袭击和奴隶叛乱。当地的种植园主甚至试图将古巴转变为奴隶社会,并成为产糖的“
安的列斯群岛的明珠”。这使得古巴没有像其他
拉丁美洲国家那样通过革命摆脱
西班牙帝国的统治。
西班牙王室宣称古巴是“永远最忠诚的岛”。此时的古巴源源不断地向欧美输送着
蔗糖、咖啡和烟草。作为经济基础的
种植业和采矿业难以放弃对奴隶的使用,1790年至1820年间,约有325,000名非洲人作为奴隶被进口到古巴,是1760年至1790年数量的四倍。直到1880年代,古巴才完全实现废奴。
独立战争时期(1868年至1898年)
19世纪中期起,没有参政权,并承受着高额赋税的古巴人开始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要求独立。1868年10月,种植园主、律师塞斯佩德斯(Céspedes)解放了他的奴隶,在奥连特(Oriente)省发动武装起义,这次叛乱导致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冲突,被称为
十年战争。
起义军于次年4月建立战时共和国,塞斯佩德斯自任总统。随后西班牙增兵,并采取分化政策,在起义军内部制造分裂。起义军反复受挫,最终被迫在1878年2月签署了《桑洪条约》(Treaty of Zanjon),结束了十年战争。
1892年流亡美国的革命领导人
何塞·马蒂(José Julián Martí Pérez)在纽约创立了古巴革命党,该党的目标是实现古巴从
西班牙独立。并于1895年1月号召民众起义,2月各地响应,4月马蒂率领
起义军在古巴东部登陆。队伍不断壮大,但不久马蒂在战斗中中弹牺牲,使他成为古巴的民族英雄而永垂不朽。同年9月,革命政府成立。到了1898年初,起义军已经占领了国土的三分之二。
面对武装革命,西班牙人开始了镇压行动。古巴军事总督瓦莱里亚诺·韦勒将军将农村人口赶进他所谓的“集中营”,国际观察家将其称为“设防城镇”,通常被认为是 20 世纪集中营的原型。红十字会和美国前战争部长、参议员雷德菲尔德·普罗克特(Redfield Proctor)调查后指出,因为饥饿和疾病,至少有20万到40万古巴平民死于
西班牙的集中营中,随后美国和
欧洲就西班牙在古巴的行为发出了抗议。美国派遣缅因号战舰(USS Maine, ACR-1)前往古巴以保护美国利益,但不久后,该舰在
哈瓦那港爆炸并迅速沉没,导致近四分之三的船员丧生,美国指这是西班牙所为。1898年4月底,西班牙和美国互相宣战,史称
美西战争(Spanish–American War)。西班牙在失去
菲律宾和
波多黎各之后,缺乏继续占有古巴的信心。7月17日,西班牙要求停战。8月12日,美西双方签订停火协议,
西班牙放弃对古巴的主权。并于12月移交古巴的主权给美国。
美国占领时期(1899年至1902年)
1899年1月初,美国政府在古巴建立了以美国军事总督为首的军事占领制度,并在控制古巴局势后,着手策划古巴的制宪工作。1900年11月5日,美国与驻古巴总督伍德将军在
哈瓦那召开制宪会议,伍德秉承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政府的训令,要将几项条文列入古巴宪法,内容是:古巴不得与外国缔结侵犯其独立的条约,不得借举超过其通常收入的债款;美国对古巴事务有干涉之权以及在古巴设立数处海军基地等。其后在这些条文基础上美国通过“普拉特修正案”,并在1901年6月被列入古巴宪法。
普拉特修正案最终确立了美国“保护”古巴的地位,直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富兰克林·罗斯福执政时期才被废除。但该修正案带来的诸如关塔那摩基地等历史遗留问题,至今仍未得到解决。
共和国时期(1902年至1959年)
1902年5月20日美国承认古巴独立,并扶植独裁者埃斯特拉达·帕尔马(Estrada Palma)担任总统。根据古巴的新宪法,美国保留了干预古巴事务、监督其财政和外交关系的权利。根据普拉特修正案(The Platt Amendment),美国租赁了关塔那摩(Guantanamo)海军基地。
1906年,古巴爆发了反对埃斯特拉达·帕尔马政府的起义,美国借机实施了第二次军事占领,建立了军政府,对古巴进行了长达3年的
直接控制。此后古巴的三届总统,分别是米格尔·马里亚诺·戈麦斯·阿里亚斯(Miguel Mariano Gómezy Arias)(1909年~1913年)、奥雷利奥·马里奥·加西亚·梅诺卡尔(Aurelio Mario García Menocal)(1913年~1921年)和
阿尔弗雷多·萨亚斯阿方索(Alfredo Zayas y Alfonso)(1921年~1925年),实际上他们都是美国的代理人。在这一时期,美国资本逐渐占据了古巴经济的主导地位。
1924年,赫拉尔多·马查多在大选中胜出,成为古巴共和国总统,随后于1925年正式上任,1928年马查多通过竞选舞弊,再次连任古巴总统。在其对古巴进行独裁统治期间,该国旅游业兴起,大量美资酒店与餐馆出现,随之而来的是赌博与性交易。1929年华尔街股灾导致全球经济危机,古巴糖价暴跌、政局动荡,工人爆发总罢工,学生纷纷走向街头举行反美、反独裁示威游行。1933年8月,古巴爆发了反对美国和反对独裁统治的斗争,推翻了马查多政权。随后,拉蒙·格劳·圣马丁(Ramón Grau San Martin)开始执政,但直到1940年,实际权力仍掌握在亲美国的陆军将领巴蒂斯塔·伊·萨尔迪瓦(Batista Y Zaldívar)手中。1934年5月,迫于古巴人民的反抗,美国和古巴签署了新的条约,并于1935年废除了普拉特修正案,但实际上,美国仍然保持对古巴的控制地位。古巴变成了美国的原材料供应地、商品销售市场和资本输出地。
1940年7月,
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当选总统,同年10月,国会通过一部相对进步的资产阶级宪法。1944年至1952年初,格劳·圣马丁和卡洛斯·普里奥·索卡拉斯分别执政。20世纪30~40年代以后,美国垄断资本几乎控制了古巴的经济命脉。美国在古巴的总投资额约为12亿美元,这些资本主导了糖业、炼油业、采矿业、电力、金融和铁路等关键经济领域。
1952年3月,美国支持的巴蒂斯塔再次发动
政变,重返政坛。他迅速解散了议会,废除了1940年颁布的具有进步性质的宪法,代之以“宪法条例”和反劳工法。他禁止了
政党活动、集会、罢工,并与美国签署了《军事互助条约》。
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的政策导致美国垄断资本牢牢控制了古巴的经济,同时在政治、军事和外交领域施加控制。美国学者将古巴形容为“美国的第51州”。美国对古巴的控制和剥削导致古巴国内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不断升级。各地爆发了多次反对巴蒂斯塔的罢工和武装起义。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1959年至1991年)
1953年7月26日,以菲德尔·卡斯特罗(Fidel Castro)和劳尔·卡斯特罗(Raúl Castro)为首的约160名革命者进攻
圣地亚哥·德·古巴的蒙卡达兵营(Moncada Barracks)和
巴亚莫兵营(Bayamo Barracks),打响了
古巴革命战争的第一枪,行动失败后幸存者被捕,但在群众压力下又被特赦。之后,革命者以“建立古巴人的古巴”为口号,组建革命组织“7·26运动”,继续反对
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独裁统治。1956年11月25日,
卡斯特罗兄弟、
切·格瓦拉(Che Guevara)等82名革命者从
墨西哥返回古巴,后赴马埃斯特腊山区(Sierra Maestra)开展游击战争。1957年3月,安东尼奥·埃切维里亚(Antonio Echeverría)等人攻打总统府,建立“三·一三”革命指导委员会。美国于1958年3月14日开始对其施加武器禁运,此后,革命者冲出
马埃斯特腊山,发动总攻,圣克拉拉(Santa Clara)被占后,
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逃往
葡萄牙。同日,即1959年1月1日,
起义军进入
哈瓦那。次日,宣布成立革命政府。
革命胜利后,卡斯特罗政府实施了包括土地改革在内的国有化改革,推广集体农业。原本美国掌握古巴40%的甘蔗田、几乎全部养牛场,90%矿场和80%的公共事业。包括这些在内的全部私人资本总计250亿美元,全部收归国有,这导致美国于1961年与其断交,并对古巴实行经济、贸易和金融封锁,关键的
蔗糖出口和石油、零件的进口中断。此前古巴进口物资的三分之二依赖美国。
1961年4月14日,当时的美国政府为了推翻卡斯特罗政府,武装和训练一批大约1,400名古巴难民在猪湾入侵登陆。
古巴军队和当地
地方武装成功阻止了这次入侵,史上称这次入侵为“猪湾入侵”。1962年1月开始,
美洲国家组织开始对古巴实施与美国类似的制裁。1962年10月,1962年,
苏联在古巴部署了中程
核导弹被美国侦察发现,
古巴导弹危机爆发,几乎引发了第三次世界大战。1962年,美国将军提出“诺斯伍兹行动”,对美国城市和难民实施恐怖袭击,并将袭击归咎于古巴政府,为美国入侵古巴制造借口。但该计划被
约翰·肯尼迪拒绝。从1963年开始,古巴正向苏联的成熟共产主义制度迈进。
美苏冷战期间,
古巴军队被部署到非洲各个角落,要么作为军事顾问,要么作为战斗人员。1963年,古巴派出686名士兵、22辆坦克以及其他军事装备支援
阿尔及利亚,去应付
摩洛哥的沙战。古巴军队在阿尔及利亚停留了一年多,为阿尔及利亚军队提供训练。1964年,古巴在
哈瓦那组织拉美共产党人会议,并于1965年在
多米尼加共和国首都煽动内战,促使2万
美国军队介入其中。
切·格瓦拉在非洲从事游击活动,1967年在
玻利维亚试图发动革命时被杀。20世纪70年代,菲德尔·卡斯特罗派遣数万军队支持
苏联支持的非洲战争。他支持
安哥拉人民解放军(安哥拉内战)和
埃塞俄比亚的
海尔·门格斯图(欧加登战争)。
1975年11月,古巴在安哥拉部署了超过65,000名士兵和400辆苏制坦克,这是历史上最快的军事动员之一。
南非由于大量
古巴军队驻扎在安哥拉对其安全构成威胁而发展了核武器。1976年和1988年,在奎托夸纳瓦莱战役中,古巴人与其安人民运盟友一起击败了安盟叛军和种族隔离南非军队。1977年12月,古巴在苏联机械化营的协助下,从
安哥拉、刚果人民共和国和
加勒比地区派遣战斗部队前往
埃塞俄比亚,帮助击败
索马里的入侵。1978年1月24日,埃塞俄比亚和古巴军队发动反击,造成索马里军队3000人伤亡。2月,古巴军队发动大规模攻势,迫使索马里军队退回自己领土。
古巴军队一直留在埃塞俄比亚直到1989年9月9日。
尽管古巴国土面积小、与
中东相距遥远,但卡斯特罗领导下的古巴在
美苏冷战期间在该地区发挥了积极作用。1972年,古巴向南
也门派遣了一支由坦克、空军和炮兵专家组成的大型军事特派团。古巴军事顾问于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被派往
伊拉克,但在 1980 年伊拉克入侵伊朗后,他们的任务被取消。古巴人还参与了
叙利亚以色列消耗战(1973 年 11 月至 1974 年 5 月)。
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 年 10 月)。以色列消息来源报道称,
戈兰高地有一个古巴坦克旅,并得到两个旅的支援。以色列人和古巴-叙利亚坦克部队在戈兰前线交战。
菲德尔·卡斯特罗在1970年的一次演讲中承认了
经济政策的失败。1975年,
美洲国家组织经美国等16个
成员国同意解除对古巴的制裁。然而,美国维持了自己的制裁。1979年,美国反对苏联作战部队驻扎在该岛。1983年
政变导致格林纳达总理莫里斯·毕晓普被处决并成立哈德逊·奥斯汀领导的军政府后,
美国军队于1983年入侵格林纳达,推翻了该政权。大多数抵抗来自古巴建筑工人,而
格林纳达人民革命军和
地方武装则没有进行太多抵抗就投降了。24名古巴人被杀,其中只有2人是职业军人,其余人被驱逐出岛。美军伤亡达19人死亡、116人受伤、9架直升机被毁。20 世纪 70 年代和 80 年代,卡斯特罗支持
危地马拉、
萨尔瓦多和
尼加拉瓜的左派武装组织。1989-91 年,古巴逐渐从
安哥拉撤军。古巴军事介入非洲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和政治方面是古巴军队中黑人或混血士兵的大量存在。据一位消息人士称,超过30万名古巴军事人员和文职专家被部署在非洲。消息来源还指出,在被送往安哥拉的 50,000 名古巴人中,有一半人感染了
艾滋病,并且有 10,000 名古巴人因其在非洲的军事行动而死亡。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20世纪末)
1991年
苏联解体、
经济互助委员会解散,苏联对古巴的债务被冻结,作为重度依赖苏联的国家,古巴在失去了苏联这一重要的市场后,经济即刻陷入困境。1991年至1993年,古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为-10.7%、-11.6%与-14.9%。
1991年8月,政府宣布国家进入“和平时期的特殊阶段”。在这段时期,石油和器材的短缺导致古巴农业一度衰竭,断电和饥饿变得普遍。1991年苏联解体后,古巴失去每年40亿到6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
美国于1992年和1996年相继出台了《托里切利法》(The Torricelli Law)和《赫尔姆斯-伯顿法》(The Helms Burton Act)等旨在阻断外界与古巴的贸易与投资的经济制裁法案,以图古巴像东欧一样以资本主义制度取代社会主义制度。但古巴仍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
古巴共产党的领导,坚持
计划经济。1993年起,古巴开始进行改革,每年均有新的改革举措出台。1997年10月,古共五大提出把经济工作放在优先地位。
古巴近况
2006年7月31日,由于身体的原因,古巴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宣布移交自己的职权,其弟弟
劳尔·卡斯特罗·卡斯特罗代理其一切职权。2011年4月,菲德尔·卡斯特罗正式表示不再担任古巴共产党的领导职务。2016年11月25日,菲德尔·卡斯特罗逝世,享年90岁。
2009年6月3日,
美洲国家组织通过一项决议,终止古巴长达47年的加入该组织的禁令。劳尔·卡斯特罗在2011年4月的古巴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正式接替其兄长菲德尔成为古巴最高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执掌古巴后,实施了各项改革,其中包括取消古巴自上世纪60年代初以来实行的国家雇员工资限制政策,准许职工“多劳多得”,允许古巴普通民众购买手机和个人电脑,自由入住以往只接待外国人的涉外酒店等;在经济领域,2010年,劳尔·卡斯特罗宣布在半年内裁减约50万名国家雇员,放宽对私营经济的管制,允许私人经商,促使经济重心向私营部门转移;在政治领域,2011年4月,劳尔·卡斯特罗在古共六大闭幕式上提出废止领导人任期终身制。
截止到2014年12月,通过古巴官员和美国官员(包括总统巴拉克·奥巴马)的多次会谈,虽然美国和古巴之间的禁运没有立即解除,但已经放宽,允许进口、出口和某些有限的商业活动。2015年7月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国与古巴正式恢复外交关系。7月20日零时起,两国正式恢复邦交,两国在对方的外交使团成为大使馆。2016年3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古巴。这是继1928年1月时任美国总统
约翰·柯立芝(Calvin Coolidge)访问古巴之后,美国总统又一次访问古巴。
2019年4月,古巴新宪法经全民公投通过后正式生效实施,新宪法包括私有财产和外国投资,重新设立古巴总理一职,设立古巴共和国主席一职并规定每届任期为五年,最多连任一次,禁止性别、种族、族群、性取向、性别认同、残疾的歧视等内容。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截至2022年,古巴全国感染人数超过100万人。自2021年起,中国陆续向古巴援助了包括呼吸机、制氧机、抗原检测试剂、个人防护设备、医用耗材、药品及大米和粮食等在内的多批物资。
米格尔·迪亚斯—卡内尔·贝穆德斯(Miguel Mario Díaz-Canel Bermúdez)于2021年4月19日接任古巴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的位置,为古巴共和国历史上首位1959年古巴革命后成长起来的最高领导人,以及首位非卡斯特罗家族的领导人。
由于常年被
美国封锁,加之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古巴经济的影响更是雪上加霜。2021年7月11日,古巴圣安东尼奥·德洛斯巴尼奥斯 (San Antonio de Los Banios)爆发数起打着Patria y Vida旗帜反对政府的大规模抗议活动,随后抗议渐渐延蔓至全古巴。随后古巴政府表示美国政府是由美国中央情报局和美国其他情报机构秘密策划的“典型颠覆行动”,其目的是在古巴制造政权更迭。
2022年9月25日,古巴进行全民公投通过新《家庭法》,新《家庭法》将使
同性婚姻和民事结合在古巴合法化,允许同性伴侣收养孩子,并促进家庭责任的平等分担。新法案还注重保护妇女和儿童等其他家庭成员的权利,指出“父母应当对孩子负有‘责任’而不是‘监视’孩子,并且要求父母‘尊重儿童和青少年的尊严和身心健康’。”
尽管古巴政府开展了广泛的支持新家庭法的运动,包括在全国范围内举行的数千次信息丰富的会议和广泛的媒体报道,但这些改革遭到了古巴日益增长的福音派运动以及许多其他古巴人的公开抵制。同时一些宗教组织曾反对
同性婚姻在2019年被纳入新版古巴宪法。
截至2023年10月,古巴现任国家主席为米格尔·迪亚斯-卡内尔·贝穆德斯(Miguel Díaz-Canel Bermúdez),迪亚斯于2019年10月当选古巴国家主席。2021年4月当选
古巴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2023年4月连任古巴国家主席。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古巴位于
加勒比海西北部
墨西哥湾入口,位于西经74°18′~84°57′,北纬19°49′~23°18′之间,时区为西五区(UTC-5),古巴3月第二个星期日至11月第一个星期日期间实行夏令时。东北距
巴哈马仅21千米,北隔
佛罗里达海峡距美国基韦斯特150千米,东靠
向风海峡、距
海地77千米,南连加勒比海、距
牙买加140千米,西临墨西哥湾、距墨西哥210千米。古巴国土总面积10.9884万平方千米,是西印度群岛最大的岛国,全国由
古巴岛、青年岛以及属于大安的列斯群岛的1600多个大小岛屿组成,其中古巴岛是世界第17大岛,古巴岛周围环绕四个较小的岛群,包括西北海岸以外的科罗拉多群岛、主岛中北段
大西洋沿岸以外的萨瓦纳 -
卡马圭群岛、中部南岸外的
王后花园群岛和北部南岸外的
卡纳雷奥斯群岛,全国海岸线长5746千米。
气候
古巴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仅西南部沿岸背风坡为热带草原气候。古巴夏季比较炎热,最高温度达38℃。各地的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8℃左右,最冷月平均气温都在23℃左右,年温差4℃左右,年平均气温25.5℃。古巴气候湿润,雨水充沛,每年5月至10月为雨季,除少数地区外,各地的年降雨量都在1300毫米至1400毫米之间。古巴的
降水主要来自东北部和东部的信风,一般来说,该国西部降水量高于东部,其中该国
关塔那摩湾附近的雨量最少,只有600毫米。
地质
古新世时期,在
太平洋板块突出部的角落里出现了一小段新的类似大洋中脊的生长边界,并由此产生了一个开曼海槽(Cayman Trough)。在这个生长边界的影响下,古巴附近的板块俯冲逐渐停止,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不停变动的剪切型边界。在这些剪切型边界以及断裂带的作用下,一些火山岛融合在了一起,使得
古巴岛初具规模。
古巴岛是由
变质岩组成的古代基地杂岩遭受崩坏而形成的。古巴的西部和中部分布着中侏罗世以前的变质杂砂岩、泥质板岩、凝灰岩、铁镁质火成岩和
碳酸盐岩。在古巴发现的最古老的岩石为早、中侏罗世的陆源碎屑岩和
蒸发岩。
在变质岩上,不规则地覆盖着挠曲的上
侏罗纪岩层,其上又覆盖着
白垩纪和第三纪的
泥灰岩,特别是
石灰岩,因此造成了古巴岛上
溶洞的普遍发达。在
第四纪时,古巴的
地层不止一次地上升、下降和断裂,从而造成了马斯特拉山的悬崖峭壁。
地形地貌
古巴1600多个大小岛屿,众多珊瑚礁组成的群岛国家,主要陆地在古巴岛上。
古巴岛总体地形较为平整,平原约占总面积的75%,西北部、中部和东南部为高原和山区,占18%,西部是丘陵和沼泽地,占7%。古巴岛的中部地区山脉密布,山峰坡度极陡,古巴岛上面积最大,地势最高的山脉是东南部的马埃斯特腊山脉,平均高度为1300~1500米,
图基诺峰(Pico Turquino)海拔1974米,是古巴第一高峰。这条山脉自克鲁斯角到
关塔那摩湾,连绵240千米。作为
加勒比海地区中最大的岛国,古巴海岸线绵延曲折,长达5746千米。
水文水利
水文
古巴境内有200多条河流和数以千计的溪涧,大多是南北走向,水流短浅、湍急。古巴四面环海,海洋专属经济区面积约为11.2万平方千米,近海部分较浅,有的地区深度可达1000米至4000米。海岸或
岛礁上有很多
潟湖,如西部的因迪奥斯泻湖(Indios Lagoon)、萨帕(Sapa)地区的特索罗泻湖(Tethoro Lagoon)等。
位于马埃斯特腊山脉以北的、东西流向的
考托河(Río Cauto)是古巴第一大河,但长度仅370千米,是古巴唯一可以通航的河流。考托河发源于
马埃斯特腊山,是由孔特拉马埃斯特雷河(Contramaestre River)、考迪罗河(Caudillo River)和巴亚莫河(Bayamo River)几大支流组成,流域面积为8515平方千米。古巴东南部有托亚河(Toya River);古巴南部
萨帕塔半岛(Zapata Peninsula)上有阿蒂瓜尼科河(Atiguanico River),自东向西注入布罗亚湾(Broya Bay)。
水利
截至2015年,古巴全国共有水库242座,以及115座大坝。
萨萨水库是古巴全国最大的水库,它位于古巴中部的圣斯皮里图斯省,
圣斯皮里图斯市东南 10 千米处,其水域面积为 113.5 平方千米,库容量7.5亿立方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古巴现拥有超过1040万公顷土地,其中约640万公顷可作为农业用地。截至2021年,耕种面积为312万公顷,不到农业用地面积的一半。
水资源
古巴每年约产生32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每年约产生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人均拥有水资源总量约3366立方米。
矿产资源
古巴矿产资源丰富,其中尤为重要的是镍、铬、铜、铁、锰,以及与钢铁工业有关的几种铁合金矿。此外古巴也开采硫磺、钴、硫铁矿、
石膏、
石棉、石油和石灰石。
古巴镍的储量约2000万吨,居世界第二,仅次于
俄罗斯,同时还是世界第五大精炼钴生产国。根据2002年数据,古巴镍产品在全球镍市场占有6.4%的份额,切·格瓦拉镍矿厂每年镍成品产量达到3万吨,占古巴镍总产量的40%左右,主要保证中国和
加拿大市场的需求。
古巴是世界上拥有巨大
铁矿储量的国家之一,藏量达35亿吨,居世界第四位,占
拉丁美洲储藏量的26%,占世界总储藏量的5.2%。此外,古巴还拥有锰储量约700万吨;铬的储量也较丰富;古巴几乎所有的山脉都蕴藏着
铜矿;松树岛(Pine Island)储有
钨矿,还出产
大理石。
据估计,北古巴海盆存有大约46亿桶石油和9.8万亿立方米天然气。2016年,
澳大利亚MEO石油勘探公司在古巴中西部省份发现拥有80亿桶储量的大油田。古巴200海里专属经济区面积约为11.2万平方千米,此范围内石油储量约在46亿~93亿桶,天然气储量为9.8万亿~21.8万亿立方米。2012年2月初,古巴深海商业采油计划正式付诸实施。2017年古巴国内石油产量为353.8万吨。
生物资源
古巴植物资源有红木、
檀木和
加勒比松等名贵硬木;动物资源以
海洋鱼类为主,鱼的捕获量占海产品的80%左右,
甲壳亚门占10%~15%,其中以龙虾最具经济价值,古巴龙虾年产量为6000~10000吨,出口
欧洲、
亚洲和北美的
加拿大等地。
生物多样性
古巴拥有六个陆地生态区域,包括:古巴湿地森林、古巴干旱森林、古巴松树林、古巴湿地、古巴仙人掌灌丛和大安的列斯红树林。由于复杂的地质和地形环境,古巴岛上发育了多种独特的生态系统,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
热带岛屿之一。根据2009年古巴向生物多样性公约提交的第四份国家报告,古巴共有动物17801种、细菌270种、
藻类707种、真菌及
地衣形成物种5844种、植物9107种和原生动物1440种。
植物
古巴森林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4,拥有茂盛的热带植物,其中约有一半
被子植物门是古巴所特有的。其西部独有的
美冠小苏铁(Microcycas calocoma)是一种已存在了1亿多年的
苏铁属(Cycas)的代表,被称为“
活化石”。有白色蝴蝶状花瓣的姜花(Hedychium coronarium),其绿色茎可达1.5米以上,是古巴的
长安牡丹。
位于古巴
谢戈德阿维拉省的国王花园群岛拥有大量
红树林资源,是全球
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态服务价值最高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
动物
古巴栖息着许多小型哺乳动物和
爬行纲,以及超过7,000种昆虫和4,000种陆地、河流和海洋
软体动物门。
海洋鱼类超过500多种,淡水鱼类比较稀少。鸟类大约有300种,其中2/3为候鸟。
古巴境内的
吸蜜蜂鸟(Mellisuga helenae)是世界上已知最小的鸟类,体长仅55毫米。
古巴咬鹃(Priotelus temnurus)是古巴的特有物种。
自然保护地
亚历杭德罗·洪堡国家公园(Parque nacional Alejandro de Humboldt)是古巴
奥尔金省和
关塔那摩省的一个国家公园。它以德国科学家
亚历山大·冯·洪堡 (Alexander von Humboldt)的名字命名,他曾于1800 年和1801 年访问
古巴岛。该公园自2001年起被列为世界遗产。由于复杂的地质和地形环境,岛上发育了多种独特的生态系统,成为世界上
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
热带岛屿之一。在该公园许多底层岩石对植物具有一定的毒性,使得物种不得不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并因此进化出了许多新物种,该公园也因此成为西半球保护特有植物的最重要地点之一。
在古巴岛上确定的 28 个植物群落中,有 16 个位于该公园。其主要特有物种包括皇家啄木鸟(几乎灭绝)、鹦形目、猫鸟、卡瓜雷罗鹰、almiquí(一种具有夜间活动习性的食虫哺乳动物)、
龙血树属、波利米塔、猫眼、jutía andaraz (
啮齿动物)等,公园内还集中了阔叶林和松林的美丽景观。公园里的河流水质清澈,河床上经常有瀑布。
德森巴科德尔格拉玛国家公园(Parque nacional Desembarco del Granma)是古巴尼奎罗市动植物群的生态区。位于
格拉玛省东南部。该公园得名于格拉玛号游艇,菲德尔·卡斯特罗、
切·格瓦拉、
劳尔·卡斯特罗和他们的 79 名支持者于 1956 年乘船从
墨西哥航行到古巴,发起
古巴革命战争。1999年12月1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是古巴第一个获得此类殊荣的自然景点,它与位于东部的迈西系统构成了世界上最大、最受保护的钙质岩石海洋阶地系统,是古巴群岛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布埃纳维斯塔湾(Buenavista)是位于古巴的自然保护区。2000 年,它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
生物圈保护区。并于2002 年加入了拉姆萨尔公约。布埃纳维斯塔湾是一个生物圈保护区和拉姆萨尔湿地。保护的湾区面积有3,135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2,245平方千米。保护区包括弗朗西斯岛、圣玛丽亚岛、吉列尔莫岛和科科岛以及拉斯洛拉斯岛。主岛上的乔博罗萨多 (Jobo Rosado) 和博克罗内斯 (Boquerones) 等广泛的保护区得到了扩展。岛上有 20 多种特有物种,其中鸟类包括塞维利亚鸟、
普通海鸥、
苍鹭和
猫科等。
自然灾害
在
加勒比海温暖的海水,以及地处
墨西哥湾入口的共同作用下,古巴极易受到频繁
热带气旋的影响,最常见的飓风期在九月和十月。1910年10月,一场形成于加勒比南部的破坏性飓风袭击了古巴,这是古巴有纪录以来造成最恶劣影响的飓风之一。数以千计的农民因飓风失去家园,有700多人失去生命,飓风给古巴造成了数百万美元的经济损失。
2017年9月8日,飓风“厄玛(Irma)”袭击了古巴,其风速达到260千米/小时,近百万人被疏散,该灾害共造成10人死亡。2022年9月27日,飓风“伊恩(Ian)”席卷古巴西部,造成古巴全境断电,约有5万人被紧急转移,并对古巴的烟草行业造成重创北京时间2024年11月11日0时50分,古巴南部海域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3.0公里。
行政区划
政区
从2011年1月1日起,古巴全国行政划分为15个省和1个特区即青年岛特区,下设168个市。
主要城市
哈瓦那
哈瓦那是古巴首都,也是该国最大的城市和海港。该市位于古巴岛西部北海岸,面临
墨西哥湾,北距美国佛罗里达群岛约180千米,是
大西洋通过
佛罗里达海峡进出墨西哥湾的门户。哈瓦那面积728.26平方千米,2023年人口为214.9万。
哈瓦那始建于1515年,是美洲古城之一。1592年12月20日,
西班牙国王
腓力二世授予哈瓦那城市称号。随后,这座城市被西班牙王室正式指定为“新世界的钥匙和西印度群岛的壁垒” 。1607年,
哈瓦那成为当时属西班牙殖民地的古巴首都。城内古迹众多,有许多西班牙殖民时期修建的城堡和大教堂,198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哈瓦那市是古巴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工业部门众多,除传统的制糖、烟草、纺织、食品等工业外,还有新兴的造船、机器制造、汽车、制药等工业;所产的
哈瓦那雪茄驰名世界。城内建于1728年的
哈瓦那大学是古巴最高学府。
哈瓦那现任州长是雷纳尔多·加西亚·萨帕塔(Reinaldo García Zapata),他于2020年1月18日当选。该市由市省议会管理,州长为首席行政官。
圣地亚哥
圣地亚哥(
西班牙语:Santiago de Cuba)全称圣地亚哥-德古巴,是古巴第二大城市,也是圣地亚哥省的首府,位于加勒比海岸上的圣地亚哥湾上。该市面积1023.8平方千米,2012年人口为43.1万人。
圣地亚哥始建于1514年,是
西班牙在古巴建立的第一个永久居留地。该市是古巴东部的主要工业基地,有传统的制糖、酿酒、纺织等轻工业部门,以及新建的炼油厂、
水泥厂、钢铁厂等,附近还出产铜铁等
矿石。同时也是古巴第二大商港,能停泊巨型海轮。
圣迭戈的圣佩德罗德拉罗卡城堡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作为“基于
意大利和文艺复兴设计原则的最完整、保存最完好的西班牙-美国军事建筑典范”。1987年,巴科瑙公园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生物圈保护区名录。
圣克拉拉
圣克拉拉(
西班牙语:Santa Clara)是古巴中部工业城市,比亚克拉拉省的省府。该市位于纵贯古巴的中央公路沿线,西距
哈瓦那约260千米,总面积514 平方千米,2012年人口为21.1万人。
圣克拉拉始建于1689年,是古巴烟草主要产区之一,除盛产
甘蔗外,还有大面积的牧场,是古巴中部重要的农牧产品加工和贸易中心,有
制糖、制草、酿酒、烟草等工业。
政治
综述
古巴共和国是遵循
马克思列宁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1976 年古巴宪法将古巴定义为
社会主义共和国, 1992 年,古巴宪法“以
何塞·马蒂的思想以及
卡尔·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政治和社会思想为指导”。
古巴共产党被宪法描述为“社会和国家的领导力量”。自
古巴革命战争(1959年)胜利以来,古巴的政治制度一直是传统的一党制国家。2019年以来,政府形式呈现类似半总统制或半议会制的特点,与
中原地区、
越南等其他社会主义制度相似,有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各有特定职能,但有一个完善的等级制度。
政体
古巴是主权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一个民主、统一的共和国。古巴政体由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国务委员会和部长会议三个重要部分组成。
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是古巴的最高权力机构,行使立法权。代表由市人民政权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任期5年。
国务委员会是古巴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在休会期间,它代表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执行其决议。国务委员会主席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
部长会议是古巴国家政权的最高执行机构,其成员是由国务委员会主席提交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审议而任命的,部长会议由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领导并向其报告工作状况。
权力机构
古巴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La Asamblea Nacionadel Poder Popular,简称“ANPP”) 是古巴最高的立法机构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每届任期5年,每年举行两次例会。2023年4月,在古巴第十届全国人大会议上,
埃斯特万·埃尔南德斯(Esteban Lazo Hernández)当选连任全国人大主席兼国务委员会主席。
古巴国务委员会由该国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选出,它有权在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休会期间行使大部分立法权,但须经其批准,并在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两次会议之间召开会议。古巴国务委员会由主席、副主席、1名秘书和18名委员组成。全国人大主席和副主席同时担任国务委员会主席和副主席。
随着2019年古巴宪法修正案的通过,国务委员会主席将国家元首的职权移交给国家主席,国务委员会主席由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主席兼任,亦不再兼任古巴部长会议主席(政府首脑)。截至2023年10月,本届国务委员会成立于2023年4月。现任主席是
埃斯特万·埃尔南德斯(Esteban Lazo Hernández)。
司法
最高人民法院是古巴国家最高司法机构。共和国总检察院负责行使司法监督权。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法官、总检察长、副总检察长均由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鲁文·雷米西奥·费罗(Rubén Remigio Ferro),1999年1月就任。总检察长亚米拉·培尼亚·奥赫达(Yamila Peña Ojeda,女),2018年8月就任。
宪法
古巴现行宪法于2019年2月经由古巴全民公投,以87%的支持率通过,并于2019年4月颁布实施;这是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制定的第三部宪法。宪法坚持
社会主义制度和
古巴共产党为国家最高领导力量,明确坚持全民所有制和
计划经济的主导地位,坚持国有企业的主体作用,承认市场的客观存在和作用,承认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补充作用,重申对外政策基本准则,谴责单边主义、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政党
古巴共产党(西班牙语: Partido Comunista de Cuba)是古巴唯一合法政党。宪法规定古巴共产党是马蒂思想和马列主义先锋组织,是古巴社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力量。古共成立以来,
劳尔·卡斯特罗 (Raúl Modesto Castro Ruz)曾长期担任第一书记。2011年4月,古巴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劳尔接替卡斯特罗担任古共中央第一书记,何塞·马查多·本图拉(José Machado Ventura)担任第二书记。2021年4月16日至19日,古共八大召开,会议通过《社会主义经济社会模式理念的更新》《2021-2026年党和革命的经济社会政策指导方针》等系列文件,劳尔·卡斯特罗卸任古共中央第一书记,由迪亚斯—卡内尔出任该职,暂不设第二书记。
元首
古巴国家庪为国家主席,由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5年,可连任两届,总理经国家主席提名后由全国人大任命。截至2023年10月,
古巴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古巴国家主席为米格尔·迪亚斯-卡内尔·贝穆德斯(Miguel Díaz-Canel Bermúdez),其出生于1960年4月20日,2003年起担任古共中央政治局委员。2013年起担任国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兼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2018年4月,接替
劳尔·卡斯特罗担任国务委员会主席兼部长会议主席。2019年10月,当选古巴国家主席。2021年4月当选古共中央第一书记。2023年4月连任古巴国家主席。
政要
古巴总理
古巴共和国总理是古巴共和国的政府首脑,自2019年公投通过新宪法后重新设立,取代之前部长会议主席的职务。2019年7月13日,古巴第九届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新的《选举法》,确定古巴将设立古巴共和国主席和政府总理的职位,国家主席由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总理则由国家主席提名后,经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表决任命。现任古巴总理为
曼努埃尔·马雷罗(Manuel Marrero Cruz),2019年首次当选,并于2023年4月连任。
部长会议
部长会议是古巴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最新一届古巴部长会议于2023年4月产生。
国际关系
综述
古巴在外交上主张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民族自决权,反对干涉别国内政。主张世界各国和各国人民一律平等。谴责一切形式的
霸权主义、干涉主义、单边主义和歧视政策,反对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反对包括
国家恐怖主义在内的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截至2023年10月,古巴已经同164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与美国的关系
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美国政府对古巴采取敌视政策。1961年,美古两国断绝外交关系。次年,美国对古巴实施经济、金融封锁和贸易禁运,禁止向古巴出口除药品和商品之外的所有产品以及某些食物,并持续至今(2023年)。据古巴官方统计,按当前美元价格计算,自1962年以来,美国的制裁已导致古巴累计损失超过1500亿美元。2022年11月,
联合国大会以185票赞成的压倒性多数通过决议,再次敦促美国终止对古巴的经济、商业和金融封锁,这是联大连续第三十次通过类似决议。
1962年10月22日,因为“
古巴导弹危机”的爆发,时任美国总统
约翰·肯尼迪宣布对古巴实施海上封锁,最终美苏练过达成协议,美国解除对古巴海域的封锁,
苏联撤走在古巴部署的导弹。
1995年5月,美古两国重新签署移民协议,两国关系有所缓和。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政府对《古巴调整法案》进行修改,采取了俗称“干脚湿脚”的政策,即停止接收在海上被美拦截的古巴偷渡者,但继续接收成功踏上美国领土的古巴人。
1996年2月,古巴击落在美古巴流亡组织的两架飞机,两国关系再度紧张。同年3月,美国制定了“赫尔姆斯-伯顿法”,规定对所有同古巴发生经济贸易往来的
外国公司实行严厉的制裁。
2009年1月,奥巴马入主白宫。3月10日,美参议院通过一项关于部分解除美国对古巴制裁的议案,修正了极具争议的对古巴禁运法。同年4月初,
美国众议院代表团访问古巴。4月13日,奥巴马宣布一系列放宽对古巴限制措施,其中包括解除对古巴裔美国人前往古巴旅行以及汇款等限制。
2014年12月17日,美古最高领导人分别发表讲话,宣布将就恢复两国外交关系展开磋商。
2015年,
美国把古巴从“支持
恐怖主义的国家”名单中除名。2015年7月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国与古巴正式恢复外交关系。7月20日零时起,两国正式恢复邦交,两国在对方的外交使团成为大使馆。2016年3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古巴。这是继1928年1月时任美国总统
约翰·柯立芝(Calvin Coolidge)访问古巴之后,美国总统又一次访问古巴。
2017年特朗普就任美总统后,收紧对古政策,美古关系正常化进程遭遇波折。在2019年美宣布对古实施一系列新的制裁措施后,美古关系再次陷入低谷。
2021年1月11日,美国将古巴重新列入支持
恐怖主义国家。
根据1901年
与古巴签订的《普拉特修正案》,美国永久性租借位于古巴东南部的
湾,时至今日(2023年),关塔那摩湾仍是美国关押恐怖嫌疑分子和战俘的拘押中心。
2024年9月12日,古巴外交部长罗德里格斯在
哈瓦那表示,美国对古巴长达数十年的经济、金融封锁和贸易禁运导致古巴累计损失超过1641亿美元。仅在2023年3月1日至2024年2月29日,美国封锁对古巴造成经济损失达50.6亿美元。美国封锁是对古巴人民人权的大规模、公然和系统性侵犯,也是古巴发展的主要障碍,若没有封锁,古巴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本可实现约8%的增长。
当地时间2024年10月30日,第79届
联合国大会针对“必须终止
美国对古巴的经济、商业和金融封锁”完成一般性辩论后,就A/79/L.6决议草案进行投票,结果为187票赞成,2票反对(美国和
以色列),1票弃权,反对美国对古巴的制裁。10月31日,
中原地区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中方一贯反对美国对古巴封锁制裁,中方会坚定站在国际公道正义一边,继续坚定支持古巴人民反对外来干涉和封锁,维护主权和民族尊严。
与俄罗斯的关系
1942年,古巴与前苏联首次建立外交关系,当时的苏联驻美国大使马克西姆·马克西莫维奇·李维诺夫于1943年在古巴首都哈瓦那设立大使馆,同年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的特使访问莫斯科。
1959年1月,菲德尔·卡斯特罗领导的
古巴革命战争推翻了
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独裁政权,其后因土地改革等措施触动了美国在古巴的资本利益而遭到美国的经济封锁和遏制,新生的革命政权岌岌可危。美古关系的恶化,为苏古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在
美苏冷战两极格局下,“
苏联是唯一愿意并能够从实际上帮助古巴顶住美国损害古巴主权压力的国家”。来自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援助和支持帮助古巴保住了新生政权,抵制了美国的侵略政策。1960年2月,
苏联人民委员会第一副主席米高扬访问古巴,了解并考察
古巴革命战争的性质。2月13日,苏古两国签订了《苏联与古巴贸易支付与提供信贷协定》,苏联承诺向古巴提供1亿美元的贷款,并在5年内每年向古巴购买100万吨糖。3月4日发生的“勒库布尔号”事件,令古巴切实感受到美国的威胁,
卡斯特罗向
苏联寻求军事援助,并在3月18日获得苏联的首次军援。此后,苏古两国关系不断升温并于5月8日恢复了双边外交关系。
随着苏古关系的顺利发展,美国进一步强化了对古巴的封锁,先后实行
经济制裁和全面禁运,并试图通过武装干涉推翻古巴政权。在这一形势下,苏联给予古巴更多的物质援助和外交支持。1962年5月,苏联向古巴提议在其领土部署
中程弹道导弹,以防止美国入侵,并获得古巴同意。同年8月,苏联开始在古巴安装中程导弹,从而引发了让整个世界面临核战争爆发的
古巴导弹危机。危机之后苏古关系陷入低谷,直至1968年苏联入侵
捷克斯洛伐克后逐渐改善,并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新的高度。
1972年,古巴正式成为
苏联领导的“
经济互助委员会”的一员,同苏东国家签订了一系列经贸合作协定,在经济上高度依赖后者。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国际
蔗糖价格大幅下跌,苏联对进口的古巴食糖给予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补贴。据统计,1960—1970年间,苏联给予古巴包含糖在内的价格补贴为11.3亿美元,1970—1980年间上升到123.7亿美元。此外,当古巴积极向
拉丁美洲宣传革命、干涉第三世界国家事务遇到困难时,苏联也向其提供了支援。据统计,1960—1990年
苏联给予古巴包含贸易逆差贷款、发展贷款和价格补贴在内的经济援助高达651.19亿美元,1961—1979年苏联向古巴提供的军事援助达到38亿美元。根据苏联官方数据,截至1989年年底,古巴欠苏联的债务为154.906亿
俄罗斯卢布。苏联在安全保障、经济发展、工业化建设及革命输出方面,均对古巴给予了大量援助和支持。
自1991年
苏联解体以来,古巴和
俄罗斯一直保持着外交关系。
弗拉基米尔·普京于2000年上台后,两国关系有所改善。2008年11月,俄罗斯总统
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访问古巴,以加强经济联系,允许俄罗斯公司在古巴水域近海钻探石油,并允许俄罗斯矿业公司在古巴开采镍。2009年1月28日,
劳尔·卡斯特罗前往
莫斯科进行访问会谈。会谈包括向
哈瓦那提供价值2000万美元的信贷,并向古巴提供25000吨粮食作为人道主义援助。
与中国的关系
古巴是西半球第一个和中国建交的国家。1960年9月2日,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断绝与台湾的关系,表达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意愿。同年9月28日,中古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古巴与中国关系友好,双方国家元首等多次互访,菲德尔·卡斯特罗先后于1995年11月和2003年2月两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劳尔·卡斯特罗以古巴国家元首身份于2012年7月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现任古巴国家主席
米格尔·迪亚斯-卡内尔·贝穆德斯先后于2018年11月和2022年11月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2011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习近平在访问古巴期间,以“好朋友、好同志、好兄弟”形容中古两国之间的关系。
2014年中,古巴政府为表扬国家主席习近平为促进中古关系而作的贡献、以及带领中国人民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取得的成就,向习近平颁授何塞·马蒂勋章。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古积极开展抗疫合作。中国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后,古共中央第一书记
劳尔·卡斯特罗、古国家主席迪亚斯—卡内尔分别向习近平总书记致慰问电,古巴还向中国捐赠抗疫物资。古巴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后,中国也向古巴援助多批抗疫物资、分享诊疗经验。
近年来,中国是古巴第一大货物贸易伙伴,古巴是中国在
加勒比地区第二大贸易伙伴。古巴主要向中国出口镍、食糖、酒类、废金属等商品,主要从中国进口机电、高新技术、轻纺类和化工产品等商品。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22年,中古贸易额为8.72亿美元。其中中方进口4.58亿美元,出口4.14亿美元。2023年第一季度,中古贸易额为2.21亿美元,其中中方进口0.86亿美元,出口1.35亿美元。
与墨西哥的关系
古巴和
墨西哥都是是
拉丁美洲国家。他们都曾是
西班牙帝国的殖民地。在
西班牙殖民时期,古巴受
墨西哥城新西班牙
总督管辖。1821年,墨西哥从西班牙手中获得独立,但古巴在77年之内一直是西班牙帝国的一部分,直到1898年通过
美西战争从西班牙手中获得独立。
2018年12月,古巴总统
米格尔·迪亚斯-卡内尔·贝穆德斯访问墨西哥,出席墨西哥总统洛佩斯·奥夫拉多尔的就职典礼。2019年7月,迪亚斯-卡内尔总统与洛佩斯·奥夫拉多尔总统举行双边会谈。
2021 年 7 月,洛佩斯·奥夫拉多尔总统指责美国对古巴的禁运加剧了古巴的骚乱。外交部派出两艘海军舰艇运送食品和医疗物资前往援助古巴。同年9月,迪亚斯-卡内尔总统作为洛佩斯·奥夫拉多尔总统的贵宾前往
墨西哥,出席墨西哥独立日庆祝活动。
2022年5月,墨西哥总统
安德烈斯·曼努埃尔·洛佩斯·奥夫拉多尔对古巴进行正式访问,并被
米格尔·迪亚斯-卡内尔·贝穆德斯总统授予
何塞·马蒂勋章。古巴总统米格尔·迪亚斯-卡内尔于2023年2月前往坎佩切,接受洛佩斯·奥夫拉多尔总统授予的墨西哥阿兹特克鹰勋章。
与韩国的关系
古巴曾于1949年承认大韩民国政府,但在1959年古巴社会主义革命后,两国中断交流。2024年2月14日,古巴与韩国两国驻联合国代表处在美国纽约交换文件,决定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古巴政府与韩国政府计划开设常驻外交机构。
同非洲国家的关系
自古巴革命胜利以来,古巴在对非洲地区的实际政策中,更关注政策的实效性:壮大
第三世界、反对
殖民主义,支持国家独立。60年代初,
切·格瓦拉到访非洲,明确了古巴对非洲的态度。鉴于
安哥拉、莫桑比克、
几内亚比绍、
刚果和扎伊尔(今刚果民主共和国)等国局势均出现了不稳定情况,古巴认为非洲革命即将来临,应该支持非洲的非殖民化进程,发展第三世界的力量。这也是古巴与非洲大陆军事合作的开始。
除了政治上支持和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关系之外,古巴还通过军事行动参与非洲一些国家的游击战争,这成为古巴与非洲关系当中的重要时期。在古巴与非洲国家的军事关系开启之初,古巴以输出革命经验与古巴擅长的游击战争为主,弱化社会主义国家身份。基于第三世界国家身份、反对西方
殖民主义、对抗美国等因素,古巴对非洲地区事务的兴趣快速增长。1962年,古巴开始向
阿尔及利亚反对派派出医疗队,并进行包括游击战略指导等军事、医疗支持,开始了古巴直接军事参与非洲的活动。1963年,古巴开始向
安哥拉派出游击队和医疗队,直接参与安哥拉战争是对非洲军事关系发展到新阶段的标志。1965年,400多名古巴士兵到达
中非的
刚果(利)、刚果和安哥拉。
自1975年以来,古巴通过自己的力量、借助
苏联装备,将
古巴军队大规模送往安哥拉,与
美国支持的
南非军队作战,形成了美苏两国超级大国的代理人战争。古巴出兵非洲的20余年时间,几万名军事及医疗服务人员,赴非洲战场的前线及后方。在作战及对对方造成威慑的同时,也让古巴的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医疗服务得到了
安哥拉等非洲国家民众的认同。
在古巴与非洲关系中,医疗外交是重要的内容和特色。至2008年,古巴向世界70多个国家派驻了30000多名医疗工作者。2005年古巴实施了《古巴全面健康计划》(Cuba’s Comprehensive Health Program),受益的国家遍布全球,其中包括18个非洲国家,包括
博茨瓦纳、
布基纳法索、
布隆迪等。
随着
美苏冷战的结束,国际社会两极格局逐步向
多极格局发展。新时期的古巴,由于
苏联的解体和社会主义阵营的消失,逐步陷入发展困境中。古巴不得不被迫进行了外交政策调整对非洲,除了逐渐撤兵之外,古巴选择了
安哥拉与
南非作为古非关系发展的重要纽带。在支持第三世界国家反殖民、反种族主义的基础上,新时期古巴外交以推动南南合作为重点,结合本国医疗领域人才培养优势,提出了关注发展中国家公共健康领域合作的现实性关切。此外,基础设施和教育合作是古巴与非洲地区关系的新增长点。古巴和南非于2013年9月签订了关于水力和水储的多边合作协议。在教育合作方面,古巴为安哥拉学生提供奖学金赴古巴学习
西班牙语及医学。
国际组织
古巴于1945年10月24日加入
联合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同时古巴还是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牵头国家。古巴于1995年4月20日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古巴共参加了30多个国际性组织,除了联合国机器所属机构,以及包括世贸组织、
77国集团等其他全球性组织和集团外,古巴还积极参与
拉丁美洲地区性组织,是美洲玻利瓦尔替代组织的创始成员之一,也是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和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的成员。同时古巴还是
不结盟运动的创始国之一。2023年,古巴担任77国集团轮值主席国。当地时间2025年1月1日,古巴政府宣布,古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军事
国防体制
古巴政府军称为古巴革命武装力量。古巴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兼国务委员会主席为武装力量统帅,并通过革命武装力量部对全国武装力量实施领导和指挥。
革命武装力量部是最高军事行政机关和指挥机构,下设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等机构。武装力量由正规军和
准军事部队组成。正规军分陆、海、空3个军种。准军事部队包括民防部队、地方
地方武装、国家保安队和边防警备队。军官军衔分4等12级:第一等是总司令(相当于元帅);第二等将官分大将、
上将、
中将、
少将;第三等校官分
上校、
中校、
少校;第四等尉官分
大尉、上尉、
中尉、
少尉。古巴实行义务兵役制,士兵役期为2年。2018年,古巴军费开支约为1.29亿美元,军费支出约占GDP的2.9%。
军事实力
截至2018年,古巴军队总人数约在4.7万人左右,主要以陆军为主,总计约4万人,拥有4至5个装甲旅、9个机械化步兵旅。有T34、T55等老式坦克,800门左右的各式火炮。武器装备几乎无法自给,原先依靠苏联,现在大部分武器来自朝鲜。
古巴海军、空军实力较为薄弱,总兵力不足8千人 。其中该国海军只有巡逻艇,小型炮艇,没有护卫舰以上军舰,不具备近海防御能力。该国空军作战空军编为6个飞行中队,作战飞机基本上都是400多架
苏联六,七十年代飞机,几乎不具备现代航空作战能力,以及本土防空作战能力。古巴海空军由于实力弱小,已经不再是独立军种,而是直接划归陆军管辖。2023年,古巴在“全球军力指数”排名中,位列145个国际中的第66位。
国际军控条约
古巴是多项国际多边军控条约的缔约国。古巴于2002年11月4日正式加入《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于2017年9月20日签署了《
禁止核武器条约》,并于2018年1月30日批准加入。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3年初,古巴全国人口为1108.3万。根据2019年数据,古巴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的77%,当年人口年增长率-1.4‰,人口死亡率9.7‰。2018年,古巴婴儿死亡率下降至历史最低,仅为4.00‰。古巴人口较为集中的城市包括首都
哈瓦那(212.26万,2021年数据)、
圣地亚哥·德·古巴、
奥尔金和
卡马圭等。古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8.73岁,老龄人口比例已超过总人口的19.4%,古巴也是
拉丁美洲地区人口老龄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从性别结构来看,2022年古巴男性人口占比为49.7%,人口数量为556.2万人;女性占比为50.3%,人口数量为565万人,男女性别比为98.6。从年龄构成来看,2022年古巴0-14岁人口比重为15.7%,属于严重少子化,15-64岁人口比重为68.5%;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15.8%,人口数量为177.25万人,已步入老龄化社会。
移民
移民人口在古巴的人口构成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仅在1899年至1930年之间,就有近一百万的西班牙人进入古巴。除此之外,其他重要的移民群体包括法国人、葡萄牙人、意大利人、俄罗斯人、荷兰人、希腊人、
英国人和爱尔兰人,以及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期抵达古巴的美国公民的后代。截至2015年,根据
国际银行的数据,在境外出生的古巴人数为13336人。
族群
古巴民族主要由西班牙人的后裔即克里奥尔人、非洲人及其后裔、混血人种组成,并构成古巴人口的基础。从人种来看,截至2021年,古巴人口中白人占64.1%,黑人占9.3%,混血人种占26.6%(主要为黑白混血)。古巴华人主要集中在
哈瓦那、
圣地亚哥·德·古巴等中心城市。
语言
古巴的官方语言是
西班牙语,绝大多数古巴人都会说西班牙语。第二语言是卢康米语(Lucumí),是西非约鲁巴语(Yoruba)的一种方言,也被圣特里亚(Santería)教徒用作礼拜语言。
海地克里奥尔语(Haitian Creole)是古巴使用第二多的语言,海地移民及其后代使用该语言。
宗教信仰
古巴居民主要信奉
天主教、非洲教、新教、犹太教等。2010年,皮尤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古巴有59.2%的人信仰天主教,23%的人无宗教信仰,17.4%的人信仰民间宗教(如桑泰利亚教),其余0.4%的人信仰其他宗教。
革命胜利后,古巴曾是无神论国家。1991年,古巴共产党撤除宗教禁令。次年,古巴通过宪法修正案,政府不再反对宗教信仰,宗教信徒也可以加入古巴共产党,天主教等宗教在古巴开始恢复活动。
桑泰利亚教
桑泰利亚教(
西班牙语:Regla de Ocha、Regla Lucumí或Lucumí),是一种19 世纪末在古巴发展起来的非洲散居宗教。它是通过
西非传统约鲁巴宗教、
基督教的
天主教形式和
招魂术之间的融合过程而产生的。桑泰利亚没有中央机构控制,信徒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他们被称为creyentes(“信徒”)。桑泰利亚是多神教,围绕着称为oricha的神灵。他们的名字和属性源自传统的约鲁巴神灵,他们被等同于罗马天主教圣人。
经济
综述
古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自20世纪60世纪开始长期受美国制裁,经济结构单一,对外贸易是其经济的生命线,其进出口商品结构比较单一,贸易伙伴较为集中。制糖业、烟叶生产、镍出口以及旅游业是古巴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该国主要农产品为
甘蔗、烟草、热带水果、咖啡、
可可、水稻等,工业制成品主要依赖进口,劳务输出、旅游和侨汇收入是其重要外汇来源。2021年,古巴国民生产总值为514亿
古巴比索。
合资企业是古巴吸引外资的最主要模式,占吸引外资总数的51%。接下来依次为酒店管理合同(28%)、国际经济联合体(12%)、 外商独资企业(4%),生产管理合同(4%)以及合作生产合同(1%)。 2013年,国际经济联合体销售额达50亿美元,占古巴全国出口额的69%。 古巴50%以上的外资来自欧盟国家,外资主要来源于
西班牙、
加拿大、
意大利、
法国、
英国、
墨西哥和中国等国家(地区)。 古巴吸引的外资主要集中在旅游、能源矿产、制造业、
食品加工、
建筑业、交通业、农业、通讯业、糖业及其相关产业等行业。
据古巴外贸外资部数据,2016 年古巴外债约为182亿美元,之后未公布外债情况。 2019年4月,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将古巴长期本、外币发行主体评级Caa2的展望由负面调为正面。2019年9月,穆迪将古巴主权债务评级调整为Caa2稳定。
古巴的官方货币为
古巴比索(peso),自1994年至2021年,古巴一直实行双货币政策,即在发行古巴比索的同时,针对访问古巴的外国人发行不同于古巴比索的可兑换比索(CUC)。2021年,古巴实行货币改革,停止流通与美元等值的可兑换比索,使比索成为古巴唯一法定货币。
第一产业
古巴是一个农业国,土地肥沃,雨量丰富,适合发展农林牧业。但三大产业中,农业的发展最为缓慢,2002~2006年,农业的年均增长率为-3.1%,但2007年,增长率回升到23.4%。2018年古巴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8%。
种植业
古巴的种植业分成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两大类。经济作物主要有
甘蔗、烟草、
酸性水果、咖啡等。粮食作物主要有稻米、
玉蜀黍属、
豆类、薯类等。
甘蔗种植是古巴农业生产的主项,其种植业占古巴农牧业总产值的40%左右。2002年后,由于古巴政府对制糖业进行重组,甘蔗种植面积大幅缩减了60%。2020年榨糖季,古巴原产糖产量最终数字为81.6万吨。
古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烟叶生产国之一,烟叶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7%,每年约出口1.6亿支
雪茄到
西班牙、法国、德国、瑞士和
加拿大等120多个国家,约占世界雪茄烟市场的80%。
咖啡曾是古巴最为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古巴咖啡种植面积1961年的17万公顷缩减至2011年的2.7万公顷,截至2007年,年产量仅为6000吨,古巴由咖啡出口国变为咖啡进口国。2017年,古巴开始实施咖啡增产计划,根据该增产计划,至2020年,古巴咖啡出口量将达到2万吨。
大米是古巴民众的基本食物之一,但产量只能满足古巴国内需求的40%,其余所需主要靠从中国和
越南进口。茎块作物包括马铃薯、甘薯、
木薯、山药等,是古巴人民的主食之一,2007年产量为139.89万吨。
畜牧业
畜牧业和家禽饲养业是古巴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9年底,古巴全国畜禽养殖量分别为:牛326.5万头,猪199万头,羊278.3万头,禽类2761.1万只;生产牛奶50.7万吨、
鸡蛋22.76亿枚。古巴每年需要生产10亿升牛奶以满足其国内需求,每年花费约2亿美元进口奶粉。
渔业
古巴渔产品丰富,仅食用鱼就有450多种,盛产龙虾、
对虾属、海蟹,以及各种
热带海水鱼类。名贵鱼种比例也较高,其中龙虾、对虾、鲈鱼、棘鱼等可供出口和旅游业消费。
渔业以捕捞为主,主要品种龙虾出口
欧洲 、
亚洲和北美的
加拿大等地。2019年生产龙虾3788吨、养殖虾5134吨、海捕虾598吨、
牡蛎科974吨。
第二产业
古巴工业基础主要是依靠
苏联的资金和技术援助建立起来的。
苏联解体后,古巴调整了工业发展战略,代之以依靠自力更生争取生存的战略。经过持续的改革和调整,古巴工业生产有所恢复。截至2018年,古巴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5.1%。
采矿业
古巴是排名世界第十的镍生产国。镍矿收入已成为古巴除旅游业之外最主要的外汇收入,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截至2021年末,古巴已探明的镍可采储量为550万吨。2009年以来,国际市场镍价大幅下降,由2008年每吨最高5.42万美元下降到2014年2月每吨1.37万美元的水平,古巴镍矿出口创汇因此大幅减少。2021年,古巴全国镍产量约为4.99万吨。
制糖业
制糖业是曾是古巴的支柱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前,蔗糖一直是古巴最重要的出口产品。后来因国际糖价持续低迷和
能源短缺等因素,古巴制糖业陷入困境。现在制糖业重点转向发展高附加值的糖的副产品,如有机糖、酒类等。2021年,古巴全国糖产量为47.4万吨。
制造业
古巴制造业主要门类包括钢铁、水泥、农业机械、药物等。2017年,古巴生产灰水泥140.3万吨,钢锭18.4万吨, 复合肥料4.2万吨,全国455万就业人口中,有8.0%从事工业制造业。
第三产业
2018年,古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70%。其中医疗服务和旅游是古巴主要的创汇行业。
古巴旅游业发达,旅游资源丰富。全国共有旅馆321个,客房近4万余间。全国有
海滩289个,旅游业已成为古巴重要创汇产业,约有40%~50%的外汇收入来自旅游业。2011年,古巴接待国际游客268万人次,在
加勒比地区排名第三(仅次于
多米尼加共和国和
波多黎各)。2017年,古巴旅游业收入约为33.01亿美元;
加拿大继续保持古巴第一大游客输出国地位,而美国游客输出量跃居第二位,占古巴国际游客总量的23%。但2019年以来,美国政府不断收紧赴古巴旅游政策,美国前往古巴的游客大幅减少,2020年开始,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古巴旅游业受到毁灭性打击,2021年1~4月,仅接待外国游客6.5万人。
古巴旅游部门除继续维护加拿大、美国等附近客源国和
西班牙、
法国等传统欧洲市场外,还积极拓展中国、
俄罗斯等距离较远但蕴藏潜力的旅游市场。
医疗服务是古巴最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古巴的医疗制度将资源主要投入到雇用基础医疗的医务人员方面,而不是购置昂贵的药物和设备,从而使医疗服务业成为高科技的“劳动力密集行业”。自卡斯特罗革命成功以来,古巴派驻海外的医务人员已经多达13万人。古巴的医疗出口不仅提升了国家形象和软实力,突破了
美国对古巴的长期孤立政策,还为国家赚取不少外汇收入和战略资源。
2018年古巴医疗服务出口收入达63.9亿美元,取代旅游收入成为古巴第一大收入来源。2014年,5万名古巴医务工作者在
委内瑞拉、巴西等全球60个国家(地区)提供医疗服务,医疗服务出口额上升至82亿美元,占所有服务出口的64%,超过旅游、侨汇和镍矿出口的总和,是古巴第一大创汇产业。自2018年11月起,古巴政府着手撤回派驻巴西偏远贫困地区的8000多名古巴医生,以回应巴西当选总统
雅伊尔·博索纳罗对两国医疗合作项目的批评,外界估计此举将导致古巴每年外汇收入减少约3.32亿美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古巴积极向
意大利、
南非等多国派遣医疗服务人员,帮助当地抗击疫情。截至2020年4月27日,古巴已累计向22国派遣1450名医护人员。
经济功能区
2013年9月,古巴政府批准通过《马里埃尔发展特区法》,同意在首都
哈瓦那以西45千米处建设马里埃尔经济发展特区(la zona económica de desarrollo mariel)。特区总面积465平方千米,建设有深水港、年吞吐能力为100万标准箱的集装箱码头、高速公路、铁路及配套办公、住宅和商业娱乐等。特区被视为“古巴面向世界的门户”。
截至2021年6月,已有21个国家(包括古巴)的55家企业进驻特区。其中6家为古巴独资企业,24家为外商独资企业,14家为合资企业,以及11个国际经济联合体。涉及工业、生物制药、食品、物流、交通、房地产等领域的共22个项目现处于实施阶段,吸引外资总额达27.36亿美元,创造8560个就业岗位。
重要企业
古巴镍业集团
古巴镍业集团(Geominera)是古巴唯一从事镍矿开发和生产的
国有大型企业,集团由16家单位组成,其中包括2个全资国营公司,以及1个与
加拿大Sherrit公司各持50%股份的合资公司。集团有2家主要镍矿冶炼厂,除合资公司的镍精炼厂设在加拿大,大部分企业都位于古巴东部的莫阿地区。
生物质电力公司
生物质电力公司(BioPower)是古巴糖业集团与哈瓦那(英国)能源有限公司(Havana Energy)于2012年合资成立,公司主要经营位于
谢戈德阿维拉省的希罗·雷东多(Ciro Redondo)糖厂附近新建一座装机容量60兆瓦生物质发电厂,利用蔗渣和一种名为
小桐子(Malabu)的植物发电。公司总投资额为1.45亿~1.9亿美元,原计划该公司于2015年初开始发电。
社会
教育
古巴是
拉丁美洲地区
识字率和平均受教育水平最高的国家,教育水平居世界前列。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全民教育发展指数》,古巴在117个国家(地区)中排第28位,在拉丁美洲国家中排名第一。
古巴实行全民免费教育制度,共分三级:第一级为学龄前教育,第二级包括小学、初中和大学预科,第三级为公费制高等教育。古巴是世界上按人口比例拥有教师最多的国家,2014年,每百名小学生拥有9.7名教师,每百名中学生拥有8.8名教师。2013年,就业人口中拥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21.4%。古巴适龄儿童入学率近100%,近85%的
高中毕业生可进入大学或专科学校,成人识字率99.8%。
截至2022年,全国共有47所高等教育机构,全部都是公立,古巴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占到了该国学生总数的57%。
哈瓦那大学是古巴最为著名的高等学府,始建于1728年,有学生53000人。古巴接收不少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学习
西班牙语和医学等专业。
根据Webometrics 世界大学排名,该国排名靠前的大学是哈瓦那大学(全球第 1680 位)、何塞·安东尼奥·埃切维里亚高等理工学院(全球第 2893 位)和古巴圣地亚哥大学(全球第 3831 位)。
卫生健康
古巴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制度,多年来,古巴的医疗投入均占GDP的10%左右。古巴实行三级医疗体制,覆盖面遍及全国。一般市(县)以下的小医院和综合诊所为初级医疗网,各省会和重要城市的中心医院为二级医疗网, 首都的全国性医院属三级医疗网。类似“
社区医疗模式”的家庭医生制度也逐步完善,家庭医生诊所设在社区里,每120至150个家庭就有一名家庭医生和至少一名护士。
截至2019年,古巴人均寿命为79.5岁。根据泛美卫生组织发表报告称,平均每10000 名古巴人拥有134.6名医生,位居美洲地区第一位。根据美国中情局的数据显示,在2015年,古巴新生儿死亡率为4.63 名/千人,远低于拉美平均水平,甚至优于美国。此外,古巴是世界卫生组织认证为全球首个消除艾滋病毒及
梅毒母婴间传播的国家,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可能的最伟大的公共卫生成就之一”。
据古巴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7年古巴全国医疗卫生
总支出占GDP 的16.6%。 据古巴卫生部最新数据,2017年古巴一岁以内婴儿死亡率下降至 4.00‰,为历史最低值。2018年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36.7人/10万。得益于古 巴基因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2017年活婴因先天性畸形致死率降至 0.9‰。老年人关怀计划继续推进,全国已建造287所养老院,有9838位老年人得到关爱看护,另建有150间“
老年人之家”,共有1.2万个床位。为改善药品供应情况,古巴公共卫生部批准了2018年基本药物表,共包括761种药物(较前版少40种)。
古巴是世界上医生与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已向全球40多个国家派遣了数千名医生。据
世界卫生组织称,古巴“因其培养优秀医生和护士的能力而闻名于世,这些医生和护士随后可以走出去帮助其他有需要的国家”。截至2014年9月,约有50000名在古巴接受过培训的医护人员正在为66个国家提供医疗援助。古巴医生在
西非抗击埃博拉病毒疫情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预防医学在古巴医疗系统中非常重要,所有古巴公民都能享受到定期的健康检查。
媒体
古巴的媒体起源于前西班牙文化及其语言和文字的发展。古巴的通讯方式多种多样,从邮件、印刷和书面媒体等传统媒体开始,发展到电报、电话、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电信通讯。
科技
古巴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注重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本国资源,关注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强调发展
生物技术、医药产品、软件工业、
信息技术、基础和自然科学、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等。古巴科技发展的重点和优势领域是
生物制药技术。古巴最为主要的科研机构为古巴国家科学院。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古巴一直致力于生物技术和遗传工程的研究,并取得了突出成就。其取得的部分成果已在日本、
欧洲和
美国发展成为专利产品,其中最突出的有乙肝疫苗、乙型脑炎疫苗、某些医学试剂和
艾滋病诊断工具等。
古巴国家科学院成立于1861年,当时以“皇家”冠名。1902年古巴共和国成立后,科学院的组织和机构得以保留,更名为
哈瓦那医学、物理学和自然科学研究院。1962年更名为古巴国家科学院。古巴国家科学院负责推动全国科学研究工作,并于包括
中国科学院、英国伦敦皇家学院等在内的科研机构开展长期交流合作。古巴国家科学院下属机构包括农业和渔业科学研究所、生物科学研究所、自然科学与精密科学研究所、社会科学和人文研究所、技术科学研究所。
文化事业
古巴群众文化普及程度较高,各种博物馆、图书馆、艺术厅、文化之家遍布全国。2017年,全国有剧院89家、图书馆387家、书店322家、艺术馆131家、博物馆229家、文化之家337个。古巴拥有较高水准的芭蕾舞团、交响乐团等文艺团体。
主要文化场所
古巴国家图书馆始建于1901年,并于1949年更名为
何塞·马蒂国家图书馆,以纪念民族英雄、诗人和思想家何塞·马蒂。
古巴革命博物馆位于古巴
哈瓦那的哈瓦那旧城,设在原总统府内,建于1920年,具有新古典主义元素,1959年古巴革命后,该建筑改为革命博物馆。古巴革命博物馆内的古巴历史展览以1950年代古巴革命和1959年以后为重点。也有部分涉及革命前的历史,包括反抗
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
哈瓦那大剧院始建于1838年,位于哈瓦那普拉多大道458号的加利西亚中心。古巴国家芭蕾舞团设此,
哈瓦那国际芭蕾舞节也在此举行。
体育
古巴是
拉丁美洲地区体育强国。截至2019年,全国共有5188个体育场所,3.52万名专业体育教师;主要体育强项有棒球、拳击、摔跤、女子排球等。其中棒球在古巴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被誉为古巴的国球,以人口仅88万的
奥尔金省为例,已兴建的
棒球场达300多个。自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以来,古巴棒球国家队共获得3枚
金牌,2枚银牌。在2021年举行的
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古巴代表队获得7枚金牌、3枚银牌、5枚铜牌,位列奖牌榜第14位。
治安
古巴法律规定,禁止个人持有枪支武器。古巴社会治安总体状况好,凶杀、持枪抢劫等恶性犯罪案件极少发生,但近几年针对外国人的偷盗抢劫案件几率有所上升。2021年7月,古巴多地爆发游行示威活动,但在古巴党和政府妥善应对下,社会秩序很快重归平稳。
古巴革命战争胜利后未发生过恐怖袭击事件,亦不存在反政府武装组织。
交通
公路
古巴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据2021年数据统计,全国现有公路总长6万多千米,其中铺面公路14478千米,高速公路682千米。主要公路系统是连接全国各大城市的中央公路,西起
比那尔德里奥,经
哈瓦那东至圣地亚哥,全长1143千米。2018年,公路客运总数12.68亿人次,公路货运总量4182.5万吨,占全部货运量的65.7%。
铁路
至2018年底,古巴全国铁路网总长8367千米,其中98%为标准轨,
电气化铁路124千米。客运列车平均时速27千米,始发准点率84%,到站准点率73%。货运列车平均时速21千米。2014年6月底,连接哈瓦那和马里埃尔发展特区的铁路复线一期工程建设完毕,总长130千米,承担往返两地的客货运服务。2018年,铁路客运总数610万人次,铁路货运总量1285.6万吨,占全部货运量的20.2%。
近年来古巴加大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力度,制定了面向2028年的铁路运输发展计划,其中包括恢复铁路运力、维修及新建站点,以及利用俄法两国融资兴建
俄罗斯机车现代化厂房等。2016~2018年间,古巴共采购火车车厢约700节。2019年5月,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买方
信贷支持的首批80辆中国铁路客车运抵古巴,2019年7月,客车正式投入运行。
航空
20世纪90年代,随着旅游业的开放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古巴的国际航空运输发展迅速,国内航空公司也于1997年进行了重组。古巴共有国际机场10个,国内机场15个,何塞·马蒂国际机场是该国最大机场,古巴航空公司新开通了前往
加拿大、巴西、
阿根廷、
墨西哥、
委内瑞拉等国多个城市的航班。2018年,
古巴航空客运总数60万人次,航空货运总量8900吨。
何塞·马蒂国际机场是位于古巴首都
哈瓦那西南方向15千米(9英里)的一个国际机场,是古巴航空、海鸥航空和古巴加勒比航空的枢纽,以及之前苏联民航(现
俄罗斯航空公司)的
拉丁美洲枢纽,以该国民族英雄暨爱国主义诗人何塞·马蒂命名。该机场为古巴主要的国际和国内航空门户,并为每年数百万人次提供服务。机场由古巴机场航空服务公司运作。
航运
古巴对外贸易主要靠海上运输。古巴共有33个贸易港口,其中包括哈瓦那、
圣地亚哥·德·古巴、
努埃维塔斯(Nuevitas)、西恩富戈斯、
马坦萨斯、
马里埃尔(Mariel)、
关塔那摩等较大的港口。1980年前古巴是加勒比最大的海运国家,1990年由于
苏联解体,海运量下降了一半。此后,古巴积极吸引外资,加强海运能力。到1999年,有6家船运公司,商船约100艘,总吨位120万吨。2007年客运总数6.987亿人次,货运总量5220.75万吨。
2014年古巴马里埃尔港集装箱码头一期建设项目完工,目前港口年吞吐量达82.2万个标准箱。除了承担国内集装箱业务,马里埃尔港还开始从事船到船的小规模转运业务。未来,码头长度将延展至2400米,年吞吐能力将可增至300万个标准箱,足够承担本地区的转运业务。
哈瓦那港现仅保留客运旅游港的职能。2018年,古巴水运货物总量为892.6万吨,占全部货运量的14.0%。
文化
综述
古巴如同一个熔炉,融合了以传统西班牙文化和非洲文化为主的多种移民文化。截至2023年10月,古巴已有哈瓦那旧城、西恩富戈斯古城、比尼亚莱斯山谷等9项世界遗产,帕兰达斯节、奥连特兄弟会的法国鼓乐等5项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10月,古巴已有帕兰达斯节、奥连特兄弟会的法国鼓乐、蓬多、古巴伦巴及与之相关的音乐\u0026舞蹈节和一切活动、轻朗姆酒酿造技巧等5项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法国鼓乐体现了与古巴奥连特省的非洲
海地文化的最久远和最明显的联系。这种音乐是18世纪
法国传统舞蹈与西非达荷美地区音乐融合的结果。18世纪90年代
海地发生骚乱,海地的奴隶被转运到古巴的东部,他们将鼓乐也带到了古巴。这种演出一般是由独唱演员用西班牙或法国方言开场,在领唱的示意下跟进一种木制
打击乐器演奏的急促的旋律,然后用三只鼓来加强节奏。今天,在众多与法国鼓乐有关的舞蹈形式中,只有两种还定期演出。一种叫“玛松” (mason),是一种模仿法国
舞厅舞蹈的轻快舞蹈。另一种叫“尤巴”(yuba),是一种急剧的鼓乐伴奏下的即兴舞蹈。
蓬多是源自古巴农民的诗歌和音乐,由一首曲调或旋律组成,在这首曲调或旋律上,一个人即兴或学着唱出十句八音节诗,并配有韵律。蓬托主要有两种变体:自由蓬托(punto libre),一种自由节拍的曲调;蓬托菲约(punto fijo),可以是调式,也可以是交叉式。蓬多主要在古巴农村地区流传,是古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俗
生活习惯
古巴人性格开朗外向、真诚、重感情,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要与被介绍过的客人一一握手;与亲友见面时,习惯施
拥抱礼;与女士见面还可亲吻面颊一次。与古巴人见面时使用的称谓和问候,可在姓氏前冠以同志等称呼。见面交谈时一般不谈及收入、年龄、宗教信仰等。古巴人也非常注重道别,分别时,相互之间必须进行道别。古巴人嗜好饮酒,古巴人饮食习惯上以西餐为主,多喜肉食、甜食,不吃辣。无论在正式还是非正式的宴会上,均需祝酒。
民族服饰
古巴人在特别正式的场合,男人多数穿
西装,其颜色依据节令或场合会有不同,而女性则穿
礼服或较讲究的衣裙。外事和礼仪活动中,男士着古巴国服瓜亚维拉(Guayabera)。一般说来,男人比女人穿着更严整、更规范。例如夏天,尽管天气很热,男人,包括男孩,也不穿凉鞋和
短裤,而且必须穿袜子,这已经成为古巴男人着装的常识。而女人则不然,可以光脚穿拖鞋出现在大街等公共场合,对此人们习以为常。而去剧院看戏、欣赏
芭蕾舞演出,观众都很注意穿严肃的正式服装。古巴男人穿衬衫,无论长袖、
短袖,里面从不穿背心。古巴成年人不论男女,短袖衫一般不是白色的,因为白色只有服务行业人员或医院大夫才穿
习俗禁忌
在古巴,竖大拇指表示友爱、赞赏。他们认为红色表示干净、绿色表示希望和庄重、黄色代表思念和期待。他们最爱姜黄色的百合花,尊其为国花。把菠萝视为国果。出于宗教认知,忌“13”和“星期五”。平时忌讳戴帽子,认为只有亲人去世才戴帽子来悼念。他们不把刀剑当作礼品送人,认为刀剑会割断友谊。该国禁止小费。乘出租车需事先谈好价钱。
艺术
美术
古巴
超现实主义画家林飞龙(Wifredo Óscar de la Concepción Lam y Castilla),深受
巴勃罗·毕加索赏识。他注重线条,画的色彩一般偏暗;画作以超现实主义与立体派的技法融合西印度群岛的宗教及神话。《亚当与夏娃》《丛林》《达巴拉的阿巴拉契之舞 唯一的神》《聚会》等名作均以原始森林为素材,充满象征意味。
文学
古巴文学史的开篇之作是1608年希尔维斯特雷·德巴尔博亚(Hilverstre de Balboa)创作的《耐心之镜》。这是一首基于真实事件创作的长诗,讲述了古巴岛的
主教被海盗绑架后当地居民如何与海盗抗争的故事。这首长诗被称为“古巴文学的晨曦,古巴文学之树清晰可见的根脉”。
19世纪,古巴出版了第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西里洛·维亚贝尔德(Cirillo wiebeld)所著《塞西丽娅·巴尔德斯(天使山)》。小说分为上下两部,第一部于1839年出版,全书最终版于1882年面世。作品受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带有鲜明的风俗主义文学特征,被誉为19世纪古巴叙事文学的巅峰之作。
革命题材是古巴文学的最为醒目的标签之一。19世纪古巴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英雄、革命家、作家和诗人
何塞·马蒂以其光辉的一生和留下的73卷著作对古巴民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革命激情通过《自由的诗篇》《纯朴的诗篇》《流亡的花朵》等诗集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20世纪古巴文学中,
阿莱霍·卡彭铁尔(Alejo Carpentier)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深受
超现实主义和巴洛克主义影响的卡彭铁尔,在由土著
美洲原住民、
西班牙等
欧洲人和黑人共生共存的历史和现实中,发现了创作的“新大陆”。在其代表作——长篇小说《
光明世纪》中,作家将目光投向整个
加勒比海地区,用巴洛克式语言,编辑历史事件,重构了法国大革命背景下欧洲和
拉丁美洲的历史,并借此思考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碰撞与影响。
1939年至1960年间,
欧内斯特·海明威(Hemingway)在古巴定居,并称自己为“普通的古巴人”。在此期间他写下了闻名于世的代表作《老人与海》。
尼古拉斯·纪廉(
西班牙语:Nicolás Guillén),1954年获得斯大林和平奖。曾对
西班牙内战进行报导。
古巴革命战争后返回古巴。1961年担任古巴作家和艺术家联合会主席。
莱昂纳多·帕杜拉(Leonardo Padura)是当代古巴文学的代言人之一。他的创作以侦探小说见长,通过系列小说塑造了“马里奥·康德(Mario Kant)”这一侦探形象,作品多次在欧美获奖。
音乐
古巴音乐的形成和发展历史悠久而复杂,曾受到
西班牙、法国等多种
欧洲和美国文化的影响,但是非洲音乐文化的元素最为浓重。因此,古巴音乐是西班牙民族音乐和黑人歌舞文化的混合产物。松乐是音乐形式的核心,在此基础上衍生出许多其它音乐风格,如丹松、萨尔萨、恰恰恰、伦巴、曼波舞曲,等等。在
拉丁美洲的曲调与
舞曲中,古巴的音乐是最早传播到欧洲和北美的。
丹松在古巴歌舞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880 ~ 1940年最为盛行,是古巴传统音乐中受到欧洲文化影响最大的音乐体裁,与法国的歌舞孔特拉丹萨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演奏这种音乐的乐队被称作法国怡郎嘎。丹松影响了波莱罗、刚西翁、瓜拉查和松等各种体裁,而且至今仍保持着魅力。
松是古巴最重要的音乐歌舞体裁,大约产生于18世纪下半叶。歌曲很长,且往往是集体的创作。松进入城市后,受到欧洲音乐结构概念的影响而变成了封闭的形式,最早为松歌唱伴奏的乐器是
吉他和班杜里亚,后来加上了德累斯三弦琴、邦果鼓、
沙槌、克拉维、
马林巴。松进入城市后加上了小号,用弹拨的低音提琴代替了马林布拉,最后
电贝司代替了低音提琴。21世纪初,松的影响力超过了其他各种音乐,成为了古巴最受欢迎的歌舞体裁。
伦巴是古巴另一种重要的歌舞体裁,是一个不断重复的8小节乐段,起主导作用的是节奏,旋律占次要地位,节拍为两拍。伦巴一词指的是古巴人的庆祝集会,其中包括舞蹈、音乐等娱乐活动。它最初起源于城镇中的
贫民窟、棚户区,最早参加伦巴活动的多为来自非洲的奴隶和非洲人后裔,后来一些下层的白人也有参与进来。
古巴原始的乐器主要有马拉卡斯(一对盛满种子的葫芦球),古伊洛(一种边缘刻成锯齿状的葫芦,用木棒擦奏),各种原始的鼓(最大的称为“康加”)。源于非洲的乐器则主要有各种“巴塔”鼓、“本贝”鼓、“彭戈”鼓、以及“沙球”“古依罗”“格拉威”“瓜达卡”“
马林巴”等。在古巴的民族舞曲中,哈巴涅拉、瓜希拉、蓬托与瓜拉恰的
西班牙因素最为强烈。古巴黑人的舞曲有
伦巴、康加与古巴黑人“桑调”。
作曲家M.
萨乌梅尔(Manuel Saumell),是古巴民族音乐之父,他一生写下了50多部乐曲,是第一位以“对舞”为体裁创作的古巴音乐家。其余著名音乐家包括 I.塞万提斯(Ignacio Cervantes)、G.托马斯(Guillermo Tomas)、E.S.德富恩特斯(Eduardo Sanches de Fuentes)等。
古巴流行音乐是由西班牙与非洲两种民族曲调结合而成,印第安土著的五声音阶的旋律已所剩无几。内地的乡俚小调以
西班牙因素见长,而在城市歌曲中则黑人影响显然而见。
进入21世纪之后,雷鬼乐进入古巴,并在古巴流行音乐中占有一席之地。虽然被古巴官方批评和排斥,但雷鬼乐在古巴年轻人群体当中依旧流行。
电影
1913年,恩里克·迪亚斯·克萨达(Enrique Díaz ksada)导演的《曼努艾尔·加西亚》公映,这部讲述古巴独立战争期间一位民族英雄事迹的影片成为古巴电影真正意义上的开端。
1959年,古巴政府成立了古巴电影艺术和电影业协会,被授权管理古巴的制片厂、电影院及放映网络。不久之后,古巴诞生了一批深受新现实主义与纽约学派影响的优秀影片,《土地属于我们》《住房》《古巴在跳舞》《革命的故事》等成为其中的代表。1979年,古巴开始举办每年一次的拉美国际新电影节,又称哈瓦那电影节,对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电影艺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
古巴最具标志性的电影包括《不发达的回忆》《露西亚》《暗战》等,著名的导演则有托马斯·古铁雷斯·阿莱亚、文伯特·索拉斯、圣地亚哥·阿尔瓦雷斯、萨拉·戈麦斯、费尔南多·佩雷斯等。
建筑
古巴的建筑主要表现在殖民时期。受巴洛克影响的
西班牙文化被带到了那里。第一个城镇由一座教堂组成,周围环绕着各种房屋。这些房屋有一个内部或中央庭院,并布满了酒吧。
哈瓦那有旧金山修道院等宏伟的宗教建筑。此外,为了防御,还建造了大型堡垒以防止海盗和海盗的袭击。在共和时期,仿照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建造了
美国国会大厦等大型建筑,以及福克萨酒店和哈瓦那
希尔顿酒店(后来的哈瓦那自由酒店)等其他大型建筑。安东尼奥·金塔纳·西蒙内蒂( Antonio Quintana Simonetti) 是20世纪下半叶最杰出的古巴建筑师之一 。
革命胜利后,建筑因其对对称和节省空间的痴迷而受到
苏联的强烈影响,整个社区都是按照
莫斯科或
明斯克工人阶级社区的风格建造的。
柏林墙倒塌后,建筑风格变得更加多样化,五星级酒店蓬勃发展,这些酒店拥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玻璃和钢制外墙,具有
曼哈顿或
墨西哥城或加拉加斯等其他
拉丁美洲大都市现代摩天大楼的风格。这座城市的旧历史中心也进行了修复工作,那里拥有从巴洛克到折衷主义艺术的所有潮流和趋势的伟大建筑堡垒。
工艺品
2004年12月15日,根据古巴部长委员会第126号决议,古巴正式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将具有显著古巴民族特色的古巴帽、黑布袋、纺织台布等传统手工艺品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编了详尽的资料档案,以保障传统手工技艺的延续性。
舞蹈
2016年12月,在
埃塞俄比亚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委员会年度会议上,古巴伦巴舞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伦巴舞是表现“自尊和坚强”的舞蹈,为形成这个加勒比岛国的民族本色做出贡献。
饮食
古巴人对菜肴的色彩颇为重视,喜爱红丽浓艳色调,如名贵大菜烤乳猪等。他们最负盛名的菜肴是阿希亚科(Ajiaco),由猪肉同君子兰、芋头、山药、香蕉、
南瓜两吃、
玉蜀黍属加入香料加工而成。晚餐主食多是煮大米、
黑豆粉,配以肉类和菜蔬。古巴人不爱吃羊肉。古巴人爱吃甜食,特别钟爱菠萝,视为神圣之果。喜欢将芒果、柑橘等切成块,放在一起加大量糖食用。他们爱喝的饮料有咖啡、可可、红茶等,还把水果榨成汁,作为日常饮料。古巴人也爱喝酒,宴客离不开酒,主要是冰镇啤酒和
甘蔗酒。
朗姆酒
朗姆酒(
西班牙语:Ron,
法语:Rhum,英语:Rum)是一种由
甘蔗副产品(如
糖蜜或甘蔗汁)通过发酵和
蒸馏制成的酒,属于
烈酒中的一类特殊
白兰地。开始于16世纪的
英国、
法国和
西班牙的西印度群岛殖民地,因为西印度群岛盛产甘蔗,因此欧洲人用发酵后的甘蔗代替
葡萄酒,再加以蒸馏而变为朗姆酒,目前朗姆酒也产地也主要集中在
加勒比海地区和
拉丁美洲。古巴、
海地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朗姆酒产地。
节假日
特色节庆
古巴全国性假期主要有四个:1月1日(国庆节)、5月1日(
国际劳动节)、7月25至27日和10月10日(独立日)。古巴人十分喜欢花卉,遇节日喜事,赠送鲜花是很普通的礼节。除夕之夜,古巴人会准备一碗清水,等到午夜教堂的钟声敲响,将碗里的水泼出屋外,表示送走旧年、迎来新年。
每年7月至8月,古巴各地都会举行盛大的狂欢节活动。据传这个节日和一段历史有关。1953年,卡斯特罗趁狂欢节敌人守卫松懈之机,率领100多名青年攻打圣地亚哥的蒙卡达兵营。从此,点燃了
古巴革命战争的星星之火。在狂欢节期间,城市内的主要街道完全成为狂欢节的场地。街道两旁全被各种摊位占满,其中最多的是啤酒摊,其次就是食品摊。
哈瓦那国际芭蕾舞节是每两年在古巴哈瓦那举办国际芭蕾舞节。哈瓦那国际芭蕾舞节于 1960 年由古巴国家芭蕾舞团、国家旅游产业研究所和古巴政府文化部门联合创办。2023 年,芭蕾舞节上演了 20 场演出,其中包括多场世界首演。
帕兰达斯节起始于1820年,最初在古巴雷梅迪奥斯镇举行,现在古巴中部地区都在庆祝这一节日,大多在每年的最后几个月举行。帕兰达斯节是各个镇分成的两个团队之间的文化竞赛,"间谍 "需要试图在节日之夜破坏对方社区的惊喜。双方全年都在为比赛做准备,比赛在帕兰达斯节正式举行。该节日庆祝活动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花车和服装、歌曲和舞蹈、焰火、以及灯具、灯笼、旗帜和寓意各社区的徽章等装饰品。参与节日的每个人,无论其社会阶层、性别、年龄、宗教信仰、职业或背景如何,都参与到庆祝活动中。
公共假日
国家象征
国旗
国旗旗面为长方形,长与高之比为2:1。旗杆一边为红色等边三角形,其中有一颗白色五角星。右边旗地由三道平行的蓝宽条和相间的2道白宽条组成。三角形和星是古巴历史上秘密革命组织的标志,象征自由、平等、博爱和爱国者的鲜血。五角星象征古巴是一个独立的民族。三道蓝色宽条表示未来的共和国分成东、西、中三州,白条表示古巴人民在
第一次中东战争中怀着纯洁的目的。
国徽
国徽的盾面上分三组图案。盾面上部的蓝色部分表示
加勒比海,两旁的小山为岛屿,前方一轮红日从海上冉冉升起,金光四射,一把钥匙横置于盾面上部,象征古巴是墨西哥湾的一把钥匙(古巴岛形似钥匙),表示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盾面的左下角部分为斜置的蓝三道、白两道相间的条纹,表示古巴的国旗。盾面的右下角部分为美丽的田园风景:近处是青翠的
灌木丛,接着是开阔的草地,一棵高大的大王棕榈树挺立在草地上;远处是青葱的树林和连绵不断的山峦,上面是白云和淡蓝色的天空。盾徽两旁由叶形各异的绿枝装饰,后面是束棒。束棒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采用的标志之一,是权威的象征。束棒的上端有一顶"自由之帽",它是一些美洲国家的人民常用以表示为自由而斗争的标志。
国歌
一百多年前,古巴民族英雄
皮德罗·费圭雷多(Pedro Figueiredo)为反对
西班牙殖民统治、争取国家独立的起义者们写下一首《
巴亚莫之歌》(La Bayamesa)。1868年,这首歌被当时的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定为国歌,并一直延用至今。
国鸟
古巴的国鸟是古巴咬鹃(Priotelus temnurus),是古巴的特有物种。
国花
古巴的国花
香雪兰学名“姜花”,其绿叶、
根状茎似姜,故而得名,属
热带、
亚热带花卉。在世界香花植物中占有重要地位。
国树
古巴的国树
大王椰子树(
食虫类:Roystonea regia),别名大王椰子,
棕榈科王棕属植物,原产于古巴、
牙买加、
巴拿马共和国,是古巴的国树,在古巴受到法律保护,现被广泛种植于热带地区、亚热带地区作观赏之用。
旅游
综述
享有“加勒比明珠”美誉的古巴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约6000多千米的海岸线、1600多个大小岛屿、300多处海港、明媚的阳光、清澈的海水、白沙海滩等自然风光,以及众多
世界遗产使这个美丽的岛国成为世界一流的旅游和疗养胜地。
重要景点
哈瓦那旧城
哈瓦那旧城,是古巴唯一一个由
法国殖民者修建的城市。各个历史时代的代表性建筑风格,如欧陆风、巴洛克、现代艺术风格在这里和谐并存,现在仍是
拉丁美洲最瑰丽的建筑宝藏之一,已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建于1748~1777年的
哈瓦那大教堂 (Catedral de San Cristóbal)是
巴洛克建筑,有两个不对称钟楼,正面有大量精致、复杂的雕刻装饰。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Columbus)死后遗体在这个大教堂存放了100年,1898年
美国和
西班牙在北美的战争结束后才迁回西班牙。
城中值得游览的景点还有普拉多大道(Paseo del Prado)、国会大厦(Capitolio)、哈瓦那大剧院(Gran Teatro de La Habana)、百加得大楼(Edificio Bacardi)、马雷贡大道(Malecón)等。
圣地亚哥
古巴
圣地亚哥·德·古巴是古巴第二大城市,以其充满活力的文化景观而闻名。这座城市孕育了一些杰出的艺术家,包括康帕伊·塞贡多(Compay Segundo)、易布拉欣·费雷尔(Ibrahim Ferrer)、以及埃利亚德斯·奥乔亚(Eliades Ochoa),以及特洛瓦作曲家伊科·萨基托(Benito Antonio Fernández Ortiz)。
圣地亚哥以其七月举行的狂欢节而著名。此外,城中的圣佩德罗·德·拉·罗卡城堡(Castillo de San Pedro de la Roca)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帕科·那瓦罗国家公园(Parque Nacional Alejandro de Humboldt)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生物圈保护区名录。
巴拉德罗海滩
巴拉德罗海滩在全球最大旅游评论网Trip Advisor评选的世界十大最美沙滩中名列第二,是古巴最受欢迎的热带风情旅游度假胜地。巴拉德罗毗邻
加勒比海,蔚蓝色的海水、明媚的阳光和长约25千米,宽50~100米坡度缓长的白色细腻沙滩,是其所拥有的天然独特资源,使这里成为古巴最受欢迎的热带风情旅游度假胜地。巴拉德罗还是古巴12个优质潜水区之一。
世界遗产
古巴于1981年3月24日接受《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该国历史遗迹因此有资格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截至2023年11月,该国共有九处遗产入选。
圣佩德罗德拉罗卡堡
17世纪,加勒比海地区商业和政治竞争促使人们在坚如岩石的海上修建了这一规模庞大的防御工事,用以保护重要港口圣地亚哥。 这一复杂的建筑群是根据意大利文艺复兴原理设计的,包括有堡垒、军火库、棱堡和炮台,是西班牙裔美洲人的军事建筑中保存最完整、最好的一个。
西恩富戈斯古城
西恩富戈斯殖民小镇于1819年建在
西班牙领土上,但最初在此定居的却是
法国移民。这里是一个
甘蔗、烟草和咖啡贸易中心,位于古巴甘蔗、芒果、烟草和咖啡生产中心——中南部的加勒比海岸,始建风格为
新古典主义,随后风格有所折衷,但仍保留了和谐统一的小镇风貌。小镇最引人瞩目的建筑是市政府邸(市政大厅)、圣洛伦索学校、教区、费雷罗宫,前文化宫和一些住宅。西恩富戈斯是19世纪
拉丁美洲发展起来的建筑群中的第一个杰出典型,体现了
城市规划中现代化、卫生和秩序的新观念。
阿里杰罗德胡波尔德国家公园
加勒比海地区与世隔绝,有着复杂的地质和多变的地形,这些因素促生了生态系统和物种的多样性,使这里成为地球上生物种类最丰富的
热带岛屿之一。许多岩石对植物来说都是有毒的,这迫使岛屿的物种逐渐适应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这种独特的进化过程使加勒比海地区形成了许多新的物种,而这个国家公园也是西半球最重要的保护本土植物资源的保护区之一。公园里的当地特有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数量众多。
参考资料
CUBA.internationaldriversassociation.2023-11-18
地理.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2023-11-16
历史.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2023-11-16
古巴经济概况.沈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2023-11-18
文化教育.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2023-11-16
古巴地理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古巴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2023-11-18
古巴.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2023-11-21
对外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2023-11-17
UNTC.UnitedNations.2023-11-17
Cuba.webometrics.2023-11-17
科学技术.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2023-11-18
中国文化网.中国驻古巴大使馆举办“新时代中国的非凡十年”线上图片展.2023-11-18
古巴入境须知.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古巴共和国大使馆.2023-11-18
Punt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3-11-18
风俗.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古巴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2023-11-18
古巴概况.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202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