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衰弱
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的神经症
神经衰弱(neurasthenia)是一种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的神经官能症。精神易兴奋却又易疲劳是其特征,通常伴有不能归因于脑、躯体疾病及其他精神疾病的症状。
神经衰弱的病因尚无定论,一般认为是在个体易感素质的基础上,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又不能有效的应对,使精神活动能正常运转的调节机制受到影响,故产生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主要临床表现为精神易兴奋而脑力和体力易疲劳、情绪症状(易激惹之类的情绪等)、心理生理症状(睡眼障碍、紧张性疼痛等)。神经衰弱的诊断需要具有神经症的共同特征,且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以脑功能衰弱症状为主要临床相,且至少符合衰弱症状、兴奋症状、情绪症状、紧张性疼痛、睡眠障碍中的三项;此外,会产生如多汗、心悸等其他生理心理症状以及不符合其他任何一种神经症的诊断。其治疗手段分为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中医药治疗和其他疗法等。
神经衰弱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最早由克劳斯(Kraus)和莫斯特(Most)于1831年将其收入医学词典。1869年,美国的格·姆·比尔德(Beard)采用这一病名,并认为这是一种没有可证实病变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将其视为一种迅速工业化造成的文明病。
病因
神经衰弱的病因尚无定论,一般认为是在个体易感素质的基础上,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又不能有效的应对,使精神活动能正常运转的调节机制受到影响,故产生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
一般认为,社会心理因素在神经衰弱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社会作用主要包括社会环境、生活事件、经济状况、家庭环境等,如家庭、婚姻、恋爱处理不当、人际关系紧张、突发应激事件等均可能导致当事人委屈、压抑、愤懑等负面情绪,诱发神经衰弱。心理因素则包括患者的个性特征、认知系统、情感态度及应对方式等。社会心理因素能否成为导致疾病的诱因一是取决于其性质、强度和持续时间等;二是取决于患者的态度、认知、个性特征和应对方式等。
神经衰弱患者的易感素质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两种相反的特性:①易兴奋性:表现为阈值低,警觉性高,对于微弱的刺激反应敏感。②易消耗性:表现为难以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易疲劳,能量易消耗。这两种特性是相关的,越是敏感、微小的刺激,越能够引起反应,同时消耗越多,越容易疲劳。日常生活状态、作息时间紊乱无序,感染、中毒、代谢障碍、躯体疾病等使得神经系统功能趋于减弱,也为神经衰弱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神经衰弱的发病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根据天津的资料,女性发病率为15.78‰,而男性发病率仅为2.3‰,差异显著。
1982年,中国12地区精神疾病流行学调查,在15~59岁居民中,神经衰弱的患病率为13.0%,占全部神经症病例的58.7%,居各种神经症的首位。该病起病年龄大多在青壮年时期,以15~39岁较多见。
临床表现
精神易兴奋,脑力和体力易疲劳
由于兴奋阈值偏低,患者的精神波动极易发生,如周围轻微的刺激也能引起患者强烈或持久的反应。注意力容易分散,不由自主的联想及回忆增多,通常是一些不愉快的经历。非指向性思维长期处于兴奋和活跃的状态,大脑无法得到必要的、充分的放松和休息,因此患者感觉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思考效率下降,同时感觉到疲劳、困倦、全身乏力等,即使休息之后也难以恢复。
情绪症状
患者可伴焦虑、抑郁之类的情绪,但并不突出也不持久。该病患者突出的情绪症状主要表现为易激惹、易烦恼和易紧张等。由于情绪的稳定性下降和自制力减弱,患者常会因很小的刺激而发怒,易激惹,事后又常懊恼后悔;情绪极易波动,易有委屈感,易伤感悲哀;易烦恼,常事事不顺心;思虑较多;时常伴有不必要的紧张,总觉得形势不好,非常紧迫而感到紧张焦虑。
心理生理症状
指主要因心理因素引起的某些生理障碍。患者通常表现为有较多的躯体不适主诉。
睡眠障碍:常表现为入睡困难,眠浅多梦,醒后不解乏,部分患者因担心不能入睡而导致失眠,且常是睡眠节律倒错,该醒时昏昏欲睡,该睡时则眼清目明。
紧张性疼痛:患者时常觉得头痛、头胀、头重,头部紧感,或者颈部、腰背部酸痛感等。
其他生理症状:包括耳鸣心悸病胸闷、多汗、消化不良尿频月经失调、勃起功能障碍、早发性射精等。
诊断
神经衰弱这一诊断名称在国际上尚有争议。由于其症状的非特异性,在中国也曾长期出现诊断扩大化的倾向,所以诊断需要谨慎,尤其需要排除躯体疾病或其他精神障碍所致神经衰弱症状群,否则只能诊断为神经衰弱综合征。
神经衰弱的诊断需要符合以下几点:
衰弱症状:常见的如脑力易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工作效率下降,记忆力差,易疲劳等。需强调的是,并无研究支持此病患者存在神经系统功能衰弱的病理依据,这也是此病病名名不副实,日渐被摒弃的缘由所在。
兴奋症状:精神易兴奋,好联想,回忆增多且不受控制;对声、光敏感;易兴奋但并不愉悦;无言语行为增多等。
情绪症状:易激惹、易烦恼、易紧张,可有轻度的焦虑、抑郁等症状,但不占主导地位;
紧张性疼痛:如紧张性头痛腰背痛或肌肉紧张性酸痛等;
睡眠障碍:常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睡眠觉醒节律紊乱,醒后不解乏。
鉴别诊断
各种躯体疾病
神经衰弱的症状可见于各种躯体疾病,如高血压、消化性溃疡、慢性肝肾疾病、脑外伤、颅内肿瘤等,以及内分泌、感染、中毒等疾病。主要依据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某些特殊检查以鉴别。
抑郁障碍
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表现为兴趣下降、自我评价低、精神运动性迟滞、早醒、食欲减退等,严重者有消极自弃甚至自杀等的意念和行为。神经衰弱虽然也可以出现抑郁症状,但通常是轻微的、继发的,不占主导地位,且不会出现过激行为等,可鉴别。
焦虑性障碍
患者有明显的病理性优势情绪即焦虑体验,是一种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过分担心,惶惶不可终日,如大祸临头,伴明显的运动性不安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衰弱患者的情绪多为烦恼与紧张等,焦虑是次要症状,主要特征是脑力易疲劳和易兴奋。
精神分裂症
患者早期也可出现神经衰弱症状,但患者的痛苦感不强烈,自知力不充分,求知欲不强。随着患者感知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的日渐暴露,鉴别不难。
治疗
药物治疗
主要是针对症状予对症处理,如消除或改善不良情绪,改善睡眠,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可酌情使用抗焦虑药、抗抑郁药、镇静药、镇痛药和促脑代谢等药物,或者白天给患者服兴奋剂,晚上用安定剂以调节其紊乱的生物节律。
心理治疗
支持性心理治疗
通过解释、疏导、鼓励、保证等方法,使患者认识到疾病是可以治疗的。该病可能与自己的个性以及长期的生活、工作负担造成的精神压力有关,建议患者不要过多关注自身疾病。
认知治疗
患者起病多有一些心理因素,精神刺激可能不算强烈,但很多与患者过度引申、主观臆测、任意推断等错误认知有关。治疗目的是矫正患者认知,凡事尽力而为。不求过分,减少内心冲突。消除负面情绪。
放松训练
生物反馈疗法,瑜伽术、静气功正念疗法等,对减轻患者的紧张性疼痛和焦虑情绪有一定疗效。
森田疗法
部分神经衰弱的患者有疑病素质,但有强烈的求生欲望。森田疗法建设性地利用这一精神活力,将患者的注意点从自身引向外界,以消除症状,适应环境。
中医药治疗
针灸及推拿
对于消除紧张状态、缓解头痛、改善失眠等症状有一定疗效,比较适合于该病治疗。
其他疗法
如开展体育锻炼、工娱疗法、音乐疗法等,对改善繁张状态,缓解精神压力都有帮助,有助于减轻神经官能症症状。
预防
进行健康人格的培养,增加应付挫折的能力,普及疾病防治知识,消除对神经症疾病患者的歧视及不正确看法,改变不良态度使患者能够及早发现和早期得到治疗。在各级医疗机构中普及精神疾病防治知识,开设心理咨询,提高精神科诊疗水平,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患者出现的不适症状给予及时的对症处理或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针对性的训练均对其预防神经症有益。
历史
神经衰弱是神经症的一种,最早由克劳斯(Kraus)和莫斯特(Most)于1831年将其收入医学词典。1869年,美国的格·姆·比尔德(Beard)采用这一病名,并认为这是一种没有可证实病变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将其视为一种迅速工业化造成的文明病。
公共卫生
世界卫生组织各会员国致力于实施"2013-2030年精神卫生综合行动计划”,综合行动计划的4项主要目标是: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有效领导和管理;在以社区为基础的环境中提供全面、综合和灵活的精神卫生与社会照护服务;实施精神卫生促进和预防战略;以及加强精神卫生信息系统、证据和研究。
相关争议
将神经衰弱是否应作为一种独立的精神障碍还有争议,国际上倾向于废弃神经衰弱诊断,如美国自《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版(DSM-Ⅲ)起就完全取消了神经衰弱概念;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保留了神经衰弱的诊断,但地位有所下降,只有不符合其他神经症才可以考虑诊断为神经衰弱。从长远来看,中国学者也多倾向于废弃神经衰弱的诊断,如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中焦虑障碍便没有保留神经衰弱的教学内容。
国际上将神经衰弱视为抑郁症的躯体化这一观点在中国精神病学界和心理学界引发了巨大的争议。例如,中国著名精神病学家钟友彬认为躯体化可视为精神防御机制的一种形式,但患者客观上并不存在用躯体症状替代心理症状的行为或过程,因此,他不赞同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剔除神经衰弱的做法,认为中国医生诊断神经衰弱的临床特点不同于美国医生观察到的抑郁状态。
钟友彬在首钢医院内科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对60例神经衰弱病例重新诊断后,有58例仍维持原来诊断,因此不能将神经衰弱视为一种抑郁症的躯体化。尽管在临床环境中患者与医生都表现出对躯体症状的强烈关注,但这并没有引发患者的疾病行为发生改变,虽然由于症状的心理因素没有得到及时处理而导致患者疾病反复发作而久治不愈,但这并不表明患者存在一个意识不到的愿望而需要用躯体症状来达到心理上的目的并以此从躯体化过程中得到好处。
中国著名精神病学家许又新教授将神经衰弱视为一个与情绪障碍有关的疾患,并不同于抑郁症的躯体化。他认为躯体化作为临床医疗环境中医生对疾病的解释模式,是一个典型的与精神分析有关的概念,但躯体化作为心理机制是否存在并没有被证实。在临床诊断中也不能混淆所谓将精神现象或症状转变或体现为躯体症状的躯体化作用和心因性因素引起的疾病躯体症状。
参考资料
ICD-10 Version:2019.WHO.2023-12-23
精神障碍.世界卫生组织.2024-02-26
目录
概述
病因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精神易兴奋,脑力和体力易疲劳
情绪症状
心理生理症状
诊断
鉴别诊断
各种躯体疾病
抑郁障碍
焦虑性障碍
精神分裂症
治疗
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
支持性心理治疗
认知治疗
放松训练
森田疗法
中医药治疗
针灸及推拿
其他疗法
预防
历史
公共卫生
相关争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