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少麟(原名朱蕙麟),1966年10月2日出生于台湾嘉义,原籍湖北。她在
台北市台湾辅仁大学英国语文学系毕业后,曾任威肯政治
公关公司研发部经理,后成为台北上班族。朱少麟是台湾当代女性作家,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都市人文关怀著称。在三十而立的年纪上下写下《
伤心咖啡店之歌》《燕子》《地底三万尺》三部探讨自由及人性互补成长的作品。
人物经历
朱少麟,1980年 就读省立晓明女中。1987年 就读辅仁大学英国语文学系。早先是在从事政治公关公司工作之余,挑灯写下第一本小说《伤心咖啡店之歌》。1995年夏天,利用上班余暇开始尝试写作,次年以处女作《伤心咖啡店之歌》崛起文坛,作品引起校园及网络热烈讨论长达三年。
1999年出版第二本小说《燕子》,《地底三万呎》是二零零五年的第三本小说,目前暂停上班生涯,静居
台北市最南界,读书自修之余,甚勤于收养流浪猫。第二部小说《燕子》之后则专职写作,五年多后方有第三部小说《地底三万呎》出版。
1994年,朱少麟二十八岁并开始写作,二十九岁完成第一部长篇小说《
伤心咖啡店之歌》,作家
马森誉其为“天生的作家”。三十二岁完成第二部长篇小说《燕子》,拥有广大的读者。其写作以“透过小说文字与读者对话,以辩证知性的思维记录当代台北生活。”为其风格。目前全力进行新的长篇小说写作。
朱少麟有一张娃娃式的美形脸,目光坚定且认真。彷佛生命当中很多忧郁在他的作品中被召唤出来了。最初是因为每日上班打卡的苦闷,而激发她开始写作的动力,以此用来追寻自我。
朱少麟预先设想的读者群是,如她一般在刻板的工作机制内疲于生活的上班族,孰料作品发表后却最受学生族群的喜爱。尽管朱学的是英国语文,她却认为自己并没有文艺少女的出身,在工作之余,以阅读为养料打造自己。
《
伤心咖啡店之歌》文字内容近似质朴,坊间有人认为风格近似
村上春树,但朱却认为自己写作根基不好,才选用这样的书写模式。继《伤心咖啡店之歌》后,朱才自论理性书籍抽身,多方读文学创作,并尝试文字上美学的堆砌。在政治
公关公司文案工作锻炼,也使得朱的文字有着奇异的感染力。
朱少麟接受报纸专访时表示,自称创作上动作慢的她,二十万言的《燕子》却四个月就脱手。朱以“一种绝对的高度来探究美”的说法,来总结《燕子》这部小说。而在中国时报连载的《谁在远方唱歌?》则是讨论人性的宽容、人和人的互补性的小说。与她一直以来的信仰“自由”,互相呼应,对于未来的规划,但凭内心所想。
作品《
伤心咖啡店之歌》入选2003年〈金石堂年度TOP大众小说类〉、2004年 “最爱一百小说大选中文当代”(与《燕子》一同入选)、“2004年最爱一百小说之最爱20 TOP 7”。
她受到台湾名家
吴淡如、
马森、
杨小云等的激赏,一鸣惊人,又因为其作品中迷惘、忧伤的主题和素雅、优美的语言,而被台湾读者称之为“台湾的
村上春树”。到目前为止,《伤心咖啡店之歌》已经在台湾印刷了200多次,成为了青年一代的必读书。其书中所提倡、所给出的关于生活、工作、爱情、生命等等方面的观念也深刻地影响了台湾的年轻人。
1999年,朱少麟完成第二部长篇小说《燕子》,一出版也立即引起轰动,发行了10万册。在台湾一般发行5万册就属于畅销书作家,而用纯文学的写作方法创作的小说却发行到10万册,这简直就是出版界的一道风景。更具传奇性的是,出版第二部长篇小说《燕子》之后,朱少麟即闭门在家潜心创作第三部小说,以塞林格式的不曝光、不接受采访的迥异风格独立于台湾文坛。
争议事件
朱少麟是以素人演员
陆奕静开设的
台北市景美景中街“吟陆商号”(吟陆咖啡,旧名“芙陆咖啡”、“联禾咖啡”)为蓝图,朱少麟也常在吟陆商号写作《
伤心咖啡店之歌》一书。对于此说,朱少麟没有直接承认,但曾有报导指出他习惯在隐密的状态动笔,应不会在咖啡馆里写作。吟陆商号于2006年四月转让,不再由陆弈静经营;据媒体访谈朱少麟内容得知,《伤心咖啡店之歌》一书所提及的人物,除了
海安市之外,均真有其人。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