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
人类社会具有现代城市特征之演化的历史过程
城市化(urbanization)也称为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世界城镇化早期以英国为代表,18世纪中后期,英国通过“圈地运动”迫使农业劳动力大量转向工业,从而开始了英国城市化进程,率先基本实现了城镇化。世界城镇化的全面发展阶段在19世纪中期,第二次产业革命把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中心从英国转移到欧洲大陆,并波及到北美国家。到1950年,发达国家基本实现了城镇化,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开始起步。中国的城镇化是从1949年开始起步,国务院分别于1955年、1963年、1984年三次对设镇标准进行调整,推动城镇化建设。自2000年开始至今,中国城镇化才算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外国学者将城镇化从单个城市或城市群间的地理位置结构分析,总结城镇化发展模式,结合区位理论、演变理论和人口理论、发展演化规律、城镇化的驱动力作用原理进行研究。国内学者们将城镇化从城镇结构模式和城镇形态模式两个方面展开研究。
城镇化的推进,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国民收入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1988年,中国全部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只有7025亿元人民币,占全国的一半左右。2017年,仅地级以上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就达到52.1万亿元人民币,占全国的63.0%;上海市北京市深圳市广州市4个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环境方面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耕地面积减少、土壤污染、地面下沉、空气污染、加剧热岛效应地下水减少、地表径流增多、水质恶化、水资源短缺、酸雨增多等。社会民生方面问题出现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社会保障压力加大、社保缺口难于填补等。经济方面地价上涨、成本上升,农民弃耕问题越来越严重,粮食进口率逐渐增高,使得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存在隐患。
概念阐述
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塞尔达(A.Serda)针对工业化社会中人口产业等要素大量向城市集聚而造成城市数量、规模不断扩大的现象,提出了“Urbanization”(城市化)一词。1979年南京大学吴友仁教授发表了中国第一篇城市化的学术论文,开启了中国对城市化的研究与探索实践。针对中国城市化空间地域与过程的实际特点,各界学者多把城市化翻译为“城镇化”,并逐渐为政府所接受。社会学家将城镇化理解为城市型的生活方式发展和扩散的过程;人口学家更加关注乡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和集中的过程;经济学家将城镇化定位为非农产业不断向城市转移、集聚的过程;城市地理学家认为第二、第三产业的建立和空间集聚是城镇化的本质内容。
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形的城镇化”,即物质上和形态上的城镇化,具体反映在以下方面:(1)人口的集中(包括人口总量的集中、城镇点的密度加大、即城镇规模的扩大);(2)空间形态的改变(土地性质的转变、城市建设量的增加);(3)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转变、组织结构的转变)。二是“无形的城镇化”,即精神上、意识上以及生活方式上的城镇化,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1)生活方式的转变;(2)行为意识的转变;(3)生活态度的转变。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城镇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也可以认为是非农人口和非农活动在不同规模的城市环境的地理集中过程(有形的城镇化),以及城市价值观、城市生活方式在乡村的地理扩散过程(无形的城镇化)。
历史背景
早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转变的时期,就出现了城市。但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城市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极其缓慢。直到1800年,全世界的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3%。到了近代,随着产业革命的掀起,机器大工业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才涌现出许多新兴的工业城市和商业城市,使得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人口比例不断上升。城市化过程是随现代工业的出现、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开始的。城市化程度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城市化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过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结构变革中的一个重要线索,经过了城市化,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人类自从有了城市,就有了城市化现象。
历史进程
英国城镇化进程
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工业化最早实现,其城镇化开始的也最早,也是最早实现城镇化的国家。其城镇化发展主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是工业革命开始前的城镇化起始阶段。英国从16世纪末开始海外的殖民掠夺,到18世纪中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殖民扩张开拓了国外市场,刺激了手工业和城镇化的发展,到工业革命前的1750年城镇化水平就达到25%左右。二是工业革命后的城镇化加速阶段。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中叶,英国经过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第二、第三产业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化水平从1750年的25%左右迅速提高到了1801年的33.8%,到1851年达到了50.2%,基本实现了城镇化。到19世纪末的1881年达到了72.05%,成为了高度城镇化的国家。三是高度城镇化后的调整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英国城镇化水平提高速度明显变慢。1911年其城镇化水平仅上升到78.1%。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城镇化水平有所波动,但是一直维持在75%左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镇化水平一直维持着缓慢增长态势,到1990年其城市化水平达89.1%。
法国城镇化进程
法国于19世纪初进入工业革命,但是其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呈现出与其他发达国家不同的特点,具有起步早、时间慢、时间集中的特点。其城镇化历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法国大革命开始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城镇化缓慢提高阶段。19世纪末,法国城镇化水平达到1806年的17.3%,其后发展缓慢,到1851年仅达到25%,又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1901年达到41%;1931年城镇化水平才达到50.8%,历经一百三十多年的发展才基本实现城镇化。二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城镇化水平从1946年的53.2%迅速提高到1968年的71.3%,年均增长0.8个百分点,其中在60年代后,年均增长达到2个百分点。到了20世纪70年代,法国进入了高度城镇化后的调整完善阶段。
美国城镇化进程
美国从19世纪20年代起步到20世纪60年代末实现高度城镇化大约经历了160年。城镇化进程与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内战前的起步阶段。其城镇化主要局限于东部较早的英国殖民地地区,城镇化水平从1810年的7.3%提高到1860年的19.8%,经历了50年,年均仅增长0.25个百分点。第二阶段是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的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南北战争后,黑人农奴得以解放,生产力的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掀起了历史上农村人口城镇化的第一次高潮,城镇化水平30年间由1890年的.35.1%提高到1920年的51.2%,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城乡结构,初步实现城镇化。第三阶段于20世纪50年代掀起了城镇化的第二次高潮,到60年代高度实现城镇化,导致城镇人口达到顶点。第四阶段是城镇化的缓慢发展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一直维持在72%左右。但是从70年代开始,城市人口开始出现郊区化现象,人口开始从大城市市区流向中小城市和乡村地区,出现了逆城镇化现象。
中国城市化进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的1978年,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政策,初步实现了工业化,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个阶段的工业化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末进入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来,开始调整了经济结构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首先从农村改革开始,推行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发展乡镇工业。这不仅加快了农村非农产业的迅速发展,加快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变,而且大大加快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1987年乡镇工业产值超过了农业产值,1994年更上升为45623.98亿元,占农村总产值的74.3%。同时,农村非农就业人数大幅度增加,1992年达12824万人,乡镇工业吸纳了其中的60.5%,其余40%为城市吸纳,大部分进入轻工和服务行业。其次,加快调整城市内部工业结构,大力发展轻工业。1978—1984年按可比价格计算,轻工业产值年平均增长11.7%,而同期重工业产值年均增长6.6%。6年中,轻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42.7%上升到49.6%。更多的农业劳动力转入非农产业,加快了城镇化进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产业结构高度化,开始向重化工阶段前进。这与传统的发展重工业是不同的,80年代中期以来,以家用电器为主要内容的新型消费品工业的兴起,带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90年代以来,汽车、电子、第四产业、房地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更加快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这些都加快了城镇化进程。
中国国家统计局在2019年8月15日发布报告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较大、速度较快的城镇化进程。2018年末,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9.58%,比1949年末提高47.94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69个百分点。当天发布的新一份“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表示,经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探索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阶段,从2012年至今,中国城镇化进入提质发展阶段。
1949年末,全国城市共有132个,其中,地级以上城市65个,县级市67个;建制镇2000个左右。改革开放后,中国城镇化建设进入快速通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持续协调发展,城市数量迅速增加。2018年末,城市个数达到672个,其中,地级以上城市297个,县级市375个;建制镇21297个。
报告指出,1988年,中国全部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只有7025亿元人民币,占全国的一半左右。2017年,仅地级以上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就达到52.1万亿元人民币,占全国的63.0%;上海市北京市深圳市广州市4个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
2023年每日经济新闻《中国城镇化率首超65%,下一个增长点在县城?》一文提到,截止到2022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提高到65.2%。
参考资料:
发展阶段
一、城市化初期阶段
城市依附于农村腹地,主要承担行政、宗教、防御及贸易中心的职能,城市人口仅占总人口的极小比例。城市化水平达到10%,城市化进程才真正开始启动。城市化初期阶段的典型特征是以纺织等轻工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开始吸纳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的数量与人口增加,但城市基础设施贯乏、卫生条件糟糕,城市人口死亡率甚至高于农村,初期阶段的城市化进程也相对缓慢。
到19世纪,工业革命及工业化推动的城市化开始向英国以外的区域扩展,德国法国欧洲国家以及北美的城市化进入起步阶段。到1840年,美国的城市化率达到10.8%。这一阶段,全球城市数量开始显著增加,1800年,全球10亿人口中仅有5%生活在城市,到1850年,城市人口比重达到16%,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达到900个。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由于早期欧洲移民的大批进入,并得益于农产品、矿物等初级产品的出口,城市化也进人起步阶段,到1925年拉美的城市人口已占总人口的25%。直到2018年,全球范围内仍有20多个国家处于城市化初期阶段,主要分布在亚洲与非洲。如非洲的布隆迪城市化率仅为13%,尼日尔马拉维斯里兰卡等国的城市化率也都在20%以下。总体来看,初期阶段的城市化主要体现为城市数量的增加。
二、城市化中期阶段
城市化率达到30%以后,城市化进入城市化率提升速度最快的中期阶段。城市化加速阶段的典型特征是重、化工业发展加快,推进人口大量进入城市,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为产业发展提供生产性服务和为城市人口提供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也开始蓬勃发展,公用事业开始大幅度改善。技术进步与城市卫生条件的改善使人口增长模式转变为“高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占一国或区域总人口的比重达到60%~70%。具体而言,城市化中期的加速阶段又以城市化率50%为分界点,分为两个时期:(1)重、化工业主导的加速期(城市化率为30%~50%);(2)服务业主导的时期(城市化率为50%~70%)。
到1950年,英国德国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的整体城市化率已经超过50%,步入城市化加速阶段的后期。随着有轨电车、汽车的发展,城市居民的通勤半径大大拓展,上述发达国家的城市出现了郊区化浪潮。郊区居住密度低,居住条件显著改善。
三、城市化后期阶段
城市化率超过70%后,进入后期阶段。从全球比较看,城市化率超过70%且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普遍以第三产业特别是知识密集的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人口增长模式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转变,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趋缓甚至出现停滞,城乡差别越来越小,区域空间基本实现一体化。这一阶段,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与全球化,企业跨国配置资源、组织生产的能力显著增强,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城市间的新分工。
城市化后期的另一突出特征是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城市化率达到50%左右时,城市群开始起步,企业规模和产业规模的扩张进一步吸引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居住,城市规模和城市数量均迅速扩大。城市化率超过70%后,城市群初步形成。目前,世界上知名的大都市区,如美国的五大湖区、英国的伦敦—伯明翰利物浦曼彻斯特日本东京名古屋市大阪,几乎都在城市化率50%左右时起步、在城市化率70%以上时基本成形。
发展特点
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的发生,使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而工业生产的集中,促使了城市化的发展。进入19世纪以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明显加快,村镇向城镇发展,小城镇向城市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在随后的几十年间,大多发达国家已经过了城市化的初始阶段、高速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均在80%以上。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的发展过程长短不一,形成发达国家之间在城市化发展时间上的不一致现象。欧洲国家尤其是英国,城市化进程最早、发展最广泛,从1760年开始到1851年的91年间,英国城市人口超过了总人口的50%。当西欧城市化进程发展了很长时间后,美国还是一个乡村国家,其城市化的高速发展阶段是从1860~1920年的这一时期,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860年的20%提高到了1920年的60%。作为后起的发达国家,日本的城市化发展速度更快,仅用了30多年的时间,城市化水平就从1920年的18%提高到1955年的58%。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历史可以看出,在城市化的初始阶段和高速发展阶段,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因素是工业化和人口增长因素。根据本国的国情,选择符合国情而又科学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是城市化得以大踏步发展的关键。
中国城镇化发展特点
中国的城镇化是在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
第一,人口增长先于工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挤压式”推进。西方国家人口是随着工业化过程而增长的,而中国的人口增长则先于工业化。18世纪中国就出现了显著的人口膨胀,18世纪末人口超过了3亿。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工业化启动的时候,人口已经超过了6亿,人口规模远远超过当时已经完成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国家。不仅如此,工业化和城镇化还是以高度“挤压”的方式追赶推进的,在几十年的时间内,完成先行国家一两百年的历程。
第二,城市发展具有强大的行政干预传统。中国具有悠久的城市文明,也具有最悠久的官僚制和中央集权传统。古代城市主要是作为权力中心存在的,作为管理地域辽阔的国家的中枢,国家权力、财富和文明一直集中于城市。城市从一开始就受到行政力量的强大干预,这种影响一直持续至今。当前,城市的设立、产业的选择、城市布局、人口规模、土地经营都受到政府较强干预。同时,城市体系是按行政层级关系组织起来的。相比之下,欧洲城市的发展远晚于中国,其鲜明特征是以贸易和商业立市,商业对城市的影响要强大得多。没有帝王限制私有产权,自治城市和新兴的资本主义一起成长,城市发展相对独立。
第三,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对城镇化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中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了城乡二元体制,城乡居民的权利严重不平等。工业化和城镇化启动初期只针对当时仅占全国人口10%左右的城镇人口建立了全面的福利体系,并不断自我强化。而西方国家全面的福利体系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即城镇化基本完成之后建立的,建立的福利体系能覆盖全民。
国外城镇化发展特点
(1)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起步较早,它们大多通过对殖民地的剥削掠夺或战争(赔款)获得大量的资金,以完成原始积累,进而实现工业化。如英国,英国的城镇化是以乡村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前提的。乡村工业集中在工业村庄,其发展推动了农业与工业的分工,反过来又促进了农业的规模经营。后来,相当一部分工业村庄演化为城镇。英国城镇化不是建立在农业高速发展的基础上的,而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美国主要靠人口迁移来满足美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对劳动力的需要。移民带来的各种知识和技术无疑对美国的城镇化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美国是在城镇化、工业化的同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率的迅速提高解决了粮食和原料问题,并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同时,美国农产品的出口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了大量积累资金。
(2)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起步较晚,其工业化所需要的资金积累主要来自于农业。一般有两条途径:一是让农民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通过市场机制来让农业剩余转化为工业建设资本,政府一般不干预;二是政府通过农业税或工业产品的“剪刀差”来转化农业剩余。其城镇化的途径有的是以工业化发展带动城镇化,有的以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城镇化。
(3)城镇规模的选择: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在对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作了研究后指出,“一个城市在其规模达到30万人以后,就会失去其规模经济效益。相当经济的办法应该是发展大批的农村小城镇,每一个小城镇都拥有一些工厂、电站、中等学校、医院以及其他一些能够吸引居民的设施。”从世界城市化趋势看,从集中趋向分散的倾向也越来越明显,发达国家尤其如此。制造工业的衰落、聚集的成本过高、产业活动的转移以及农村和小城镇地区交通条件的改善,居民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使得大城市中心区的吸引力不断下降,导致经济活动和人口持续由城市中心向外围和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迁移和扩散。
城市化影响
一、城镇化的普遍性问题
二、中国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三、城镇化的积极意义
主要城市
上世纪50年代,法国地理学家简·戈特曼提出了“都市圈”的概念,认为都市圈是城市群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以2500万人口规模和每平方公里250人的人口密度为下限。按照这一标准,世界上有六大城市群达到都市圈的规模。
(1)纽约大都市圈:该都市圈从波士顿到华盛顿,包括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等大城市共40个。该都市圈面积13.8万平方公里,占美国面积的1.5%,人口6500万。
(2)北美五大湖大都市圈:该都市圈分布于五大湖沿岸,从芝加哥向东到底特律、克利夫兰、匹兹堡,并一直延伸到加拿大的多伦多和蒙特利尔。它与纽约都市圈共同构成了北美的制造业带。
(3)东京大都市圈:一般指从千叶向西,经过东京、横滨、静冈、名古屋,到京都、大阪、神户的范围。这个区域面积3.5万平方公里,占日本全国的6%。人口将近7000万。
(4)巴黎大都市圈:主要城市有巴黎、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安特卫普、布鲁塞尔科隆等。这个城市带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40座,总面积14.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600万。
(5)伦敦大都市圈:该都市圈以伦敦-利物浦为轴线,包括大伦敦伯明翰谢菲尔德、利物浦、曼彻斯特等大城市,以及众多小城镇。该城市带面积为4.5万平方公里,人口3650万。
(6)长江三角洲都市圈:这个都市圈由苏州市、无锡、常州、扬州市、南京、南通市镇江市杭州市嘉兴市宁波市绍兴市舟山市湖州市等城市与上海市一起组成。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7240万。
发展经验
国外城镇化的发展模式
国内新型城镇化发展状况
相关研究
(一)国外学者研究
外国学者主要将城镇化模式划分为静态模式和动态模式。
(1)城镇化模式的静态理论侧重于从单个城市或城市群间的地理位置结构分析总结城镇化发展模式,结合区位理论、演变理论和人口理论进行研究。以一个特定区位为圆心,以一定的经济距离为半径扩张,得出“同心圆”模式、“轴向一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等城市化发展模式。
(2)城镇化模式的动态理论主要从单一城市或城市群的发展演化规律、城镇化的驱动力作用原理研究。举出了相对应案例,即英国的城镇化发展遵循工业化模式;美国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为自由市场模式,即首先在部分城市借助市场力量建设小城镇;日本通过“村镇综合建设示范工程”的推进来加快城镇化建设进而缩小城乡差距,这是一种依托行政力量的模式;此外,还有韩国的新乡村建设模式和拉丁美洲国家的外源动力模式,这些模式的实行都有效推进了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二)国内学者研究
截至2021年,国内学者们对于城镇化模式的研究,主要从城镇结构模式和城镇形态模式两个方面展开研究。
(1)关于城镇结构模式,形成了大城市优先发展、小城镇优先发展和协同发展模式的三种论调。
(2)关于不同地区发展模式,形成了城镇化发展地域差异,不同地区的应当需要不同的模式设计。
发展趋势
中国超级城市
据预测,2035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72.4%,人均GDP将达到36000美元。摩根士丹利发布的《中国超级城市的崛起:城市化的新时代》预测,到2035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75%。当城市化率超过70%时,经济发展将由服务业和知识密集型高科技产业所主导,人口增长将转向“低生育率和低死亡率”的模式,人口增长率将趋于稳定,城乡差距将越来越小,城市化后期阶段的主要驱动力将是信息化和全球化。信息技术革命放大了一个国家内部地区之间的差异,企业将根据这些差异在全国范围内分配资源和组织生产。在这一阶段,城市之间将出现新的生产分工。
在中国当前的城市化阶段,城市的竞争力及其主导产业的活力将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教育、科研和体制机制发展,而传统的地理和自然资源优势的作用已经相对弱化。城市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已基本成型,城市管理越来越受法律和标准化流程的约束,这将使得经济调整和改革变得更加困难。在中国城市化的后期阶段,需要更多的制度改革,以进一步提高城市竞争力和产业活力。
国外智慧城市
1999年,新加坡市等城市发起了智慧城市运动,旨在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推进产业升级和交通智能化管理,解决能源消耗、城市污染、交通堵塞等问题。2005—2006年,芝加哥大学的贝瑞和哈佛大学的格莱瑟提出,智慧城市不仅基于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在其中也发挥关键作用。2007年10月,欧盟在《欧盟智慧城市报告》中率先在城市发展传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智慧城市”的创新构想,成为世界上较早的智慧城市推进设计框架与探索实践。2008—2009年,IBM公司在推出智慧地球创新战略过程中,将智慧城市纳入发展战略。2010年至今,智慧城市已成为新形势下普遍认可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建设智慧城市的热潮。
美国约有50个城市正在建设“数字城市”。世界银行也提出了“智慧城市”概念。
“伦敦2030”认为夜间的休闲娱乐是一个国际大都市就业和城市吸引力的重要组成,而夜间的就业和娱乐必须依靠便捷的公共交通,因此专门对夜间的就业岗位进行分析,作为交通规划的依据;“悉尼2030”提出建设高度连通的悉尼,强调不仅是物理上的连接、通达,还是人们与城市内在品质的一种连通,提出建设行人走廊带,确保人们以步行方式方便到达主要的活动中心、交通枢纽,为生活在悉尼的人们提供在户外相互认识、交流的场所;法兰克福提出都市友好交通,打造自行车城市;巴黎提出第三产业开发的构筑与集体运输连接的加强相适应,增强专业性接触和交流的活力(各种沙龙、展览会、大型会议等);约翰内斯堡提出以一种可持续、且较为经济的方式将企业、人口和地区联结在一起,道路和公共交通使用者应意识到一系列核心价值观,并为之努力。
表现特征
现代化指标
城市现代化是城市素质的综合反映,具体体现在城市发展水平的方方面面。衡量城市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划分为三大类11个指标。第一类,经济结构现代化水平指标。主要包括3个指标:人均GDP(元/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用于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第二类,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指标。包括4个指标:人均铺装道路面积(平方米),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辆),万人拥有医生数(人),万人拥有电话机(包括移动电话)数(部)。它们分别反映交通、医疗卫生、通信的发展水平。第三类,人的现代化水平指标。包括4个指标: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人)、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以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分别反映人的素质和人的居住环境状况以及文化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
一体化指标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与乡村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区域范围内结为一体,互补融合、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过程。衡量城乡一体化的指标体系理论上包括4个指标: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平均利润率,城乡之间物质流和信息流状况,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由于受统计资料的限制,选择了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反映生活水平)和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差异(反映生活质量)两个指标来计算中国当前城乡一体化的水平。
目录
概述
概念阐述
历史背景
历史进程
英国城镇化进程
法国城镇化进程
美国城镇化进程
中国城市化进程
发展阶段
一、城市化初期阶段
二、城市化中期阶段
三、城市化后期阶段
发展特点
中国城镇化发展特点
国外城镇化发展特点
城市化影响
一、城镇化的普遍性问题
二、中国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三、城镇化的积极意义
主要城市
发展经验
国外城镇化的发展模式
国内新型城镇化发展状况
相关研究
(一)国外学者研究
(二)国内学者研究
发展趋势
中国超级城市
国外智慧城市
表现特征
现代化指标
一体化指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