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创建于1951年, 1979年被确定为
重点大学,2004年被批准为全国8所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2004年8月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下达的命令,整体移交
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现有校本部、顺德校区2个校区,占地面积176.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4.67万平方米。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及港澳地区招生。
学院建设
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是原
南方医科大学移交广东省后,于 2005 年 6 月新成立的学院。从 2010 年 1 月起,学院全面试行学科组负责制(PI制),建有 3 个中心(药学教学中心、化学教学中心和实验中心),12 个学科组。
2014年 9 月,成为南方医科大学首批两个“试点学院”之一,对原有组织机构架构进行改革,现有 4 个办公室(党政办公室、教学办公室、科研办公室和学生工作办公室),4 个中心(教学中心、实验中心、科技开发中心和
药学专业协同创新中心),14 个PI学术团队。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药学院师资队伍实力雄厚,朝气蓬勃,结构合理。现有正式在编人员 104 人,专任教师 82 人,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其中:正高 33 人,副高 37 人,中级 12 人,博士生导师 23 人,硕士生导师 30 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 90.2 %,具有留学背景的教师占比 54.9 %。拥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2 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1 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 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1 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学者 1 人,海外高层次人才 2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 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 2 人,“
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 1 人,
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 1 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 1 人,广东省“珠江学者”讲座教授 2 人,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3 人,南粤优秀教师 3 人,广东省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 2 人,广东省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青年拔尖人才 2 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 2 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 2 人,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7 人,广东省“
珠江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2 人,
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12 人,学校教学名师 5 人,学校本科教学优秀教师 2 人,学校优秀教师 11 人。有多名教师在国内外学术团体任职,包括中国药理学会抗炎免疫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药理学侯任理事长、教育部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
》 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
吴曙光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刘叔文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吴 军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吴 军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刘叔文、陈文华
》 广东省高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
刘叔文
》 广东省高校“青年珠江学者”
程 魁
》 南粤优秀教师
》 广东省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
刘叔文、吴 军
赵培亮、唐 斓
》 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
刘叔文、刘中秋、徐江平
》 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
曾庆冰、李 琳
》 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资助对象
余 乐、徐学清、唐 斓、赵培亮、吴少瑜、周中振、谭穗懿
刘利红、余 乐、陈金香、杨 洁、赵培亮、唐 斓、吴少瑜、谭穗懿、周平正、赵 鹏、姚新刚
》 南方医科大学“教学名师”
刘叔文、徐江平、游文玮、谢 扬、雷林生
》 南医优秀教师
徐江平、曾庆冰、吴少瑜、李 琳
科研成果
学院的科研工作以新药的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为主体,建有
广东省新药筛选重点实验室,为高等院校、
医药企业提供新药筛选和评价的公共技术平台服务。学院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攻关课题、国家“863”和“973”课题、国家“1035”工程、国家新药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团队基金和重点课题以及
广州市重点基金等研究课题50余项;获得了一批军队和省部级以上的科技进步奖和国家新药证书;在国际、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了500余篇科研论文,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目前,药学院的全体老师本着团结、务实、开拓的人文精神,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攀登科技高峰,向着国内一流药学院的目标而努力奋进。
近五年来,学院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中医药循证能力建设、
广东省“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等国家、省市级课题 227 项,研究经费达 1.68 亿元。在Signal Transduct Tar、Angew Chem Int Ed、Adv Sci、Adv Materil、J Med Chem、Brit J Pharmacol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了SCI论文 580 余篇,申请和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国际PCT专利 130 余项,其中授权 76 项。获
广东省药理学会
科技成果奖二等奖 1 项,参与获得
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 1 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1 项,校极教学成果二等奖 5 项;获立各类教育研究项目 47 项,其中国际级 1 项、国家级 2 项、省级 16 项;发表教学论文 56 篇;编写教材 29 部,其中主编、副主编 11 部。
文化传统
院徽
主题名称:展翅翱翔
圆象征圆满、完美、和谐。院徽呈圆形,象征 着师生团结一致、构建美好和谐药学院的愿望。
院徽整体为蓝色,象征着博大、理智、严谨、求实的药学院品格。
翅膀象征莘莘学子志向远大,展翅腾飞,
广州市市花
枝花形状的造型,代表着
广东省地域,红色更寓意着学院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欣欣向荣。
药”的首字母“Y”字呈现为一本打开的书,犹如湛蓝大海里的波浪,承载着“创新引领发展、特色成就卓越”的院训,激励着药学院师生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拼搏创新、追求卓越。
院徽中心以抽象化的蛇杖代表现代医学,象征生命密码的
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缠绕其上,体现了精准医学及个体化用药的现代药学发展前沿,彰显了药学院
科研创新的方向。
“2005”表示学院成立于2005年,承前启后,书写无限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