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为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常表现为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以上的神经痛,其疼痛持续存在,可在短暂缓解后再次出现。多数患者经正规治疗后预后较好,但高龄、体质差或正在进行放化疗等的肿瘤患者,治疗难度增大,预后较差。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分为激惹触痛型、痹痛型、中枢整合痛型,无传染性,好发于有带状疱疹病史的中老年人群,50岁以上的患者有25%~50%发展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70岁以上的患者发生率高达75%。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具体病因尚不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与带状疱疹和一些非疾病因素有关。
病因
总述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具体病因尚不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与带状疱疹和一些非疾病因素有关。
基本病因
1、疾病因素
患者可经上呼吸道或者眼睑结膜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病毒沿感觉神经侵入脊神经节或者脑神经感觉神经节内潜伏,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潜伏的病毒再活化,大量复制并沿感觉神经纤维向所支配的皮节扩散,使受累神经元发生炎症、出血、坏死,从而出现神经性疼痛。
2、非疾病因素
(1)年龄:年龄越大,免疫力越差,越易患本病,尤其是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
(2)性别:女性较男性更易患本病。
(3)疱疹发作面积:发作面积越大,发病概率越大。
(4)发疹初期即伴有疼痛:急性疱疹发作期即伴随严重神经性疼痛,发展为PHN的.可能性较大。
(5)特殊部位的疱疹:三叉神经分布区(尤其是眼部),会阴部及臂丛区,更易发生PHN。
(6)其他:手术、应用免疫抑制剂、恶性肿瘤、感染、结核、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及免疫功能障碍等,都是发生PHN的危险因素。
参考资料:
症状
总述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最主要的临床症状为疼痛,可在发疹前或伴随皮疹出现,表现为局部阵发性或持续性的灼痛、刺痛、跳痛、刀割痛,少儿症状不明显,青年人略轻,而老年人较重。
伴随症状
患者常伴有心理、睡眠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变,还会出现厌食、慢性疲劳等不适症状。
并发症
如侵犯到相应脑神经会影响视力、引起面瘫和听觉障碍。
检查
预计检查
当有带状疱疹感染史的患者出现神经痛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先询问一些基本情况,再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之后可能会建议行病毒抗体检测、病毒培养、免疫荧光染色、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Tzanck涂片、血、尿检查、X线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以便进一步明确病情。
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可见局部有遗留的瘢痕或色素沉着,局部可有痛觉过敏或痛觉减退,也可有痛觉超敏。
实验室检查
1、病毒抗体检测
对于诊断带状疱疹亚临床感染有一定指导意义,特别是在发生无疱型带状疱疹的情况下。
2、病毒培养和免疫荧光染色
可用于鉴别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
3、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和Tzanck涂片
有助于确定带状疱疹感染。
4、血、尿检查
可排除心源性疼痛、大血管病变疼痛、胸膜炎等。
参考资料: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排除骨折、结石等其他病理性疼痛。
病理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有助于确定带状疱疹感染。
诊断
诊断原则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既往带状疱疹感染史,再结合其典型临床症状及体征,并参考一系列检查结果如血常规、尿常规、病毒抗体检测、病毒培养、免疫荧光染色、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Tzanck涂片、X线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即可明确诊断。还要注意与单纯疱疹、脓疱疹等疾病相鉴别。
鉴别诊断
1、单纯疱疹
由人类单纯疱疹病毒(HSV)所致,多侵犯皮肤黏膜交界处,皮疹为限局性簇集性小水疱,病毒长期潜伏和反复发作为其临床特征。此病根据体征表现予以鉴别。
2、脓疱疮
通过接触传染的浅表皮肤感染性疾病,以发生水疱、脓疱,易破溃结脓痂为特征,必要时可完善脓液细菌培养、组织病理组织检查等进行确诊。
治疗
治疗原则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以止痛为主,可尽早、足量、足疗程的应用药物治疗,并辅助进行物理及心理治疗,其治疗目的是尽早有效控制疼痛,缓解伴随的睡眠和情感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
1、利多卡因贴剂
对利多卡因贴剂或普瑞巴林单药治疗无效的PHN患者,采用利多卡因贴剂和普瑞巴林联合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使用部位皮肤反应,如短暂瘙痒、红斑和皮炎。
2、阿片类镇痛药
临床研究数据表明,阿片类镇痛药可以有效治疗PHN的烧灼痛、针刺痛及痛觉超敏,考虑到误用和滥用的风险以及耐药问题,推荐阿片类镇痛药作为二线治疗药物。常用药物有吗啡、羟考酮和芬太尼等。
3、钙离子通道调节剂
普瑞巴林、加巴喷丁能够缓解PHN导致的疼痛,改善睡眠和情感障碍。肾功能不全者应减量,主要不良反应为嗜睡和头晕。
4、三环类抗抑郁药
药物起效较慢,主要不良反应有过度镇静、认知障碍和心脏毒性,最常用的药物为阿米替林,有缺血性心脏病或心源性猝死风险的患者,应避免使用。青光眼、尿潴留、自杀等高风险患者应慎用。
5、曲马多
曲马多可显著缓解PHN的烧灼痛、针刺痛及痛觉超敏现象,但对闪电样、刀割样疼痛效果不明显,其疗效弱于强阿片类药物,而耐受性优于强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嗜睡、便秘、尿潴留等,这些不良反应均与剂量相关。
手术治疗
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物理治疗
1、神经介入技术
主要包括神经阻滞、选择性神经毁损和鞘内药物输注治疗。
2、神经调控技术
通过电脉冲适当刺激产生疼痛的目标神经,反馈性调整神经的传导物质或电流,或产生麻木样感觉来覆盖疼痛区域,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临床用于治疗PHN的神经调控技术主要包括脉冲射频治疗和神经电刺激技术。
3、紫外线照射
以中波紫外线照射皮损处,促进皮损干涸结痂。
4、红外线或超短波照射
有助于缓解疼痛。
心理治疗
在PHN患者中,很大一部分伴有抑郁症或焦虑症,治疗需重视及联合心理治疗及行为调节。
治疗周期
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一般预后
多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经正规治疗后预后较好,但高龄、体质差或正在进行放化疗等的肿瘤患者,治疗难度增大,预后较差。
危害性
1、高龄、体质差或正在进行放化疗的肿瘤患者,预后较差。
2、多数患者伴有抑郁症或焦虑症,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
自愈性
一般不可自愈。
治愈性
多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经正规治疗后预后较好。
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日常
总述
正视疾病,积极配合治疗,保持乐观心态,注意个人卫生,合理休息,适当运动,增加机体抵抗力,促进恢复。
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本病出现神经疼痛,严重折磨患者的精神状态。其常表现出焦虑、躁动、易怒等不良情绪。
2、护理措施
家属和陪护人员要主动与患者交流,注意语调,安抚患者焦躁的情绪,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要细致耐心的解答,同时鼓励患者积极学习了解疱疹的相关知识,让患者对自己病情的治理和防护有一定的了解,以积极地配合治疗。
用药护理
遵医嘱用药,不得擅自停药和更改剂量,出现严重不适要及时就医。
生活管理
1、营造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定期通风,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对疾病恢复有一定积极作用。
2、患者应充足休息,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睡眠,不熬夜。
3、注意患者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洗手、洗澡和换洗衣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患者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但注意劳逸结合,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