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中国百姓最美好的光景,是伴随着露天电影度过的——孩子们带着自家小板凳,开演前几小时就去抢地盘,有时候人太多,一部分人不得不去看银幕的反面。1990年代中期,一些大城市还有少量露天电影院。20世纪末露天电影院逐渐消失,进入21世纪,人们大多选择在家里看影碟。
70年代乃至90年代,
中原地区广大乡村包括铁路沿途小火车站等。都是露天放电影,天当房,地当院。或者学校大操场上或者空地上,常有露天电影上映,电影院其实就是一块平地,中间栽两根木桩,人们从家里搬来椅子或者板凳,满满坐一地。由流动放映队轮流到各地放映。
那时娱乐活动很少,一听到有宣传说晚上哪里有露天电影,就携家拖口,自备小板凳,早早的占个好位置,捎上点零食,看的不亦乐乎。16毫米的放映机架在人群中间,当试映时,坐在放映机射出光柱前边的观众,常常用手捂在一起作各种姿势投影在银幕上,像各种小动物,男女老少,很多人都会玩并乐于玩这种把戏。
为了图人少空气好,每次都有人坐到露天影院银幕背面去看电影,那儿看到的图像左右是反过来的,但不影响观赏。70年代上半期在农村普及“
革命样板戏”,碰到
芭蕾舞《
白毛女》这样的影片,没有对话,全靠舞蹈语汇来展现剧情,很多老农民看不太懂,这时候放映员手持一麦克风,嘴里念叨过不停,边放映边讲解。比如漫天风雪中喜儿的爹爹
杨白劳舞蹈着出场,放映员就说道:寒冬腊月雪花飘,雪花飘飘年来到。搞得自以为能看懂的小青年们烦躁不已。这种放映员兼讲解员的独特放映方式,是
中原地区的这一特定时期有过。
露天放映的风气甚至影响到80年代的大学校园,因为学校礼堂坐不了太多学生,周末常在有围墙的体育场内放电影,很多学生搬椅子去看,票价比室内便宜,还有这所学校学生跑到那所学校去看的。这也是谈情说爱的好场所,有相好的男女生并排看的,也有心仪某人的同学故意搬椅子坐在人家后面的。顶着满天星光,看银幕上演绎的动人爱情故事,是
改革开放初大学生周末生活一景。
其时社会上也流行露天看电影,尽管城市建了不少电影院,但那时尚未有空调,都是电风扇。在南方炎热的夏季,许多恋人宁愿选择到工人文化宫的球场或者展览馆的露天展场看电影,不是图省钱是图凉爽。而80年代早几年,看电影是青年男女约会的主要方式,所以电影很火爆。到这种露天电影院不需要带凳子却要带报纸,垫坐在白天
太阳暴晒夜里还发烫的一级级水泥台阶看台上。80年代中期随着电视的逐渐普及,录像小放映厅变成时尚,露天电影院这种
中原地区特色的事物,也在中国的城市销声匿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