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青铜器是指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制造的青铜器,这些器物因其独特的造型而在青铜器领域独树一帜。
历史沿革
楚国青铜器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及中期;第二阶段为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第三阶段为战国中、晚期。在第一阶段,楚国青铜器受中原地区影响较大,形制上与中原器物相似或相同,如楚公蒙钟等。春秋早期的器物,如湖北当阳赵家湖8号墓出土的1鼎1簋,虽然具有自身的特点,但仍与中原地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同类器物相似。春秋中期的器物,如赵家湖4号墓、金家山9号墓、郑家洼子23号墓等出土的铜器,与同期的郑国铜器极为相似,特别是带盖的三足圆簋,形态几乎完全一致。到了第二阶段,楚国青铜器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个时期的重要楚墓,如春秋晚期的河南淅川下寺1、2号墓,战国早期的固始侯古堆1号墓和白狮子山1号墓、长沙浏城桥1号墓等,所出器物均极具特色,如圆腹鼎,其足部细高且向外撇开,至战国初期时腹部更深,蹄足也更长且向外撇开,这是中原地区罕见而楚国特有的;还有爬兽鼎、罐形鼎、尊缶、盥缶等,都是楚文化的典型器物;纹饰则多采用繁复的浮雕状花纹和立体雕刻状的附加装饰,这种风格早于中原地区,显示出了楚器的独特之处。属于楚文化范围内的战国早期随县擂鼓墩1号墓出土的65件保存完好的编钟、繁复剔透的盘尊等器物极为精美,达到了这一时期青铜器制作的巅峰。第三阶段,战国中期的大墓,如湖北江陵藤店1号墓、望山1号墓和沙冢1号墓,湖南湘乡牛形山1、2号墓,河南信阳长台关大墓等,所出青铜器多为素面,时代属于战国晚期。其中,安徽寿县李三孤堆大墓所出器物具有繁复美观的纹饰,可能与其作为王陵有关。江苏无锡前洲出土的同时期器物器形简单,且均为全素面。
曾国影响
曾国,又称随国,是西周初年周王分封在汉水以北、以东地区的姬姓小国之一,其历史从西周早期建国直至战国中后期被楚国灭亡,经历了约700年的时间。曾国的历史发展基本反映了它与楚国的关系,尤其是在早期阶段,曾国一度非常强大,被称为“汉东之国随为大”。由于保持了宗周的文化传统,相对于湖北境内的其他诸侯国如楚国来说,文化相对更为发达。江汉地区出土了大量的西周时期的曾国青铜器,证明了这一点。曾国青铜器所反映的文化面貌虽然对中原周文化有所追随,但在青铜铸造技术上高于一筹,对楚国早期青铜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楚国在西周晚期开始铸造青铜器,最初以乐器为主,如传世的楚公逆镈、楚公爱钟等。在山西侯马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64号墓出土的编钟一套8件,据钟铭为楚公逆钟,同样是乐器。这表明当时钟在楚国有着崇高的地位,同时也说明楚国的青铜铸造虽然刚起步,但已不容小觑。春秋早期的楚器出土较少,如河南南阳西关楚墓出土的礼器鼎3、簋2、壶2;湖北枝江百里洲楚墓出土的礼器鼎3、簋2、壶2、盘1、匜1,虽然数量不多,但传递的信息却很完整。楚人铸造青铜器的原则主要是创新而非模仿,他们追求的是根据自己的传统,按照自己的审美标准,展现自己的风格和气质。因此,到了春秋中晚期,楚国青铜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主要体现在器物的形制、纹饰、铭文及其组合形式等方面。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的数批春秋中晚期的青铜器群,显著体现了楚器风格的成熟,自此摆脱了传统周式青铜器的束缚和影响,并开始以其独特的风格影响其他文化铜器。下寺楚墓可分为大型墓、中型墓两类,大型墓为1、2号墓,2号墓墓主为今尹,1号墓葬主为令尹夫人,是仅次于楚国国君的高级贵族。2号墓出土铜器548件,是春秋时期楚国贵族墓出土铜器数量最多、最重要的墓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