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与黄鹂鸟》是由中国台湾作曲家
左宏元创作,由
银霞演唱的一首儿童歌曲,收录于银霞1979年发行的专辑《问答》中。
歌曲的创作者左宏元是中国台湾新民歌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这首歌的创作始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讲述了蜗牛在
葡萄树刚发芽的时候就背着重重的壳往上爬,而黄鹂鸟在一旁讥笑它的有趣情景,以轻松活泼的旋律、生动有趣的歌词,赞美了蜗牛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歌曲采用2/4拍,五声徵调式,
一段体结构。
原唱
银霞,本名
银霞,中国
台湾省人,生于1959年5月21日,台湾省优秀的校园歌手。代表作品有《兰花草》《蜗牛与黄鹂鸟》《
在这个时刻》《可爱的家乡》等。
词曲作者
,是中国台湾地区流行音乐早期创作人。1930年出生于
安徽省芜湖,祖籍湖北大冶。1954年政工干校音乐系二期毕业,其后留系任教十多年。他为中国广播公司创作多首儿童歌曲,如《蜗牛与黄鹂鸟》《大公鸡》《郊游》等。他也是
台湾省电视剧《
新白娘子传奇》中所有歌曲的作曲者,最著名的就是片头曲《
千年等一回》和片尾曲《
渡情》了。
《蜗牛与黄鹂鸟》诞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台湾地区。词曲作者左宏元刚到台湾时,出于离开家的关系,看到别人家的小女孩、小男孩特别地宠爱,于是选择写儿歌作为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当时的
左宏元认为台湾的音乐跟他在大陆小时候听的东西完感觉不同,旋律很美、很有感情,但每一首歌里面都隐藏着悲伤、悲情,比较压抑,所以决定通过自己的创作打破这一局面。在左宏元刚开始创作儿歌的时候,立下为大多数同胞写歌的志向。
当时左宏元的工作是在广播电台弹钢琴、制作《快乐的家庭》这一儿童节目,每一个礼拜,左宏元会写一首儿歌新歌发表在周刊上面,并在广播的节目里面教小孩唱歌。左宏元最初创作的《蜗牛与黄鹂鸟》歌词原本是“门前一颗葡萄树,嫩绿地刚发芽”,而 “阿门”“阿前”“阿嫩”中的“阿”,是左宏元作曲时加进去的衬字,让整首歌变得生动活泼,童趣盎然。在歌词中加衬字、叹词,是
左宏元借鉴了中国传统戏曲的手法。从小热爱戏曲的他将台湾
本土音乐和各种地方戏曲元素结合起来,形成他独特的作品风格,在他创作的两千多首歌曲中,都能看到明显的戏曲元素。
歌曲的原唱
银霞1977年3月正式发行首张专辑《
秋诗篇篇》踏入歌坛,即因漂亮的外型讨好观众,加上其姐
甄珍的明星光环庇荫,与姐夫
刘家昌创作才华的双双加持下,开始在歌坛平步青云。同年陆续灌录有《
台北市66》与《
日落北京城》等电影原声带。受到观众喜爱的银霞在歌唱事业准备起飞之际,毅然赴美继续求学,此决定成就未来的她,成为当年歌坛少见的学士明星。
银霞悄然赴美念书,睽违歌迷近两年时光。当她利用暑期回到
台北市时,而再有机缘为老东家灌录新歌。1979年8月,
银霞推出这张打着
民俗音乐风旗帜的专辑《回答》,其中的《蜗牛与黄鹂鸟》迅速受到中小学生喜爱。
《蜗牛与黄鹂鸟》作为一首流行于
台湾省的叙事性
民俗音乐,旋律兼有抒情和叙事的特点,曲调结构为带尾声的两段体。全曲音域不宽,亲切、自然,是一段式结构特点。音乐形象天真纯朴富有生活气息。歌词结合紧密,大多一字一音,与口语相近,质朴自然。
作为一首经典的儿童歌曲,《蜗牛与黄鹂鸟》被选入
人民音乐出版社版小学音乐教材,并曾被
腾格尔等知名歌手翻唱。产生了根据儿歌创作的文艺作品比如动画MTV、儿童舞台剧、舞蹈,也有根据《蜗牛与黄鹂鸟》歌曲所表现的寓意拍摄的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