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保猪是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优良畜禽品种之一,主要产于
德保县。全身黑色,故有德保黑猪之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以前,遍布德保全县,目前主要分布在马隘、巴头、大旺三个乡。2000年以来,
母猪几乎全部用于杂交改良,群体急剧减少。2005年底德保县存栏397头能繁母猪,全部用于杂交,公猪已经消失。品种濒临灭绝。
德保猪是广西地方优良畜禽品种之一,主要产于德保县。1985年德保猪入选广西家畜家禽品种志,与陆川猪、
隆林猪、
桂中花猪、
环江香猪、
巴马香猪、全州东山猪等并列成为广西有七大地方猪种。2009年列入
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畜兽医局公告[2009]第1号)。德保猪具有耐粗饲、抗病强、适应性广,
母猪利用限较长,产仔数成活率高。
德保猪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嘴长且平直、额头少皱、耳大下垂、架子较大;另一种是嘴短、额头、四肢多皱纹、耳罗稍垂、架子较前小。德保猪的生长速度较外国良种猪约克、长白、
杜洛克猪等相比,生长较慢。
由于饲养德保猪相对生产周期较长,在以前来说经济效益差,加上生猪杂交改良工作的迅速推广,近十多年来,
德保县相继引进了大量的外来猪种杂交改良地方品种,受外来高产品种强烈冲击,德保猪数量逐渐减少,这种趋势随着近年大量引种和规模化程度的提高而进一步加剧,群体数量由1981年80720头锐减至2009年432头,德保猪遗传资源处于濒临灭绝期,如果不及时对德保猪采取品种资源的保护,在若干年后,德保猪将要全部消亡。
原产德保县,全身黑色,故有德保黑猪之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以前,遍布德保全县,
田阳区的巴别、五村、洞靖也有分布。以马隘、那甲、巴头为中心产区。目前主要分布在马隘、巴头、大旺三个乡。
德保猪体型较大,骨骼粗壮结实,胸深身宽,皮肤粗厚,被毛粗硬,鬃毛长5~6厘米,头部较小,脸略长,额部有明显皱纹,背腰稍平直,腹大下垂不拖地,臀宽稍倾斜,四肢健壮有力,尾巴粗大。
性熟早,年产2窝,窝产8~10头,平均8.18头。屠宰率75.16%。性情温驯,管理粗放,耐粗饲,适应性广,抗病力强,屠宰率高,杂交效果好。但
猪皮厚,皱折多,后躯不够发达,产仔少。
体型较大,骨骼粗壮结实,耐粗饲,适于放牧饲养,屠宰率较高,杂交效果好,但皮较厚,皱折多,后躯不发达,产子小。今后应加强饲养管理,着重选育提高,有计划的开展杂交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