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絅之(1879年4月13日~1942年7月5日)名炯,字絅之,又字别樵,湖北汉阳人,上海租界会审公大法官。1905年大闹会审公廨案,不顾外国陪审员的干涉,认定中国人无罪,名震上海滩。
1905年(
光绪三十一年)
上海市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大闹公堂案”。这件大案的引发当事人是一个广东籍的黎黄氏,又称“黎黄氏案”。事件原本与上海居民并非直接关系,也无切身利益,由于二十世纪出上海人民民族主义觉悟高涨,摒弃地方色彩,各籍民众当仁不让,奋起与
殖民主义斗争。对今天的
广东省人民,尤其黎黄氏后代,想必对当年这桩案子定感兴趣。
黎黄氏的丈夫黎廷钰官任四川府经历(相当省府秘书),因病去世。其父黎植生经商
重庆市,任广帮董事,特请托同乡亲眷陈笛南、屈达夫伴送寡媳黎黄氏偕幼子黎炳铎扶柩回粤。一行携带婢女15名,细软行李百余件,乘
长江班轮途径
上海市时,在码头遭巡捕拘捕,被诬为“拐匪”于1905年12月8日押至公共租界会审公堂审讯。会审公堂主审官关絅之系汉代名将
关羽62代裔孙,急公好义,颇有当年“关公遗风”。审讯中,关絅之发现黎黄氏并非拐匪,于是慷慨陈词,为同胞仗义直言,认为证据不足、拐骗罪不能成立,拟判暂押公堂女班房候释。但是,参加陪审的
英国副领事德为门却硬要将黎黄氏等押入西牢(即提篮桥监狱)。关絅之按会审章程据理力争、坚执不允。但德为门竟蔑视公堂,仗势越权,蛮横喝令西捕抢夺,挥舞
警棍大打出手,撕破官员朝服,殴伤公堂差役,顿时公堂乱作一团,公堂大门关闭,西捕竟破门而出,将黎黄氏等强押西牢。当时的“
炮舰霸主”英国殖民者在中国公堂演出了一幕打、砸、抢的闹剧。事后,关絅之立即向上海道台呈报详情,经允准愤然停讯罢审。
此等辱我国体,损我主权的消息传出,民情鼎沸,义愤填,
上海市各社会团体纷纷集会抗议,谴责洋人肆意践踏我司法主权的行经。
黎姓本为
广东省名门望族,广肇公所立即召开同乡大会,所有非粤籍的各界团体、著名人士均接连不断举行千人、乃至万人集会,并联名通电外务部和商部,敦促与洋人交涉,强烈要求立即释放黎黄氏,撤换德为门,严惩行凶捕头。北京公使团从侵华的总体利益考虑,12月13日命令上海领事团将黎黄氏送回会审公堂释放,而捕房却故意蔑视我公堂,将黎黄氏直接送到广肇公所释放。领事团又悍然不顾民众的抗议,拒绝撤换德为门,激怒了
上海市民众。12月18日租界华人商店联合罢市,工厂罢工,民众聚集南京路老闸巡捕房和工部局市政厅前举行示威,巡捕竟向手无寸铁的群众开枪,愤怒的民众奋起以砖石反击,一举烧了老闸巡捕房和英领汽车。领事团则以“暴动”为借口出动万国商团和水兵登陆镇压,民众死伤30余人。罢审、罢市、罢工仍在继续,洋人束手无策,租界当局只得私下向道台和关絅之承认错误,答应以后女犯概归公堂收禁发落。并垦请关絅之出面劝说商人开市、恢复秩序。关絅之则要求派英水兵和西捕等50名听其调遣,关絅之率领英军和西捕策骑上街,沿街宣告:工部局巡捕房已经认错悔过,女犯以后概归公堂收禁发落,不再押西牢了!这场当众“兴师问罪”使英殖民者大扫威风,遭到了一次沉重的失败。虽然由于清廷政府的软弱,此案最终未获全胜,但
上海市民众的这场反帝爱国斗争遏制了殖民者侵犯我司法主权的步伐。
此案期间,
广东省商界曾致电声援支持上海商界的斗争。当黎黄氏安抵
广州市后,两个
总督致电
两江总督表示感谢,广东商界行会也致电上海总商会致谢。此案为沪粤两地商界增进了情谊、加深了交往。
经此一案,关絅之嬴得了国人的拥戴,声誉腾起。辛亥革命后在主审“宋教仁案”和“五惨案”中坚持正义,维护了人民和国家利益得到了举国交口赞誉。离开法官生涯后,关絅之皈依佛门,倾囊于社会慈善事业,晚年又积极资助和掩护赵朴初从事抗日救亡工作。在旧
上海市受百姓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