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郡
中国古代郡级行政区
辽东郡是中原地区古代的郡级行政区,其范围约在今天的辽宁省境内。在战国时期,燕国燕昭王姬平和姬职分别置辽东郡,郡治设在辽阳市(今辽宁省辽阳市)。辖区包括今天的辽宁大凌河街道以东、开原市以南、朝鲜清川江下游以北地区。晋朝时,辽东郡改为辽东国,后又复为郡。在十六国后燕末期(晋元兴三年),部分地被高句丽占有。燕国又侨置辽东郡于今辽宁西部。北齐时,辽东郡被废除。在汉朝时期,辽东郡下辖18个县,包括襄平、新昌县、无虑、望平、房、候城、辽队、辽阳、险渎、居就、高显、安市、武次、平郭、西安平、文、番汗和沓氏。到2年,辽东郡的人口为272,539人,分布在55,972户。到东都时期,辽东郡下辖11个县,包括辽阳市、新昌、无虑、望平、候城、安市、平郭、西安平、文、番汗和沓氏。到140年,辽东郡的人口为64,158户。在曹魏时期,辽东郡的襄平成为了一个名为“东夷校尉”的办公室的所在地,负责军事和与当地人民的关系。在晋朝早期,辽东郡的领土成为了辽东国。到280年,辽东郡下辖8个县,人口为5,400户。在十六国和北朝时期,该地区建立了许多新的郡,到北魏时期,辽东郡只剩下襄平和新昌县两个县。最终,在北齐时期,辽东郡被废除。
辽阳地区起源
史书记载
《前汉书·地理志》载:“辽东郡,秦置:属幽州,县十八:襄平、新昌、无虑、望平、房、候城、辽队、辽阳、险读、居就、高显安市、武闪、平廓、西安平、文、番汉、沓氐”。襄平为新昌、无虑、辽阳等十八县之首县。《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燕北亦筑长城,自造阳(今河北怀化一带)至襄平,置上谷郡渔阳、右北平市辽西省、辽东郡、以拒胡”。
康熙帝二十年(1681年)《辽海丛书》第三集《辽阳洲志》建置沿革条载:“粤稽辽阳姬发时封箕子朝鲜界。战国属燕秦属辽东郡。汉置辽东郡,领辽阳市、辽阳等十八县,属幽州刺史部东汉辽阳县属玄菟郡,魏属辽东郡,晋改辽东郡为国省,辽阳入襄平。隋为高句丽地,唐平高句丽置辽阳属安东都护。渤海国改属东平郡”。
总体说明
以上诸史料说明,襄平是我国古代辽东郡的首县,而襄平故城必为当时辽东郡的郡治,也就是省会,就是说襄平城是当时辽东十八个县的省会故城。燕昭王二十八年(约公元前277年)大将乐毅伐齐、燕国齐国城池七十余座,燕从此进入强盛时期,《史记·匈奴列传》载“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燕亦筑长城,自造阴至襄平。”这就是说,在燕将秦开征服东胡后,辽东郡也随之建立,而做为辽东郡首府的辽阳市也随之产生。
历史沿革
战国时期,燕国始置辽东郡,郡治襄平(今辽宁辽阳),辖今辽宁大凌河以东地区。
秦朝时期,因袭设置辽东郡,属幽州。秦朝灭亡后,辽东郡曾一度为辽东国。
西汉沿设。东汉时期,辽东郡改属青州市,后改回属幽州。当时扶余国东都属国,据《后汉书》记载,扶余国行政区划本来隶属玄菟郡,刘协时,扶余王请求改属辽东郡。
晋朝初年(277年—283年),辽东郡改为辽东国。
十六国时期,部分地入高句丽燕国时侨置辽东郡,在今辽宁省西部。北齐废郡。
隋朝大业八年(612年)置郡。治通定镇(今辽宁新民市东北辽宾塔)。辖境相当今辽宁省新民市大部分及铁岭市调兵山市法库县等市县部分地。又作襄平郡,《资治通鉴》有提到襄平知府邓暠。唐废,并入营州(原辽西郡)。
建置
秦汉魏都区曾在辽水以东建立障塞,为春秋战国时期燕国构建的辽东郡军民镇戎体系。
燕国障塞是燕国点线式长城体系的一个特点,比如辽西郡著名的赤峰市境内狗泽的狗泽都、辽宁省境内水泉的阳安都、大凌河的白庚都、酉城都;辽东郡著名的辽河辽阳市、江海的上下障、吉林省境内辽河源头的四平二龙湖古城及吉林省境内鸭绿江中上游右岸的通化市、白山市存有大量的长城遗迹。这些长城,还是以“点线式”障塞形制为主体,构成了历史上中原王朝统辖东方渔猎诸族藩属的大本营。
燕塞—襄平—侯城—二龙湖古城—真番障塞线考古调查新发现据史籍文献记载,战国燕是最早在东北地区拓疆治边、修筑长城、设置郡县的中原国家。
《史记·朝鲜列传》亦记载:“自始全燕时,尝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筑障塞。秦灭燕之战,属辽东外徼。”从中可知辽东郡治襄平城(今辽阳市市区古城)是通向真番障塞和朝鲜障塞的两条交通主线的枢纽。
首次在吉林省通化市浑江中游及支流富尔江蝲蛄河、大罗圈沟河两岸崇山峻岭上和沟谷隘口间,新发现和新了战国秦汉180余处(段、道、墩、座)具有典型中原文化特征的“塞垣”“列燧”“列障”“列堡”“列隘”及“列城”遗址。使沈阳市抚顺市—通化—集安市临江市(含朝鲜慈城郡)—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含朝鲜惠山)之间的障塞72连成完整的一线,此线已发现障塞设施总数超过300处(段、道、墩、座),长度达850公里,其主要形制为“点线式”障塞结构,仅“鸭绿江长城”中上游段形制为“线条式”长垣结构与“线段式”短垣结构。其障塞终点根据《茂陵书》中记载的里数,沿着海岸线测算,真番郡治大约位于中俄交界地区。真番和率滨、恤品、绥芬可能有某种联系。
《三国志·魏书·东沃沮传》:“汉初,燕亡人卫满王朝鲜,时沃沮皆属焉。刘彻元封二年,伐朝鲜,杀满孙右渠,分其地为四郡(真番郡)。”
《黑龙江通志纲要》:“黑省东封,古多争战,实为汉唐来兵力所及。余尝巡边至洮南市,过突泉县,闻有残石,刻汉隶大将军字样,意必卫青出塞,偏师所及,留此残迹,而汉使徐自为筑城鄣列亭至卢朐,尤为汉时兵力已及黑境之证,纪功勒石,岂遂无人。至辽金元,文事武功,后先继盛,遗迹流传,亦多古物。余修省志,文献无征,而金石一类尤寥寥可数,安得好古之士随处留心,采访征集,续辑成编,庶足为考古者之一助。”
汉末公孙度主政辽东郡《三国志·扶余传》:“汉末,公孙度雄张海东,威服外夷,夫馀王尉仇台更属辽东。时句丽、鲜卑强,度以夫馀在二虏之间,妻以宗女。”
《三国志·东夷传》还记有:“公孙度之雄海东也,伯固遣大加优居、主簿然人等助度击富山贼,破之。”
考古
当我们谈及燕国的铁器和货币的时候,不能不重视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即燕国的货币向北基本上没有越过燕国的北长城线,向东却传播到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而且在我国的吉林省黑龙江省两省及苏联的滨海一带亦有出土,考古资料证明,朝鲜慈江道渭源郡龙渊洞曾出土过大约四百枚明刀币,江界市仲岩洞和吉多洞分别出土了二百五十枚和大约四千明刀币,平安北道昌城郡梨川洞和宁边郡都官洞、平安南道宁远郡温阳里以及朝鲜半岛的南部地区也都出土过明刀币。
太守
两汉时期,有史可考的辽东太守达22人。其中,2人无姓氏可考,宗京、杨终度尚刘胤、左宫、祭肜祭参、苏季、甘延寿耿夔冯绲、刘庆忌、陈禅、种嵩、崔宴、庞参蔡风、孙喧、公孙度公孙康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辽阳地区起源
史书记载
总体说明
历史沿革
建置
考古
太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