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架构模型
混凝土架构模型
混凝土架构模型理论是由大连理工大学建筑材料研究所王立久教授及其团队提出的新型混凝土理论。
传统混凝土理论
传统的混凝土理论,即水泥石理论,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这一理论认为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石和骨料组成,并提出了一个重要参数——水灰比。然而,这种理论忽略了混凝土各组成部分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过度强调了水灰比的作用。在数学上,由于混凝土中有三个基本参数,除了单位用水量之外,其他两个参数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否则无法通过一个方程式来确定这三个参数。因此,增加了砂率和水灰比这两个参数。这些参数实际上是为了数学上的方便而引入的。传统理论认为水泥石强度是混凝土强度的主要来源,因此可以通过混凝土的设计强度来计算出水灰比。但是,水灰比并不是如保罗·米公式所述的与混凝土强度呈线性关系,尤其是对于高强度混凝土来说更为明显。砂率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个是骨料的密实填充,另一个是混凝土强度的要求。砂率可以分为质量砂率(中国采用)和体积砂率(欧美采用)。体积砂率是在一定的水泥用量下,根据最佳细度模数得到的最佳砂石比例确定的。事实上,首先根据混凝土强度确定水泥用量,然后再确定砂石比例,这也是密实填充的一个过程,以满足保罗·米级配。体积砂率和质量砂率的理念是一致的,只是集料密度的比例不同。
架构混凝土理论
王立久教授提出了混凝土组分的“三圆模型”,即混凝土由粗集料架构、砂浆和界面过渡区组成。混凝土的强度来源于这三个部分的共同作用。由水泥石和细集料组成的砂浆被称为“混凝土砂浆”。粗集料架构指的是粗集料的空间布置,起到“增强效应”,类似于人体的“骨架”,而混凝土中的砂浆则相当于连接骨骼的“肌肉”,其中细集料就相当于“肌肉纤维”,在架构模型中起增强水泥石作用,混凝土砂浆起固胶结粗集料架构作用。粗集料与混凝土砂浆之间存在着界面过渡区。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混凝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重要性,缺少任何一个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整体性能。架构混凝土的一个重要参数是“砂浆比”,即细集料体积与水泥浆的比率,它决定了混凝土的所有特性,包括强度和耐久性。“砂浆比的偏离”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混凝土砂浆与所用水泥胶砂组分之间的差异。我们将使用标准砂制成的混凝土称为“标准混凝土”,从而建立了一个可供比较的标准。根据混凝土架构模型理论,只需要研究砂浆即可,特别是在砂浆比的偏离方面。这一理论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和应用领域,但仍需要更多的同行共同努力。
参考资料
混凝土架构模型.xueshu.2024-11-02
混凝土架构模型研究.万方数据.2024-11-02
目录
概述
传统混凝土理论
架构混凝土理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