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国际关系学系列教材-当代外交学》 采用扩展的国家中心视角,立足本国兼顾世界的价值导向,并以外交的运行机制和方式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个较新的架构:“导论”对当代外交的概念从总体外交的角度进行了重新定义;“外交制度”一编包括外交演变、外交规范、外交机构和外交人员四章;“外交基本方法”一编包括双边外交、外交谈判、外交协议三章;“外交发展”一编包括首脑外交、调停外交、多边外交、公众外交、总体外交五章;“结语”对中国外交的发展轨迹和中国外交学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陈志敏博士,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The Pacific Renew编委。曾做过
哈佛大学访问研究员,
加拿大皇后大学、
杜伦大学、
隆德大学访问学者。2006年获
法国政府棕榈荣誉教育
骑士勋章。近期著作有:China’s Reforms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与David Zweig合编)、《欧洲联盟对外政策一体化——不可能的使命?》、《次国家政府与对外事务》。
赵可金博士,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著作有《营造未来:美国国会游说的制度解读》、《全球公民社会与民族国家》、《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与人合著《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
政治营销学导论》,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五十多篇。
三、...
如果说外交在历史上只是配合战争的权宜之计,那么,外交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已经有了根本性的提升。外交制度的发展本身,战争带来的痛苦教训,人类面临的巨大共同挑战,都要求世界各国主要通过外交手段来实现各自和共同的目标。当然,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个别国家仍然将武力视为实现国家外交政策最有效和最便捷的手段。但是,就绝大多数国家而言,武力的不当使用已经成为
国际法上的不法行为,并遭到国际社会政治上的抵制和道德上的谴责。
和外交...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外交时代:关于外交的报道充斥世界各地的媒体;来自外交的影响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兴盛以至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对于外交的期待让我们保留建设更美好世界的信心。无处不在的外交也催生了林林总总的外交概念,如职业外交、首脑外交、多边外交、穿梭外交、热线外交、环境外交、能源外交、人权外交、科技外交、军事外交、文化外交、公众外交、政党外交、议会外交、民间外交、预防性外交、均势外交等等,不一而足。那么,外交是什么?外交学要研究的对象有哪些?我们怎么才能更好地理解纷繁的外交现象呢?想知道答案,请阅读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