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山塔,位于古
徐州市城东南奎山主峰上,是
朱翊钧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由徐州人万崇德所建的标志性建筑。塔身七层,高约60米,顶部为相轮式塔刹。奎山塔也是
京杭大运河漕粮四大转运仓之一徐州广运仓的标志性建筑。
建筑平面正
八边形。塔体为砖结构,内部楼梯、楼层为木结构。奎山塔气势雄伟,建筑技艺精巧。塔刹因遭雷击,毁于清末民初。20世纪五六十年代塔体基本完好,只是砖砌的台基零落塌,塔体的四周多有开裂,塔身正直,无倾斜。“文革”时期以“四旧”为借口,奎山塔遭拆除。奎山塔,古“
徐州市八景”之一,曰:“奎山塔影”。
奎山塔,“远眺之,…若气、若彩笔。…摩苍碍月,屹然有砥柱东流之思”。略走近些,“七层飞檐历历可数,塔刹尖耸,矗立山巅”。立塔下抬头再看,塔“屹如巨柱之峙云表”这些描述可从
清代《黄楼拜苏》图和现存老照片得到印证。登临塔顶,远看山川形胜,一览无余,万帆水波尽收眼底。俯视“黄流(河)横带是(奎)山,波澜壮阔。登于塔,若浮沉水中,而(听到)帆影河声”。“登塔环顾,峰回波影”。而年老身弱者,只能感叹曰:“攀登几次身难到,仰视层层接碧天”。奎山、骆驼山水口两峰,巍然若巨障,甚称雄奇。
据记载,奎山塔“址周三十围”。按每“围”为1.7米推算,塔底层地面外围周长约51米;塔的每边长约6.4米;外接圆直径约16.7米,底层面占地196.2平方米。塔体“青砖垒砌”。“塔高十五丈,七级八面,每层四门,门门相错(每层的门间隔设置、且层层相错)”。塔北门上方有石匾,书曰:“回峰挺秀”。塔内有旋梯可攀缘而上。到民国初年“入其中,空洞无物,莫可梯而升”。因此判断,塔内的梯和楼板面为木结构制作。塔体的第二层以上,每层砖砌叠涩出浅腰檐,丰富了塔的整体造型。腰檐形式,由雕饰砖逐皮叠涩砌法挑出檐口、头、挑角、瓦脊等,雕饰做法规范整齐,格式严谨。塔的腰檐外挑窄而短小,造型玲珑,风格别致,现在尚能从老照片上看其大略。塔顶刹柱立挺,重重相轮叠累,今还能从《同治·徐州府志·徐州外城图》上觅其形制。“清末曾修过奎山塔”。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徐州游览指南》记,“
奎山,山下河渠纵横。山上有明
御史万崇德所建浮图,共七层,高约百尺。可登临俯瞰全城”。据以上所记推断,此前不久应作过修缮,添置楼梯、楼层板,已“可登临”。
夫徐陪京一大都会也。不计偕北上,睹冈陵之四合,溯汴、泗之交流,郁郁苍苍,浩浩弥弥,因访吕梁,挹黄楼,按刘项战争故处,为低回者久之。而州治之东南一塔,石聿石兀亘地凌空,盖迩年所肇创者,余心异,以为壮观而征夫尘鞅,犹未遑询其始末也。
嗣不佞滥竽中秘,假沐抵里门,而余侄正纲来守是邦,不佞亦驱车还朝,道出彭城,余侄迎车入署邸,作家人礼,因抵掌道及谣俗与夫山川形胜,乃知所为塔者,在奎山,为州中里人
御史万公捐数万缗而倡邦之人,共成之者也。
余讯之,曰:“浮图本于释氏,按贝叶经以为人身七宝之喻,而其藏舍利之说,则于
孙权,而其后
阿育王边役沙界造浮图八万四千,分播众刹以奠震旦,而
禅林宇,塔建滋多。于是矣,万公母乃为州人广福利而为祝厘之举。”与曰:“唯唯否否,万公之为意渊矣。徐地故尚,气节志称,霸者余习而喑哑叱咤之俗犹有存者,乃人文独寥寥也。堪舆之说,虽
儒家不道,盖尝考流泉之观阴阳之相,维龟之卜,建都置学,端端重之,则神道设教,古圣人且不废茀。兹塔建于
奎山,奎文星也。于地东南,东,震方也;南,离方也。云蒸雷奋,炎精景耀,与
奎宿会。远而眺之,若浮,若飞鹫,若彩笔干霄,兀柱擎天之象。地形人文参以相得。慈恩、雁塔流艳至今,是何多让焉?万公盖为启文明,兴材士而借塔以为之符耳。且州治龙脉从坤,九嶷为主,石佛宾之,翼以马盘、荆山、鸡鸣、圣女、逦递而止于吕梁。山虽众巘竞秀,而脉以河断若缺,从龙之水,泗水流从齐鲁,汴水流从汴洛,至州城而合汇,以入于淮。二洪值之,涛涌澎湃,流沫千里,若奔若驰,襟带之势固绌焉。自塔建而缺者,以补流者,以挽麓环川抱,浮青伞碧,气象万千,风气完固。而徐之山川城郭,焕然改观而人文于兹益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