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申辩》由华夏出版社于2007年6月出版,作者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该书主要分为自我申辩、定罪后的态度和定罪后的遗言三部分,记述了
苏格拉底在法庭上被指控不信国神、败坏青年等罪名,最终被判处死刑的经过,以及他在法庭上为自己所作的辩护。该书详细描述了苏格拉底的思想和哲学观点,以及他对于真理和正义的追求。这本书是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对于理解
古希腊哲学和苏格拉底的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品概述
书中苏格拉底向由500名
雅典人组成的陪审团发问,询问他们是否相信吕康、安匿托士和迈雷托士的控诉,说他不敬神,败坏了雅典的青年。苏格拉底的第一句话就确定了这篇对话的主题:我不知道——哲学始于对无知的承认。
苏格拉底随后表示,他所拥有的任何智慧都源于他知道自己一无所知。在审判过程中,苏格拉底模仿、戏虐并纠正了控诉者的言论,他要求审判团依据他陈述中的真理,而非他的演说技巧来对他进行判断。苏格拉底说,他不会使用华丽的辞藻,而是选择使用
希腊的普通习语说话。尽管苏格拉底有安抚陪审团、对不敬神和败坏青年的指控作出妥协的机会,但他仍坚持主见,保持正直,最终被陪审团判处死刑。
苏格拉底之死和
耶稣之死,为西方文明打下了两个基本色调。苏格拉底之死之所以成为
西方哲学史上的核心事件,首先归功于
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研究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具有普世的思想意义。《申辩》中的
苏格拉底和《福音书》中的耶稣一样,早已化作一种思想符号,尝试理解这个思想符号中的哲学内涵有助于借助西儒的经典思考,逐渐回归
中原地区自身的问题。
控诉者
本书有三位
雅典公民控诉哲学家苏格拉底不敬神,败坏青年,他们代表了雅典城邦中政治家、工艺者、学者、诗人和雄辩家的诉求。这三位控诉者分别是:
安匿托士,一个富裕的雅典名流,憎恶社会中所谓“智者”。苏格拉底在申辩中表示安匿托士起诉他的原因是“为艺人和政客们报仇”。安匿托士也出现在
柏拉图的另一部对话录《美诺篇》中,当时
苏格拉底和来访雅典的美诺谈论美德,安匿托士旁听了他们的对话。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是不可教授的,他表示有些著名人物的儿子远不如他们的父亲优秀,并例举了
伯里克利和
修昔底德的例子。安匿托士因上述言论而受到了冒犯,临走时他向苏格拉底表示,总有一天苏格拉底需要为得罪城邦里的人付出代价。
迈雷托士,他是唯一在苏格拉底辩护期间发言的控诉者,其控诉受安匿托士指派。苏格拉底在申辩中表示迈雷托士起诉他的原因是“为诗人们出气”。迈雷托士也出现在了对话录《游叙弗伦篇》。在辩词中,
苏格拉底形容他为一个轻率无知,长着
鹰钩鼻的年轻人。迈雷托士同意让苏格拉底考察自身,而后被其引向自相矛盾处境。因未注意到诉状中不敬神与腐败青年的逻辑意涵,迈雷托士对苏格拉底提出的不信神、另立新神的指控不攻自破。
吕康,他代表了修辞家的利益。苏格拉底在申辩中表示吕康起诉他的原因是“为说客们抱不平”。他认为苏格拉底与杀害他儿子的亲
斯巴达团体三十人僭主集团(公元前404年)相关,因此向其提起控诉。此外,吕康也作为一个喜剧角色出现在了
阿里斯托芬的戏剧《马蜂》中。他在公元前411年
雅典四百寡头倒台后的民主复兴中成为了成功的政治家。
控诉内容
苏格拉底在庭审中面临两项指控:不信雅典的神,引入新神;蛊惑青年,向其传授怀疑的理念。他在庭审时表示,这些罪名早已借流言与偏见的方式流传多年,这些言论可概括为“苏格拉底是无事忙的为非作恶的人,凡地下天上的一切无不钻研,能强词夺理,还把这些伎俩传授他人。”
苏格拉底还表示,人们从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中看到了一个符合上述罪行的苏格拉底形象,但这些描绘并非真实,因此施加于他身上的罪状也是莫须有的。庭审前数年,
阿里斯托芬在其作品《云》中描绘
苏格拉底为大话王、无神论者,并以诡辩冒充智慧。针对上述污蔑,苏格拉底反驳说自己不应被称作是诡辩哲学家,因为
雅典人视诡辩家为智者,愿意支付高额学费学习这种技艺,但自己却是十足穷困,并对那些智慧一窍不通。
苏格拉底的申辩
本书可分为三个部分:苏格拉底的自我辩护;定罪后的态度;定罪后的遗言。
第一部分:苏格拉底的自我辩护
在辩护起始,苏格拉底告诉陪审团,他们的心灵自幼就已被其敌人散布的谣言所影响,因此相信那些毫无事实根据的诬告。他还表示,敌人们散布他是诡辩哲学家的说法,这些人虽出于恶意,自己却也不知道他们的名字——除了曾在戏剧《云》中讽刺他为大话哲学家的
阿里斯托芬。关于腐败
雅典青年的指控,
苏格拉底回应,有意腐败青年是不合逻辑的,因为这种行为对他自己无利。他说,腐败青年的指控始于他开始遵循德尔斐
神谕:海勒丰曾向先知皮媞亚询问,世上是否有人智慧胜过苏格拉底的,并回告苏格拉底,神谕说世上无人智慧胜过他。苏格拉底认为此神谕是一谜题——因为他深知自己并无多少智慧,但也相信神不会撒谎。
最智慧者
苏格拉底期望解决这个谜题,即一个无知者如何又是最智慧者。他四处寻访社会上所谓智者,例如政治家、诗人、工艺者。
苏格拉底发现,政治家并非如他们自称的那么聪明,因此他告诉自己:“我是智过此人,我与他同是一无所知,可是他以不知为知,我以不知为不知。”然后,他又发现诗人并不理解自己写下的诗句,先知不理解他们所说出口的启示,而
手工艺者似乎了解许多东西,却也因这一技之长而自以为通晓其它
行当的所有事物。于是,苏格拉底以德尔斐
神谕自问,自己是希望如那些冒牌“智者”一般,还是保持自我操守?他认为还是保持故我更合心意。他告诉陪审团,在寻找智者的过程中,自己就如社会牛虻,四处唤醒、劝告、责备众人,因此结下许多仇怨。
腐败青年
讲述完自己遭受的社会偏见后,
苏格拉底针对首条罪名——腐败雅典青年——作出回应。苏格拉底表示,向自己提出控诉的迈雷托士反倒是有罪的,因为他用轻率的态度对待严肃的事,并伪装关心自己根本不感兴趣的事。在与迈雷托士的对话中,苏格拉底表示没有人会有意腐败他人,因为腐败这个行为也会对本人造成伤害。因此,苏格拉底自辩说要么是无意中对青年们造成了坏的影响,要么是被诬告的,而这两种情况都不应将他诉上法庭。
不信神
苏格拉底接着叙述第二项指控:对
雅典诸神的不虔敬。迈雷托士称其为无神论者。在对话中,
苏格拉底引导迈雷托士的观点走向自相矛盾,即苏格拉底是无神论者,却同时相信超自然的存在和
半神。而后苏格拉底向庭审成员表示,几位控诉者提出的罪名都毫无根据,而假如他仍被判处有罪,那么只能是源于众人的偏见。
论死亡
苏格拉底接着说,人们因无知而畏惧死亡。人们不了解死亡是好是坏,却断言其必是恶的事物。苏格拉底表示,他的智慧之所以高过众人,就是对认识到自己对死亡,以及对所有其他事物的无知。
服从的优先级
苏格拉底认为公民应当服从法律权威,无论这个权威是源自人还是神。而当两种法律权威相冲突时,他认为更应服从神的权威:“
雅典人啊,我敬爱你们,可我要服从神过于服从你们,我一息尚存而力所能及,总不会放弃
哲学”。作为德尔菲神谕的代言者,
苏格拉底期望鞭策雅典人走向更高的道德认识,并时刻保持提问与争论。因此,苏格拉底向法庭在座的众人发问:“你们专注于尽量积聚钱财、猎取荣誉,而不在意、不想到智慧、真理和性灵的最高修养,你们不觉得惭愧吗?”
情绪化演讲
不顾被判有罪的风险,苏格拉底向庭审众人发表了情绪化的演讲。他表示雅典人应当为他的存在而感到幸运,因为他之于雅典人,就如虻之于马匹,他时刻关注、并试图以行动(就如虻的叮咬)纠正众人的道德发展:“我想神把我绊在此邦,也是同此用意,让我到处追随你们,整天不停对你们个个唤醒、劝告、责备。”为表明德尔斐
神谕派遣的道德使命,
苏格拉底向庭审成员表示,其所信奉的代蒙阻止自己犯下非道德行为(这也间接证实了迈雷托士对他不信
雅典诸神、另立新神的指控)。
苏格拉底表示,他从不以授业换取金钱,因此不应为腐败雅典青年负责。然后他又问,如果真有青年被腐败,为什么他们不出来指责他?假如青年不愿亲自出面,那么其父母亲属也会为他们站出来说话。苏格拉底暗示,那些被认为遭他腐败的青年此时正坐在庭审台下,默默为他提供道德支持。
接着,苏格拉底向陪审团表示,自己不会利用道德绑架的伎俩来博取同情,因此他不会在法庭上哭泣,他的三个孩子也不会出现在庭审现场,拉着法官们的衣袖乞情。
苏格拉底表示自己不畏惧死亡,不愿违背神赋予的职责。他将只借真理之言语为自己辩护。
修辞
在
柏拉图记录的庭审中,苏格拉底称演说为欺骗性的修辞手段,用处只在于将法官们引离真理。不过也有学者仅把这种嘲弄视为对狭隘的“修辞即演说”观点的驳斥,他们认为整个庭审过程可作为对苏格拉底一生的修辞描述。
第二部分:定罪后的态度
陪审团以微弱差距判处苏格拉底有罪。柏拉图并未指明具体票数,但依据苏格拉底后续言论,如果再有三十票他便可无罪释放,这暗示在五百人的陪审团中,有280人投票有罪,220人投票无罪,两者差异大约为12%。在此案件中,如果
苏格拉底被判有罪,面临他的可能是死刑。古雅典法律要求审判者和被告各自拟定关于所诉罪行的
量刑。
苏格拉底注意到有罪和无罪双方票数接近,因此以黑色幽默态度表示迈雷托士也将被罚款,因为他未取得五分之一的票数优势——
雅典法律要求原告至少需要取得五分之一以上的法官票数优势,否则将被处以重罚,以此减少轻率的诉讼。
接着,苏格拉底讥讽道,自己应受的不是惩罚,而是奖赏。他表示自己应当被邀请至普吕坦内安就餐,享受与奥林匹克运动员、杰出公民、对雅典贡献卓著者同等的待遇。
最后,在庭审法官无视上述在普吕坦内安就餐的建议后,
苏格拉底考察了两项可能的惩罚:拘役和流放。他表示即便自己被放逐至异国他乡,也不会停止向他人谈话,不会缄默生活。因为他认为缄默有违神的意志,他必须讨论道德和其它问题,因为“未经审查的人生没有价值”。他不愿意支付罚款,即使他的学生
柏拉图、克利同、克利透布洛士、阿普漏兜洛士提议交付30明那(3000德拉克马)罚款,并可为他筹集这个款项。
第三部分:定罪后的遗言
苏格拉底向投票判他死刑的陪审员说,在自己死后,他们也将遭受惩罚,会遭到苏格拉底追随者的强烈批评。他
预言道,在他死后,青年将会取代他成为社会牛虻,以比他更烦人的行动刺激
雅典公民遵循道德。
苏格拉底也借此表示,真正的解决办法不是禁止像他这样的社会发声者,而是在本性上尽量成为一个好人。
而对于那些投票赦免他的陪审员,苏格拉底为他们提供鼓励:他表示超自然之神代蒙并未介入自己的受审,这表明庭审结果合乎正途。也即,代蒙借此向苏格拉底表明,死亡或许是一件好事:要么死亡是全空,死者摆脱一切忧愁烦恼;要么死亡是通向另一世界的入口,死者走向更高的存在,与英雄前辈如
赫西俄德、
荷马、
奥德修斯同住。
最后,
苏格拉底向陪审团表示,自己无论是对三位原告还是对陪审员都无怨恨。但只想托付他们一事,他期望众人可在他死后代替照顾他的三个儿子,指正他们视物质优于德性的行为,责备他们如同苏格拉底责备
雅典众人,只有这样才是公正的结果。
争议
尽管本书具有高度的文学性,在当代学术研究中,关于其是否值得信赖、是否可以提供有用的历史信息这一点,仍然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同样悬而未决的还有该书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历史上的苏格拉底的动机与信念。
改编
罗伯托·罗西里尼1971年的电影《苏格拉底》有很大一部分取材于《苏格拉底的申辩》。
书籍目录
引言
一 苏格拉底的审判
三 《申辩》中的几个主题
六 现代《申辩》研究中的三个问题
七 《申辩》与现代哲学
八 西方当代《申辩》研究的版本情况
九 中国学界对《申辩》的翻译与研究
十 本书的翻译与义疏
十一 缩写对照表
苏格拉底的申辩(译注)
生的根据与死的理由:《苏格拉底的申辩》义疏
一 真理与修辞
二 案情真相
三 哲学生活的根据:针对第一拨控告者的辩护
1.智者之知
2.无知之知
3.诬蔑的形成
四 在哲学与政治之间:针对第二拨控告者的辩护
1.诉状
2.败坏青年
3.不敬之罪
五 为哲学而死的理由
2.美好生活与死亡
3.哲学作为政治
4.爱智者的荣耀
六 惩罚与荣耀
七 临别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