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锣鼓
十面锣鼓
十面锣鼓是一种源于陕西省的地方民间舞蹈形式,主要分布在西安市临潼区以及渭南市的部分地区。这种舞蹈以社鼓、社锣为主要乐器,通过“背弓”架挂在舞者胸前,同时配有一位手持马锣的指挥者。由于其使用的鼓数量为十面,因此得名为十面锣鼓。
舞蹈特点
十面锣鼓的表演形式多样,包括多种队形图案和锣鼓段。常见的队形图案有[白马分鬃]、[双玉镯]、[剪子绞]、[朝帅旗]、[太极图]、[五马卷蹄]、[三杆旗]、[游四门]、[双辫蒜]、[交鞭]等。这些图案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此外,十面锣鼓还包含八种不同的锣鼓段,每种段落的长度从2/4拍四小节至八小节不等,使得整个表演节奏多变,富有动感。
历史背景
相传,十面锣鼓起源于楚汉时期韩信在灞上布下的疑兵阵。这一历史渊源赋予了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魅力。
参考资料
“十面锣 十面鼓”.世界文化遗产订阅号 .2024-11-25
目录
概述
舞蹈特点
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