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牺牲》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作品。该故事讲述了一对贫穷却热爱艺术的年轻夫妻,为了成全对方不得不放弃各自挚爱的艺术追求的感人故事,同时展现了19世纪美国草根阶层生活的艰辛。乔和德丽雅是一对从事艺术的年轻夫妇,此时的他们正面临现实生活的贫穷和是否继续艺术之路之间进行抉择的窘境。因源于彼此的深爱,妻子德丽雅主动放弃了艺术,瞒着丈夫在一家洗衣房当女工以支持他能够在艺术上继续深造;而丈夫乔也为了妻子德丽雅能够继续教音乐,主动放弃了自己的艺术之路,在同一家洗衣房当修理工,希望以此来支撑家庭的经济支出。
剧情简介
《爱的牺牲》讲述了乔和德丽雅之间感人的爱情故事。两人同在纽约追逐着自己的艺术梦想,彼此一见倾心,并且很快就结为了夫妻。一开始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但是随着钱财逐渐用光,他们的生活开始变得拮据,为了生活、为了心爱的人能够继续追求自己的艺术,他们独自却又仿佛默契一般地做出了令人为之感动的决定:乔放弃了自己对绘画艺术的追求,找了一份烧锅炉的工作,并骗妻子说这些钱是卖画作赚来的;而德丽雅为了丈夫的绘画事业,忍痛放弃了自己的音乐梦想,找了一份在洗衣店熨衣服的苦差事,为了让丈夫安心,她谎称自己找了一份教授将军女儿音乐的工作。直到有一天,德丽雅缠着绷带的手暴露在丈夫面前,真相才大白,让他们看到了彼此浓浓的爱意。
创作背景
人文背景
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国社会生活方面的发展变化,对本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南北战争以前的文学,由于受资本主义民主、博爱、自由等理想的鼓舞,作家们大多用浪漫主义手法进行文学创作。而在年南北之战后,由于生活理想的破灭,作家们大多转以现实主义手法来表现时代社会生活,欧·亨利就是这些理想破灭的作家中的一个。
1900年到1920年期间,是美国历史发展的黄金时期。欧·亨利的大部分素材来自其在纽约所接触的各层人士及所见所闻。欧·亨利生活的时代,美国资本主义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人们却被金钱和社会制度制约着,并被残酷的竞争和毫无人性的剥削压榨着,于是,人与人之间变得十分冷漠和无情,人们的情感也变得扭曲。
个人经历
欧·亨利经历过两次婚姻,这两次婚姻历程并不是幸福美满的,反而堪称是痛苦的经历,让他认识到理想的爱情与现实之间残酷的差距。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欧·亨利,一生困顿,只有最后10年才在纽约定居,平时他所接触的也多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所以,这些小人物也就成为他小说的主体部分,其作品中充满了各色各样的小人物形象工人、女店员、商人、小业主、公司或其他机构的小职员、穷艺术家,小官吏、街头流浪汉等。欧·亨利对于美国下层的社会生活是非常熟悉的,一生的艰难坎坷,使他深切地感受了底层社会的痛苦与不幸。
作品创作
欧·亨利虽然经历了现实的坎坷,但是欧·亨利依然坚信理想爱情的存在,他把自己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和追求寄托在自己的作品之中。从小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欧·亨利却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将自己看到的黑暗的社会现实创作成大量的优秀作品,为大家揭露出资本主义的邪恶和黑暗。在资本主义的大城市里集合了大量的丑恶和无情,违反美好的人性。于是,欧·亨利从生活在城市底层的小人物们入手,在他们身上尽情抒发着自己美好的社会理想,让人们在无情的现实中看到人与人之间有情有义的一面。
人物介绍
“乔”(Joe Larrabee)来自美国中西部槲树参天的平原的一个浑身散发着绘画艺术的天才,20岁时便背井离乡到纽约“深造”,带着一个“飘垂的钱包”。“乔”为了家庭放弃绘画,在一家洗衣房烧锅炉,他是一位有责任有担当的好男儿。
德丽雅(Delia Caruthers)来自美国南方一个松林小村里,热爱音乐,来到美国北方“深造”。与“乔”结婚后,生活日益艰难,她为了爱人的事业牺牲了自己的音乐理想,外出工作为人烫衬衣,是一位温柔体贴、有耐心、有理想,勇于为家庭牺牲的好妻子。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爱的牺牲》主题思想:弘扬人性美。《爱的牺牲》刻画了一对穷苦恋人之间平凡却坚韧的爱情故事。人性美是对人的本性的赞美和歌颂。弘扬人性美好的理念。人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基本特质,既有自然的属性,又有社会的属性,因此对人性美历来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只有不断地完善自我的人性,人性美才能得到充分实现和肯定。具体说来,人在面临一些事情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都可以称为人性美,如慷慨的爱、无畏的牺牲、无私的奉献、怜悯与同情等都是人性美的具体体现。在该小说中,欧·亨利极力挖掘平凡人物的伟大人格和高尚的思想品质,赞美人与人之间真挚的友情,弘扬人性美好的理念,展示其追求理想世界的美好愿望。《爱的牺牲》开头的一句话——“当你爱好你的艺术时,就觉得没有什么牺牲是难以忍受的。”构成了整篇小说的主题曲。《爱的牺牲》中的爱情方式独树一帜。作者用细腻的笔触表现了男女主人公之间充满自我牺牲的精神,以此表现出他们在患难时刻不离不弃,相互成全的伟大精神。当读者看到丈夫说谎是为了让妻子发展自己的音乐梦想;妻子说谎是为了让丈夫发展绘画梦想时,会为他俩之间的挚爱所感动,这就是小说独有的审美价值,闪烁着璀璨的艺术之光。在文本中,欧·亨利告诉人们,在美国资本主义社会不起眼的小人物,他们之间真挚无私的爱情是何等可贵。这与他们低下的社会地位和贫乏的物质生活构成了多么鲜明的对照。真诚的、无私的爱何尝不是生活的最高艺术。爱情是甜蜜的。一个美丽而感人的故事,一对贫苦的小夫妇,面临着生命中艰难苦的抉择,但是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牺牲自己,成全对方,没有丝毫的抱怨和气馁。在《爱的牺牲》中,男女主人公都通过放弃自己的梦想去为对方营造了一个幸福温馨的环境,免去了对方的苦楚。他们用真诚的爱,给生活、给对方、给自己制造了一个意外的惊喜。乔说:“我的庇奥利亚来的主顾和品克奈将军都是同一艺术的产物——只是你不会管那门艺术叫做绘画或音乐罢了。”无论是庇奥利亚来的主顾还是品克奈将军都是因为爱情而编造出来的谎言,乔用这句话形容他们之间的爱情,把他们之间的爱情比作一种艺术,这是对他们之间忠贞不渝的爱的肯定。而结尾时,德丽雅的一句“当你爱的时候”将这股浓浓的爱意升华到顶点。所以不管他们的爱情之路有多么的坎坷和艰难,他们终归是甜蜜的。德丽雅是幸福的,她虽然经历了音乐到家庭主妇的转变,要为生活和丈夫的理想而操劳,但是她凭借无私的付出支撑起这个家庭,为对方奉献了自己的感情,作为同样深爱艺术的人,她深深地理解丈夫对艺术的渴望,当看到心爱的人能够幸福快乐地追逐着自己的艺术和梦想时,她为他感到快乐。爱一个人就是让对方幸福,德丽雅做到了这一点,她的内心幸福而充实。乔也是幸福的,虽然从绘画到烧锅炉使他的人生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但是对他而言,能够用双手捍卫这个温馨的家庭,使妻子继续快乐地从事自己的音乐生涯,是非常值得去做的事情,不管在外面再苦再累,只要回到家后看到心爱的妻子,他的内心便得到满足。在真相揭示的那一刻,德丽雅和乔都感受到了对方深深的爱,他们虽然向对方编造了谎言,但是在爱情上是他们无疑是最忠诚的。爱情是无价的。《爱的牺牲》隐含着爱情价值观。乔和德丽雅从一开始从事高雅的艺术追求,到后来不得不做起了烧锅炉和熨衣服这些“下等”的苦差事,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他们都为对方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包括最珍重的绘画和音乐艺术,但是他们始终在坚持着另外一门艺术——爱情,在他们的心里,爱是最伟大的艺术,爱情的价值远在其他的艺术之上。爱情如此之宝贵,以至于它成为了人们生命中最不可或缺的一份情感,倘若没有爱情,人生该有多么的寂寞和苦楚,倘若没有爱情,再多的财富的也不能弥补内心的空虚,再漂亮的衣服也无法装饰心灵的空洞。《爱的牺牲》所阐述的真爱精神,其故事的寓意是想唤回人们对爱情的美好憧憬,使人们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中回归本性,保持一份纯真的心灵。爱是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爱情虽然苦涩,但苦涩中酝酿着甜蜜,它的力量如此伟大,在残酷的现实中为人们指引了一条人性的方向。
艺术特色
以小见大的写作角度。在《爱的牺牲》中描写了十分平常的小人物和小事情。欧·亨利没有选择描写那些被大家广泛关注的重要社会题材,而是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最平常的片断和内容进行创作。但是作者却以自己高超的智慧和敏锐的目光,并运用自己深厚的写作功力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将小人物和小事件写出了大场面和大道理。《爱的牺牲》中描写的只是一对普通小夫妻的爱情故事,但映射出的却是美国社会生活中所有底层小人物的真实写照。这些小人物像小说中的乔和德丽雅一样,每天都挣扎在社会的底层,生活艰难、举步维艰,但是,这些小人物却都像小说中的乔和德丽雅一样,具有深厚的感情和善良的天性。小说中大量描写了乔和德丽雅普通的日常生活,但那些看似普通平淡的描写却因为“爱的牺牲”这种感人的情感而变得与众不同起来。欧·亨利在小说中描写出的是现实生活中两个普通人的相识和相爱以及风雨与共的故事,但折射出的却是整个社会的影像。以喜写悲的写作手法。欧·亨利的以小见大的写作角度常常是与悲喜结合,以喜写悲的手法结合在一起的。欧·亨利擅长从看似好笑的事情当中发现背后的苦涩和眼泪,他在小说中选择从现实生活角度深入挖掘人性与现实的悲剧所带来的喜剧效果。于是,他笔下的主人公为了自己的爱人千方百计地牺牲自己,想要成全对方,但事情最终却是一个戏剧性的结果,事与愿违地成了悲剧。但该小说主人公的悲剧经历和结果中有带着作者幽默的调侃和描写,于是,也带有浓浓的人情味和喜剧色彩,令人忍不住想要发笑。文本的结尾写道,“他们两个都笑了,乔开口说:‘当你爱好你的艺术时,就觉得没有什么牺牲是难以忍受的’,可是德丽雅用手掩住了他的嘴。‘别说下去啦,’她说,只消说‘当你爱的时候’。”这是一个十分温馨和感人的结尾,是一个美好的结尾,但大家却能从中感到深深的悲哀和无奈。这也就是作者欧·亨利想要达到的以喜写悲、悲喜交加的效果。所以说,《爱的牺牲》中,作者用喜剧的形式来描写悲剧的内容,并反过来用悲剧的故事情节来衬托喜剧的最终效果,将悲与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泪中带笑,笑中有泪,深深地打动了所有读者。极具特色的语言。《爱的牺牲》的语言极具特色。文本中,欧·亨利使用简洁朴实的语言,利用幽默和夸张以及对比和抒情,还有议论等多种手法,细细地刻画人物,描绘故事情节,表达小说主题,用喜剧来衬托悲剧,用悲剧来升华喜剧,于是,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便在特色鲜明的描写中深深地领悟到小说的内在含义。作者欧·亨利还在小说中融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真挚情感,于是他笔下的幽默显得那样独特和与众不同,例如,文本中主人公们的实际遭遇就带有欧·亨利自己早前经历的影子,而女主人公德丽雅身上也带有欧·亨利深爱的妻子的身影。《爱的牺牲》就是欧·亨利运用幽默的语言来讲述的一个让人们觉得悲伤和感慨的爱情故事。在描写两个年轻人为了追求艺术的脚步背井离乡远离故乡和家人的时候,作者就用简洁朴实却饱含深情的语言对其进行描写。例如,在写乔离开家乡的经历时,作者写道“二十岁的时候,他背井离乡到了纽约,束着一条飘垂的领带,带着一个更为飘垂的荷包。”只用了很简洁和极其朴实的语言,便写出了乔离开故乡时的孤独和凄凉。而当乔和德丽雅结为夫妻后,虽然二人感情很深,十分恩爱,但现实生活却是十分残酷的。这时,作者写道“那是一个寂静的地方,单调得像是钢琴键盘左端的A高半音。”用这样一个巧妙的比喻,暗示了二人婚后生活的艰难和枯燥,两个热爱艺术的人,却不能过着轻松自在的艺术般的美好生活,不得不面对现实生活的沉重和残忍。简洁生动且含义隽永,欧·亨利正是用这样独具特色的语言揭示着伟大爱情的力量。独具匠心的结尾。“欧·亨利式的结尾”不但增加了故事的曲折性,提高了小说的艺术魅力,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而且还充分调动了广大读者作为接受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并启发读者主动进行更深入地回味和思索。《爱的牺牲》中,从描写两个年轻人离开家乡的时候写起,语言平淡简洁,如同山间的溪水,缓缓地流淌着。而当二人在婚后遇到现实的艰难处境时,情节发生了变化,就好像溪水遇到了磐石,激起了朵朵浪花。而当最后真相大白于天下的时候,故事情节的溪流向着相反的方向急速回转,意想不到的结果激起极大的漩涡,整个故事也在此时达到了高潮,小说主题也得到了升华。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尾,让读者十分意外,但在吃惊之余,掩卷沉思,读者又能很快地对作者的情节安排予以理解,明白这样构思和安排的合理和巧妙,结尾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同时,读者也会为该小说中夫妻二人牺牲自我的伟大和同甘共苦的深情所感动,该小说的艺术价值和主题含义也随之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作品评价
《爱的牺牲》该篇小说展示了贫困与艺术的矛盾。冷酷的现实是,他们谁也没有保存住自己的艺术生涯,不过,他们那种自我牺牲的热情却在那冷酷的现实之上放射出了人性美的异彩。至此,原来作者所要表现的并非男女主人公对艺术的热情,而是这一对男女主人公那种令人感动的爱情。对文学经典的解读,领会其永恒价值,感悟其中的人性之美乃重中之重。(邹积艳评)
作者简介
欧·亨利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1862年9月11日生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格林斯伯勒,1910年6月5日因肝硬化去世。他是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与契诃夫和莫泊桑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他的作品有“美国生活的百科全书”之誉,其主要作品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叶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