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毛虫,别称红头黑头虫、草原毒蛾,是中国青藏高原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属于鳞翅目毒蛾科。在中国境内,已知的种类包括草原毛虫、青海草原毛虫、金黄草原毛虫、若尔盖草原毛虫以及小草原毛虫。
形态特征
成虫
草原毛虫的成虫分为雌雄两种形态。雄蛾体长约7-9毫米,体色黑色,背部覆盖黄色细毛。头部较小,口器退化,仅存痕迹,被污黄色绒毛包裹,不具备进食功能,触角发达且呈羽毛状。复眼呈卵圆形,黑色。前翅和后翅均发达,前翅有一个短径室,R3与R4共柄,从径室端角出发,R5也从同一位置出发。后翅基室呈矛状,M3与Cu1基部相连形成柄。三对足均发达,带有污黄色长毛,跗节共有五节,各节端部呈现黄色。雌蛾体型较长圆,较扁平,体长约8-14毫米,宽度约5-9毫米,头部非常小,黑色。复眼和口器退化,触角短小,呈棍棒状。三对足较为短小,黑色,无法行走,只能通过身体蠕动移动。前后翅均已退化,仅留下肉瘤状的小突起,无法飞行。腹部膨大,全身覆盖黄色绒毛。翅膀和脚都难以辨认。腹部末端为黑色。由于雌蛾无法行走和飞行,通常不会出现在地面上。
卵
草原毛虫的卵散生,隐藏在雌虫茧内,表面光滑,呈乳白色,直径大约1.3毫米,上端中央略微凹陷,呈浅褐色,即将孵化时颜色会逐渐变暗。
幼虫
草原毛虫的幼虫分为六龄和七龄,初龄幼虫体长约2.5毫米,体色乳黄色,12小时后转变为灰黑色,48小时后转为黑色。背中线两侧可见明显的毛瘤八排,毛瘤上簇生黄褐色长毛。老熟幼虫体长约22毫米,体色黑色,密生黑色长毛,头部呈红色,腹部第六、第七节的中背腺突起,呈鲜黄色或火红色。
蛹
草原毛虫的蛹分为雌雄两种形态。雄蛹呈椭圆形,长7.6-10.2毫米,宽3.8-5.1毫米,背部密生灰黑色细长毛。腹部背面有三条淡黄色结晶状腺体,腹部末端尖细。初羽化的蛹带嫩绿色,一天后变为黄褐色,两天后呈黑色,翅芽较大,触角远大于雌蛹。蛹外裹有茧,茧长12.0-15.7毫米,宽6.8-8.3毫米,形状椭圆,灰黑色。茧由老熟幼虫吐丝和脱落的毛组成,外观类似羊粪。雌蛹纺锤形,较雄蛹肥大,长9.5-14.1毫米,宽4.6-7.1毫米,全身光滑,深黑色。背部具有稀疏的灰黑色毛。翅芽很小,仅见痕迹。蛹体同样被茧包裹,茧比雄蛹大,长14.5-19.5毫米,宽7.5-11.3毫米。
栖息分布
草原毛虫主要栖息于中国青藏高原地区的高山草原地带,海拔范围在3000-5000米。这些害虫广泛分布于青海、甘肃、西藏、四川等地。其中,青海、西藏、甘肃省的大规模危害主要是由青海草原毛虫引起,有时也会伴随金黄草原毛虫的发生。而在四川省阿坝地区,常见的是若尔盖草原毛虫和小草原毛虫。
生活习性
幼虫期
草原毛虫的生活周期为一年一代。第一龄幼虫在雌茧内过冬,次年4月中下旬或5月上旬开始活动。幼虫的第二个龄期持续约7个月,其他龄期一般为15天左右。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3龄幼虫高峰期。7月上旬雄性幼虫开始结茧化蛹,7月下旬雌性开始结茧化蛹,7月底至8月上中旬为化蛹高峰期。8月初成虫开始羽化、交配、产卵。9月初,卵开始孵化,9月底至10月中旬为孵化高峰期。孵化的新1龄幼虫仅取食卵壳,不损害牧草,不久后逐渐进入越冬阶段。
1.越冬和出土
越冬1龄幼虫有群集习性,常数十条或上百条聚居一处。次年4-5月随着土壤解冻和气温上升,越冬幼虫从越冬场所向地表转移。临时出土时,少数幼虫会在温暖的中午外出活动,气温降低时又返回越冬场所。一般出土比较集中,绝大多数幼虫在1-2天内出齐。
2.活动与取食
幼虫自第二龄开始取食为害。随着虫龄的增长,活动和取食时间逐渐延长,活动范围扩大,食量迅速增加。5龄后进入暴食期,6月中旬至7月为害最严重。气温和日照对幼虫活动与取食有很大影响。低龄幼虫晴天中午前后活动与取食最旺盛,高龄幼虫日出后气温升至7℃时开始活动,13-16℃时活动与取食活跃。13℃以下逐渐停止活动。由于气温的日变化,幼虫形成两个取食高峰,即上午8-11时,下午3-6时。20℃以上,活动与取食减弱,大部分幼虫爬行速度加快并表现出焦虑状态。天气变化对幼虫活动也有影响。如阴云天气,活动强度降低,降雨、降雪停止活动,大风天植物摇晃剧烈,幼虫也不活动。草原毛虫主要喜食小蒿草、矮蒿、藏嵩草、垂穗披碱草、早熟禾、细叶苔、紫羊茅、洽草等牧草,偶尔也会取食龙胆、棘豆、蒲公英、多枝黄芪的花。
3.脱皮
幼虫每次临近脱皮时,钻入草叶、石块、牛粪下,停止活动与取食,经过4-6天的休眠期开始脱皮,脱皮过程一般持续15-90分钟。刚脱皮的幼虫头部为白色(末龄时为红色),经1-2天头部变黑色(部分3龄和4龄幼虫),随后外出活动取食。4龄以上幼虫脱皮时,常吐丝或连接草叶等构成薄茧将自己包围,最后一次脱皮后,茧也随之完成。
4.扩散与传播
雄蛾虽然能够远飞,但离开雌蛾后无法繁殖。雌蛾既不能飞翔,也无法爬行。卵产于茧内,茧固定在草木丛中。因此,成虫、卵或蛹都无法扩散与传播,只有幼虫能够进行扩散与传播。幼虫爬行速度快,在中午前后,每分钟可爬行50厘米左右,末龄幼虫爬行更快,对于扩散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一般不超过2-3公里。在牧区,草原毛虫远距离的传播主要依靠牲畜驮运、放牧和牧民迁移等活动,使得附着在牲畜身上的幼虫被带到异地。研究表明,在帐篷内,光线充足,温度较高,4龄幼虫经过一周后死亡;在室外,光线充足,温度较低,20天后多数仍能正常生存。这种极强的耐饥能力,为其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流水也是毛虫传播的一种重要途径。
蛹期
幼虫老熟后,在草叶下、牛粪块、石块下及灌木丛中,停止取食,然后吐丝结茧,将自己包裹起来。幼虫自吐丝开始至编织成茧约需24小时。茧呈灰黑色,形状多样,如椭圆形、长把梨形、卵形。茧一般仅有一层,也有两层的。茧的钝端是幼虫或蛹的头部,尖端是其尾部。钝端一般有一个小孔或茧层很薄。幼虫做好茧后,体缩成弓形,毛脱落干净,随即进入前蛹期,历时4天左右,幼虫脱去最后一次皮,进入蛹期。在平均气温8.9℃、相对湿度79%的条件下,一般雌蛹期10天左右,雄蛹期25天左右。
成虫期
成虫期是交配繁殖后代的阶段。第一,羽化临近时,雄蛹头、胸部颜色变深,腹部伸长而颜色变浅。雌蛹体表变得干燥,失去光泽,体重减轻。雄蛹羽化时,顶破茧之钝端部分,爬出茧外,静伏片刻,随之寻偶交配。雄性羽化一般历时10-20分钟,以晴天上午10时至下午6时最多,夜间较少羽化,雨后晴天羽化数量显著升高。雌蛾羽化后,不能爬动,仍在茧内的蛹壳里,头上保留蛹的头壳。雌雄性比为1:4至4:1不等,食物丰富时,雌性比例大,中等质量草地,雌性略大于1。第二,活动与交配:雌雄蛾羽化后,不需要补充营养就能交配产卵。雌蛾不能爬行和飞翔,羽化后生殖孔不断伸缩,以尾端将茧的钝端顶破,同时释放一种性引诱物质,吸引雄蛾由此钻入交尾。雄蛾爬动迅速,飞翔力较强,高度一般不超过70厘米。飞行动作不同于一般蛾类,而像蝶类作跳跃或上下飞行。晴天的中午前后活动最盛,夜间或阴雨天静伏在草丛中。雄蛾的活动以达到交配为目的。飞翔中的雄蛾发现草丛中有未交配的雌蛾时,停止飞翔快速爬入草丛,钻进雌蛾茧内进行交配。交配后,雄虫约有半数死在雌茧内。外出者一般活动迟钝,飞翔减缓。雌雄蛾一般只交配一次,个别的可交配两次,交配历时短者3-4分钟,长者达6小时以上。交配活动在下午1-7时。一旦交配完毕,雌虫生殖孔不再散发性引诱物质,雄虫不再来访。雌雄均无趋光性。雄蛾有假死性,遇到惊吓,便会假死不动,在自然环境下,雄虫寿命2-7天,雌虫寿命21-26天。第三,产卵:雌蛾交配后,一般经3-24小时开始产卵。产卵时雌虫不改变其仰卧姿势,产卵于腹部四周,蛾体随产卵逐渐干瘪缩小,最后整个茧几乎全被卵所充满,雌虫仅占很小的位置。产卵历时与温度有关。温度高历时期长,在平均温度11.7℃和相对湿度62%的条件下,产卵历期5-34天,一般为20-25天。雌蛾产卵量视条件不同而异。幼虫期食物丰富,或早出者,幼虫生长发育肥大,蛹重,则产卵量高;反之,产卵量低。每雌产卵少者30-40粒,多者300粒以上,一般为120粒左右。未经交配的雌虫所产的卵不能孵化为幼虫。潮湿、食物缺乏地区产的卵,容易产生雌虫;干燥、食物缺乏地区产的卵,容易产生雄虫。
卵期
卵期是胚胎发育阶段。卵期长短受气温影响,在适宜湿度范围内,温度高卵期短,温度低卵期长。8月初至9月上旬,平均气温7.7℃,相对湿度78%,卵期为30天;8月中旬到10月上旬,湿度相同,平均气温5℃时,卵期为40天。胚胎在卵内完成发育后,卵的颜色灰暗,侧面出现一个黑点,一旦温度、湿度适宜,幼虫咬破黑点处的卵壳而出。上午10时至下午4时孵化较多。一般1头雌虫前期产的卵孵化率96%以上。后期产的低于80%,平均孵化率高于85%。初孵化的幼虫十分脆弱,在茧内活动并取食卵壳,经20天左右从茧内爬出。初出茧的幼虫,群聚在茧下的草丛中,晴天中午前后在茧下缓慢活动,经过1周左右的聚集后,逐渐四周扩散,各自寻找越冬场所。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气候变化异常,冬季寒冷,草原毛虫适应这样的条件,一年仅发生1代,而且1龄幼虫有滞育特性,必须经历越冬阶段的低温刺激才能在来年4-5月开始生长发育。温度影响卵期的长短,卵期温度高,有利于卵的孵化。温度也影响幼虫出土早晚和牧草返青的迟早。4-5月温度高,幼虫出土早,温度低则出土晚。羽化期温度低于15℃时,雄蛾不能起飞,雌蛾不能及时交配,产的卵不能孵化,影响第二代发生数量。第二,降雨量毛虫发生地区年降雨量约为400毫米左右,植被生长良好,为其生长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毛虫喜湿,充足的降雨,有利于其发生。4-5月降雨多,幼虫出土整齐,牧草返青早,有利于毛虫生长发育,其数量也多。如青海省泽库地区,1969年4月21日至5月10日降雨量40毫米,当年毛虫大发生,而1969年和1970年同期降雨量分别为23.5毫米和25.8毫米,毛虫数量大幅减少,每平方尺仅有幼虫6-10头。毛虫化蛹、羽化、产卵及卵的胚胎发育均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7-8月间气温较高,为次年大发生提供了条件。1969年7-8月降雨量少,1970年虫口密度低。但雨量过多,连续阴雨,雄蛾不能飞翔寻找雌虫交配;湿度过大,也容易使卵发霉腐烂,均不利于其发生。如青海省河南县,1971年毛虫密度达100头/每平方米以上,当年8月中旬至9月初,连绵阴雨,致使1972年虫口密度很低,仅为1-2头每平方米。第三,天敌的数量是毛虫数量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寄生于幼虫或蛹体内的天敌有:寄生蝇(spoggosia echinura)、黑瘤姬蜂(coccygomimus)、格姬蜂(c.gravenhorstica)、金小蜂(pteronalus gymaephoras chinghaiersis)。取食幼虫的鸟类有:角百灵、长嘴百灵、小云雀、地鸦、棕颈雪雀、白腰雪雀、树麻雀、大杜鹃、红嘴乌鸦等。还有一种红蜘蛛捕食初龄幼虫。寄生蝇是主要天敌,寄生率最高可达44.6%,被寄生的幼虫一般不能化蛹,或化蛹后也不能羽化,个别即使羽化也不能产卵。两种姬蜂对毛虫寄生率低,作用不如寄生蝇显著。金小蜂寄生于蛹体内,寄生率最高达20%。鸟类中以角百灵的作用最显著,一是其数量多,二是在6月至7月中旬恰是角百灵哺育雏鸟及幼鸟群飞觅食时期,往往可见上百头左右鸟群捕食幼虫。饲养观察,一头幼鸟每天可吃一百多头幼虫,对毛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繁殖
草原毛虫的繁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湿度、降雨量以及天敌的存在。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草原毛虫种群的数量波动。例如,高温和充足的降雨有助于卵的孵化和幼虫的成长,而过度的降雨可能会导致卵的腐烂。此外,天敌如寄生蝇、姬蜂和鸟类对草原毛虫的控制起到关键作用。
防治方法
敌百虫喷雾防治
敌百虫喷雾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适用于各种年龄的幼虫。使用90%敌百虫溶液进行人工喷雾,水温应保持在40-50℃。飞机喷雾时,使用2%(有效浓度1.8%)的90%敌百虫液体,每架次装载400千克药液,喷幅50米,长度2000米,可防治150亩土地。防治效果超过95%。
地面超低容量喷雾
地面超低容量喷雾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使用90%的敌百虫,每亩用量100克,加入适量水中制成40%的浓度即可。0.2%除虫精超低容量喷雾也可用于防治,使用10%除虫精1千克,加水50千克,稀释成0.2%的浓度。每亩喷洒250毫升,效果可达80-90%。80%敌敌畏乳油,每亩用量100毫升,效果可达93%。
喷粉防治
喷粉防治采用6%敌百虫粉剂,每亩用量1.5千克,效果超过90%。
微生物杀虫剂应用技术简介
目前,中国正在研究和应用的微生物杀虫剂是草原毛虫核形多角体病毒(Gynaephora ruoergensis chou et yin Nuchear polyhedrosis virus),简称Grnpr。这是一种DNA病毒,病毒粒子含有脱氧核糖核酸,也称为多角体。利用Grnpr防治草原毛虫的最佳标准是虫口密度为每平方米30头,剂量为50-60克,兑水10千克,制成悬浮液,喷雾。最佳防治时间为7月中旬至8月上旬,最好选择上午8-11时或下午3-6时,无论晴天、阴天还是微雨天均可。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在高海拔地区应添加光保护剂,一般以果绿或品绿为佳,保护率应在30%以上。菊酯类农药对Grnpr有增效作用,一般可提高25%以上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