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君惠
刘君惠
刘君惠(1912年10月27日 - 1999年10月31日),名道龢,字君惠,号佩蘅,生于四川华阳县(今属成都市),祖籍四川乐至县。他是四川大学中国语文学系毕业生,曾在多所高校任教,包括私立蜀华中学、协进中学、省立成都中学、成都师范等。刘君惠还参与了《汉语大字典》的编写工作。
人物经历
教育背景
刘君惠1919年2月进入成都私立存粹小学校学习,因父去世,与母亲相依为命。1924年起在成都诸葛井街的杜氏私塾接受教育,直至1925年8月。随后,他在私立大成学校小学部和私立大成中学校继续学业。1930年8月至1933年8月,他就读于四川大学附属高中,并于1933年8月考入四川大学中国语文学系。1937年7月,他从四川大学毕业。
工作经历
毕业后的刘君惠先后在成都市多所中学担任教员,包括私立蜀华中学、协进中学、省立成都中学、成都师范等。1940年8月,他被华西协合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闻宥推荐,成为金陵大学中文系讲师,并在三年后晋升为副教授。他还曾受聘为国立四川大学中文系讲师。抗日战争结束后,刘君惠随金陵大学迁至南京,并在那里担任中文系教授。他还曾在上海市杭州市等地游览,并创作了多首旧体诗。1949年6月,他返回成都,在省立成都中学、济川中学担任语文教师。
解放后,刘君惠主要在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他曾前往蓬溪、遂宁市潼南区安岳县乐至县等五县传达土地改革相关政策,并担任川北区土改工作团安岳工作队队长。1951年11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并担任多个职务。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但在1961年恢复名誉。1979年1月获得平反。1980年5月,他当选为四川省语言学会理事会理事和中国训诂学会理事会理事。1990年2月退休。
学术贡献
刘君惠的研究领域广泛,涉及哲学、文学、历史学、语言学等多个方面。他的早期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历史文献和训诂学上,发表了多篇相关论文,并编辑了《训诂学名著选编》。新中国成立后,他专注于汉语、汉语学和汉语学史的研究,出版了《古汉语》和《训诂学略例》等教材。他还参与了《汉语大字典》的编写工作,并撰写了《庄子字义疏证》。刘君惠的学术成就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精通古今中外知识的学者。
个人生活
刘君惠擅长书法、音乐和医学书籍,同时也是一位终身致力于诗歌创作的诗人。他的人格魅力和学术修养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主要作品
刘君惠的主要作品包括《方言疏证续补》《诸子学导论》《训诂学略例》《庄子字义疏证》等。此外,他还为中国乡村建设学院院刊撰写了《龙山十二论》,并在《斯文》月刊及金陵大学文学研究会上发表了多篇论文。
参考资料
刘君惠先生小传.四川师范大学.2024-11-25
【先贤名师】刘君惠.四川师范大学.2024-11-25
文史专家刘君惠学术交游考述.文史专家刘君惠学术交游考述.2024-11-25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教育背景
工作经历
学术贡献
个人生活
主要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