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根据
姜滇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普通女工顾婷婷在获得
姑母的巨额遗产后,揭开家庭多年恩怨,并最终决定将遗产捐献给国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幸福生活的故事。
苏州丝织厂青年女工顾婷婷(
张瑜饰),突然接到
上海市某法院通知,她将以养女的身份继承姑妈的一笔巨额遗产,后因姑妈的侄女冯表姐(崔月明饰)向法院投诉,抛出一份遗嘱,对婷婷的绝对继承权提出异议,致使案情复杂化。女法官向萍(
谢芳饰)到
苏州市向婷婷了解情况,婷婷顾虑重重,避而不谈。
向萍感到案情有诈,便不厌其烦地开导婷婷,终使婷婷消除顾虑婷婷追诉往事,潸然泪下。她是孤女,自幼被
姑母收养,“文化大革命”期间姑妈家被抄,后姑妈病逝,冯表姐拒绝抚养婷婷,将她送回苏州老家,同时又向政府索取
抚养费。婷婷在苏州无依无靠,邻居杜奶奶像母亲一样照顾她。长大后,婷婷在工厂学习结识的童阿姐(
张金玲饰),在农村插队时遇到的宋大婶(
李玲君饰),都给她以亲人般的照顾和接济,使她在艰难的岁月中勉强度日。向萍从婷婷的诉说中还获悉,冯表姐不久前还到
苏州市恐吓婷婷,妄图独吞遗产。向萍费尽周折,终于找到婷婷姑妈立她为养女的字据,在法庭上,向萍揭穿了冯表姐伪造遗嘱的真相,终使婷婷成为合法的继承人,但婷婷没有接受这份遗产,而将十八万元全部献给国家,她决心用自己劳动的双手,创造幸福的未来。
该剧是一部现实题材的影片,根据姜滇同名小说改编。影片中,女主角顾婷婷的原型是苏州纺织女工
杜芸芸,当时她因捐献巨额遗产的先进事迹被评为全国的青年模范。
电影《清水湾,淡水湾》剧组相当重视思想政治工作,虽然剧组在外景地经常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但党支部仍安排时间组织大学习时事政治。
谢铁骊强调剧组要有好的作风,成立了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文明礼貌小组,制订文明礼貌公约。谢铁骊还以身作则,主动住进条件差的房间里。
影片《清水湾,淡水湾》弱化了“顾婷婷与表姐争夺遗产”的戏剧冲突,把叙事焦点对准顾婷婷的成长经历,不断插入回忆段落,将顾婷婷的17段生活片段串联起来,多层次、多侧面地穿插叙述顾婷婷的回忆:顾婷婷被
姑母收养,姑母去世,顾婷婷在邻居的照顾下长大,顾婷婷在“上山下乡”过程中收获爱情。通过讲述顾婷婷的成长回忆,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增添了些许人情暖意。《清水湾,淡水湾》叙事平缓而散淡,在情绪的不断积累中升华主题,在含蓄的情感表达中还原电影作品对生活的展现,对人情的赞美。
电影在江南水乡取景,清新淡雅的景观赋予电影优美的意境,与“水”相关的流水、
拱桥、小船等一系列水上物象群,是传递情感的主要意象。《清水湾,淡水湾》中拥挤的街道、杂乱的电线成为上海城市空间的表征,与
苏州市乡下古镇中的清澈河水形成对比。顾婷婷捐献巨额遗产后回归田园生活,电影特意展现了一系列河水镜头,清冽的河水寓意顾婷婷的高尚道德,自然山水与人的心境达到内在的契合,使得简单的影像呈现出无限的意蕴。
色彩是
电影画面隐喻修辞的重要元素。《清水湾,淡水湾》利用色彩隐喻构成意义出场,完成文本意蕴的所指。整部影片影调灰暗沉郁,镜头多次呈现白墙、灰瓦与青石板路,在青灰色的色调中呈现
水墨画般江南地域风貌特色。电影为数不多的明亮色彩集中在顾婷婷身上,如她的红色外套与红色雨伞。红色具有正义、胜利的意义所指,在电影中暗示了顾婷婷打官司的胜利。《清水湾,淡水湾》以红色来刻画与突出人物,赞扬顾婷婷的高尚人品,从侧面反映了新时期伦理道德的沦陷,也表现出普通人性迸发出的美好光彩。
《清水湾,淡水湾》比
谢铁骊导演的《
千万不要忘记》在艺术上要精巧得多,而且不象《千万不要忘记》那样咄咄逼人,它有一种比较委婉的循循善诱的态度,但是却不如《千万不要忘记》那样轰动一时。这是因为时代发展了,社会心理变了,观众的鉴赏心理也有很大的变化。(《
当代电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