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度自动化
用于输电、配电专业的自动化
调度自动化是一种利用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和远动技术实现电力系统调度的自动化过程。这项技术涵盖了安全监控、安全分析、状态估计、在线负荷预测、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经济调度等多项内容。它是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显著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水平,确保其始终处于安全、经济的运行状态。
历史背景
早期的电力系统调度主要是依靠调度员通过电话进行指挥。然而,随着电力系统规模和复杂性的增加,以及社会对电能质量和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的需求不断提升,传统的人工调度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尤其是在大规模停电事故发生后,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成为了全球关注的重点。在这种背景下,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系统工程的新技术开始应用于电力系统,从而促进了调度自动化的快速发展。
阶段划分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数据收集与监视(SCADA)、状态评价、对策显示和自动控制。每个阶段都是建立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逐渐增加了更多的自动化功能,最终实现了闭环控制。
技术进步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取代了传统的模拟式远动通信技术,使得信息的收集和传输在精度、速度和可靠性方面有了显著提升。数字式信息传送装置的应用,让调度中心能够更快捷、准确地获取电力系统运行的实时参数。此外,调度中心配备的计算机系统也被划分为在线调度控制计算机和管理计算机,人机交互界面也得到了升级,从简单的指示灯和信号报警器发展到了彩色屏幕显示器。
功能特点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数据收集、通信、人机对话等多个部分。该系统不仅能够全面掌握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还能在正常运行和事故情况下及时做出正确的控制决策。调度自动化的主要功能包括安全监控、自动发电控制、经济调度控制、断路器监控、状态估计、事故预想评价、在线潮流监控、电压监控、优化潮流、自动电压无功控制等。某些系统还具备紧急控制、自动恢复接线等功能。
可靠性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重要性在于其核心计算机系统的高可靠性。为了提高系统的可用率,采用了多重化系统设计,即设置多台相同的计算机及外围设备,以实现冗余备份。常见的方法是采用双重化系统,即两台完全相同的计算机分别担任主机和备用机的角色。此外,还可以增设前置机来辅助数据收集和简化人机交互
参考资料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 技术规程.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 技术规程.2024-10-20
目录
概述
历史背景
阶段划分
技术进步
功能特点
可靠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