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又叫做吻、
脊兽,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为龙的九子之一,“口阔噪粗,平生好吞”,鸱吻的形状像无尾的壁虎,喜欢在险要处处远眺,也喜欢吞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鸱吻属水性,具有镇邪、避火的功能,因此在屋顶上安放鸱吻饰物能驱邪消灾。
鸱吻原来是中国古代建筑屋脊正脊两端的一种饰物,最初是鱼尾的形状,鸱吻为龙的第九子的说法,最早出自于明代
李东阳的《
怀麓堂集》后稿十二,其中章节“记龙生九子”中记载的:“蚩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其遗像。”明清时代的鸱吻在建筑上大量使用到处可见。其造型更加标准化,头部是个张着大嘴的龙头,弓着身,尾向上卷在头上部,遍身鳞甲。
鸱吻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至今,其造型还在不断地变化。特别是在各地的民间建筑上,造型风格更是多种多样,有的早已脱离龙子的造型了。但不论怎么变化,都是起到了装饰作用,让人们感到古建艺术的魅力。
鸱吻原来是中国古代建筑屋脊正脊两端的一种饰物,最初是鱼尾的形状,后演化为如今的形象:头部是个张着大嘴的龙头,弓着身,尾向上卷在头上部,遍身鳞甲。鸱吻为龙的第九子的说法,最早出自于明代
李东阳的《
怀麓堂集》后稿十二。
在《
山海经》中,这样形容“鸱”:山中有一种鸟,长着一个脑袋、三个身子,形状与鸟相似,它的名字叫做鸱。宋代的《
事物纪原》则说,海中有一种怪鱼,长得像鸱,能喷浪降雨。
鸱吻,在古代叫“
脊兽”,也叫“鸱尾”。古人认为蚩为水精、海兽,翘起尾巴能高于头,能辟火灾,可能起源于古代越人对
鲸目的崇拜。汉朝时的柏粱台被火灾烧毁后,术士出主意,在修建
建章宫遗址的时候在脊端各做一个尾巴像鸱的一种鱼,传说这种鱼用尾巴一拍浪就能下雨,可以聋免火灾。原本这个“鸱尾”是鱼的尾巴。鸱尾之名最早出现在
晋朝,《
晋书》卷29《五行志下》:“(
义熙)五年六月
丙寅,雷震太庙,破东鸱尾,彻柱,又震太子西池合堂。”鸱尾的造型到中唐以后才逐渐演变为鸱吻的,中间受到印度摩鱼形象的影响。形成了半龙半鱼的样子。鸱吻的说法最早记载于
五代十国后晋刘晌撰写的《旧唐书·本纪第八·玄宗上》“六月
戊午,大风,拔木发屋,毁端门鸱吻,都城门等及寺观鸱吻落者半。”
明清时代的鸱吻造型更加标准化,头部是个张着大嘴的龙头,弓着身,尾向上卷在头上部,遍身鳞甲。身上埋条小龙,后面有一“背兽”背部向下插着一把剑,只露着剑把,二吻相对各张大口吞着房脊的两端。明代李东阳的《怀麓堂集》后稿十二中写道“
脊兽,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其遗像。”
民间传说鸱吻能吞万物,就叫它负责看护房屋建筑横脊;它喜欢登高俯瞰,因此在民间被视为祈求降雨和避火消防的饰物。鸱吻一旦插剑可辟邪物,也可有效防止龙们擅离。鸱吻的根本作用就是避雷防火。它们被安置在传统建筑屋脊正脊两端,兼有实用和装饰意义。在其较为漫长的形成、发展过程中,鸱吻又被赋予螭吻、鸱尾、龙尾、龙吻、蚩尾、蚩吻、祠吻、吞脊兽等名称。
正脊安装鸱吻在古代是一件大事,有隆重的祭迎仪式。清《工程做法则例》规定:“遣官一人,祭吻于
琉璃窑;并遣官四人,于正阳门、太清门、午门、太和门祭告;
文官四品以上,武官三品以上及科道官排班迎吻;各
坛庙等工迎吻。”
鸱尾是中国古代建筑中著名的厌胜符号。中国古代建筑是一种兼具现实功利性与超自然神圣性的文化事象,是一种神圣的文化空间。鸱尾这种特殊的文化事象,现代人依据不同的认知视角,可以将其视为
巫术灵物、
装饰艺术或建造技术体系的一部分。
中国古代建筑有一套完整的
等级制度,从中国古建筑屋顶的形式来看,除了卷棚和攒尖外,其余的都有明显的正脊。正脊作为整个
建筑结构中的最高处,也是最重要的大脊,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鸱尾起翘的造型产生后,逐渐演变为一种官式做法,便也具有了能够反映建筑等级的重要载体身份。
鸱尾发展至明清时期,龙生九子的传说开始流行,螭吻便是九子之一,“口阔嗓粗而好吞”,遂成正脊两端的吞
脊兽,取其灭火消灾之意。有时在其身上还会出现凤凰的
纹饰。龙与凤的关系,在建筑风水文化中,是阴阳和谐的表现,寓意美好、喜庆。鸱尾作为龙子,身上带有风纹装饰,也反映了强调阴阳协调的思想。
五代十国后晋刘晌的《旧唐书·本纪第八·玄宗上》:“六月
戊午,大风,拔木发屋,毁端门鸱吻,都城门等及寺观鸱吻落者殆半。”
明代
李东阳的《
怀麓堂集》后稿十二:“蚩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其遗像。”
2008年,
越秀区中山四路南越国宫署遗址考古挖掘现场出土了一件黄釉陶鸱吻,高约一米,宽约八十厘米,重达六七十斤,釉色均匀带有光泽。这件出土的鸱吻残件全身刻鱼鳞纹,背部刻羽翼,龙爪凤尾,身下刻
云气纹,头部残缺。但仍可以判断它是一个瑞兽的建筑构件,并且延续了
唐朝鸱吻的敦实风格,线条流畅。
位于
山西省介休市洪山镇
石屯村源神庙正殿,高约两米的鸱吻以主要色彩分辨,大致为上下两个部分。下方的龙首多施绿釉,上方的子龙多施蓝釉,自上而下的鳞片、脚爪和龙须则施以金黄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