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琶村在
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以北约1.5公里的铜琶村下店,
梅江区与
松源河交汇处,有一座殿堂式的客家围龙屋——世德堂。世德堂为李二何之侄李直简于
明朝刚亡、
清朝刚立国的1645年所建。
据传,明末翰林李二何(
李士淳)在皇宫任
侍读学士,教明末代皇帝
崇祯的儿子
朱慈烺读书。清兵入关,李二何见大势不妙,便暗中携皇太子朱慈潜逃回自己的家乡——松口,以图伺机东山再起,复兴明朝。为使朱慈烺称帝复明时有座行宫,李二何就把侄子李直简所建之世德堂进行改造,大部分按皇宫模式进行建造,把门厅、中堂、上堂屋瓦桁梁下面用木板镶拱起来,成为“三堂不见瓦”的殿堂式建筑。
世德堂建筑规模宏伟,占地约7000平方米,风格独特,是一座二围三堂两模的客家围龙屋。大门前面原有的大广场、大花园已随岁月流逝被众多屋舍蚕食了。正面进大门后左右各有一排卫士及杂役、后勤人员的住房和作坊,中间甬道直进三堂。抬头看,顶瓦镶嵌的木板仍然完好。一堂为鼓乐厅,门联曰:保世滋太;明德惟馨。复明反清之含义显而易见。门上匾曰:
世德堂。穿过大天井甬道,迈上二级石阶,只见石阶两旁置日月犀,天井两边设南北花厅,分别为音乐室和警卫室。踏进正堂,只见堂中四根直径约四十厘米的红柱直顶梁上金杠,金杠四周镂刻着十八只形态迥异的
丹顶鹤,意为明代全国十八省的每省一学士集中朝拜天子。前后金杠之间架有木制天桥(俗称
仙人桥),上镂刻金色双龙戏珠。地下两边有木制屏风竖立。若遇盛大朝议或庆典,活动屏风可以拆下而成大堂。正面屏风侧联云:李悌友恭光世德;文章礼乐振家声。二柱上书联:业无论士农工商做到时皆能富贵;事不拘子弟友朋和顺处便是祯祥。上门横匾“道德犹龙”为李二何亲笔所题。走进上堂,正中设有神,俨然皇帝龙座。据传,神龛后面原有一暗通道(现在已看不出来),直通围屋外
松源河和大道。意谓皇帝与朝臣在此议事时,如发生变故,皇帝即可以从此暗道快速安全逃遁。上堂两侧各有十间房(即客家围龙屋的“两横”),用作卫士及侍从人员的住处。背后是一半圆形的花头,种植有七株荔枝树(现仍存活三株,每株高约三丈余,尚有两株已枯死的树干),树后围筑七尺多高的灰墙,转过花头就是第一围龙。
第一围龙中间厅称暖阁,左右各有六个门楼,可直通正大门;每个门楼内有大大小小房间二三十间,数量不等。门楼内又有前后门。若把前后门一关,就成为类似现在的套房;若把后门开启,房间又可连成一片。门楼内有仓库、水井等设施。
第二围龙是楼房,与第一围龙门楼相通。正中厅之楼为“锦屏楼”,楼前小天井竖置着“仙人骑鹿”的石雕,造型古朴,形神兼备。锦屏楼后围外墙均匀设有五个岗楼堡,碉堡内有多个炮孔朝向各方。墙高而厚,便于守卫。墙体用三合土混
糯米饭夯筑而成,坚硬牢固,连铁钉都钉不进去。
整座
世德堂有二百多个房间(由于部分房间已塌或改建,故无法准确核算,但从封建时代皇宫建筑取九九之数来估计,世德堂应有房299间),二十四个门楼,七十二个天井。
据云,世德堂建好后,为清廷所察觉。村中父老便把
关羽神像安放在第一围龙的暖阁正中,以蒙蔽当局,世德堂才得以保存下来。历经360多年风雨沧桑,如今的世德堂已龙钟老态,垣残壁断,破败不忍睹,诚为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