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榄
山榄科牛乳树属植物
香榄(拉丁学名:Mimusops elengi L.)是山榄科牛乳树属植物。
形态特征
乔木或大灌木状,株高可达8米,干通直,干皮平滑;有乳汁。叶互生,卵状椭圆形或长卵形,先端锐或短尖,全缘或波状缘,革质,略卷曲,油亮富光泽;螺旋状排列,全缘,羽状脉,托叶早落。
花两性,无单性花,单花或聚生于花序上,末端花序聚伞形;花序腋生,2轮,由一些小的花束组成;小花乳黄色,花具苞片,小而对称,轮状排列,具多轮;具明显的花萼花冠,花萼密被褐色短毛;有副萼,4基毛;花冠8裂,白色;合瓣花,花瓣深裂,花冠裂片明显长于合瓣花冠下部的管状部分,覆瓦状排列;雄蕊16枚,2轮,可育雄蕊8,与花被等基娄;退化雄蕊8枚,贴生花冠管上;上位子房,雌蕊具7-8心皮,心皮与花被同数,合生;子房7-8室,圆柱状至球状,密被茸毛;柱头平截,具乳突状:基生胎座,每室1胚珠,胚珠倒生或半倒生。
果实为肉质、不开裂的浆果,黄色或红褐色,成熟果实可食,内含粉状的黄色果肉及1粒大而硬的褐色种子。核果长卵形,种子有1个基生的小而圆的种脐。每年开花2次,花期3月和9月,果实成熟期6月和10-11月。
生长习性
香榄喜光照充足、热量充沛的环境,不耐霜冻。适生范围广泛,在最高气温35-41℃,最低气温10-17℃,年降水量750-3800毫米的热带干旱和湿润地区都能生长。生长适宜温度22-32℃,生性强健,耐热、耐旱、稍耐阴,抗风。要求疏松、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但也可耐干旱瘠薄,在干旱区生长缓慢。
分布范围
香榄原产于非洲东南部、中东澳大利亚西北部热带地区、印度半岛沿海地区以及斯里兰卡缅甸越南马来西亚太平洋岛屿。中国1962年从印度引种,台湾、广东省仙湖植物园(李沛琼等010936)、罗湖区林果场(陈景方011771))、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海南省均有栽培。
繁殖方式
香榄繁殖方式为播种或高压法。
采种
种子成熟期4-6月,种子由青绿色转为黄色或红褐色时即可开始采摘,将种子采回堆沤,待种子软化时人工去除种皮和用沙子搓去果肉,洗净种子,然后置于阴凉处晾干。种子干燥容易丧失发芽力,应及时将种子置于冰箱中进行保鲜贮藏,种子千粒重121克。
播种
用种子繁殖,种子不宜久藏,应随采随播,播种苗床的基质可用沙土与表土按1:1配制,采用撒播法或点播法,将种子播于苗床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保持床面湿润,2周后开始发芽,发芽率95%。当芽苗5-7厘米高时可移入育苗袋中培育,幼苗期需加强水肥管理,充足的水分与施肥可促进小苗的成长,施用氮磷钾肥配比为20:10:5的复合肥能有效促进幼苗生长。小苗长到50厘米左右时选择雨季阴雨天种植。
栽培技术
种植
种植地宜选择土层疏松、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坡地,先砍杂、炼山,然后穴状整地,植穴规格50厘米×50厘米×50厘米,每穴施经过堆沤的农家肥为主的基肥,选择雨季种植。为了保持枝叶茂盛,有足够的生长空间,不能过密。幼苗期可多施含氮较高的肥料有效促进生长。株行距1.5米×2米或2米×2米。
抚育
定植2个月后要及时进行砍杂、除蔓、穴状松土等抚育管理1次,植后3年内,每年砍杂、除蔓、穴状松土、施肥2-3次,每次施复合肥100克能有效地促进树高或茎干生长,4-5年可以长成3-4米的大苗,直至郁闭成林。
病虫防治
香榄较抗病虫害危害,但其嫩枝和生长稍易吸引介壳虫危害,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采用40.7%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主要价值
经济
香榄木材极硬重,可用作盖房、地板或各种器具材料。树干割乳汁可提取硬胶和制漆,花可蒸取芳香油作香料。果黄色,种子可以榨油点灯。在印度南部作为奉神供品。树皮在西非还利用树皮提取褐色染料
观赏
香榄冠浓密优美,可作为城乡行道、公园、广场、四旁绿化的优良景观树种。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长习性
分布范围
繁殖方式
采种
播种
栽培技术
种植
抚育
病虫防治
主要价值
经济
观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