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土
苏叔阳所著长篇小说
《故土》为当代作家苏叔阳著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84年9月。
《故土》曾获第一届人民文学奖。小说完成于1983年,通过三个中年知识分子不同的个性和命运,写出了新中国成立后的这一代人在当时社会所遭遇的不同际遇。作品内容丰厚,人物心理刻画细致入微,主题具有多重性。
内容简介
1982年夏,被贬到贵州山区的白天明,又重新回到原单位——北京新华医院工作。因未能买到预定车次车票使来站迎接的袁静雅扑了空。他到达北京时已是深夜。途中遇到一位患急症的姑娘,便背着她去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新华医院的改革正在进行。老院长林子午正在思虑着选谁做接班人的问题。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参与卫生界围攻周总理并出卖过岳父和朋友的安适之正觊觎着院长的职位。他乘院长住院之机,搞了个全院规章制度大检查,使医院面貌大改观。他把这成绩归于自己名下。不久,医院举行民意测验,获票最多的是郑柏年。安适之并不担心郑柏年会影响他的仕进,因为郑已身患绝症,不久于人世了。他认为医术精湛而又深乎众望的白天明会成为与他竞争的强手。
白天明正为爱情所困扰。他爱着与安适之离了婚的袁静雅。但袁尚未考虑好对他是友谊还是爱情,正处于矜持犹豫之中。这时,他救过的那个叫叶倩如的姑娘向他倾泻了炽热的爱恋之情。正在白天明为好友郑柏年的逝世感到无比悲痛之际,身患癌症的初恋情人吴珍从美国归来。三个女性同时出现于他的生活之中。吴珍的对祖国,对亲人的挚爱之情打动了他,他毅然决定同吴珍结婚。安适之极力促成这桩婚事,在他看来,这个婚姻可以使白天明永远背上一个“政治包袱”。
安适之终于攀上院长的宝座。他把郑柏年拟就的改革大纲署上自己名字,呈报上级,得到赏识。他推荐白天明援藏也获得批准。正当他春风得意之际,白天明与袁静雅向工作组揭发了他的不正当行径,他开始惶恐不安起来。
袁静雅于吴珍死后,对白天明的感情明朗化了,但她却没有勇气向白天明倾诉衷肠。白天明启程那天,她目送着远去的列车,心中一片怅惘;叶倩如却随白天明同乘二车奔赴西藏自治区,他们表示要为“故土”献出一切。
创作背景
《故土》并非是凭空虚构,书中所写的人与事,都是作者熟悉的亲朋师友,即使某个人物没有准确的原型,也是融汇了几个真实人物的命运。根据作者的描述,他在文章线索的选择上借鉴了《红楼梦》的写法,将时代改革与个人命运和爱情联系在一起。通过白天明来而复去的半年生活,串起了他的所见所闻,也就是写出与作者相识的一些人的个性、追求与命运。《故土》最初发表于《当代》1984年第1期,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9月出版。
人物介绍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故土》以新华医院的改革进程为叙事线索,描写了一群知识分子的不同性格和不同际遇,以及他们的爱情生活;赞美了知识分子的爱国热情。高尚节操和美好心灵;展示出变革时期矛盾纷呈、多姿多彩的现实图景与改革的潮流势不可当的时代风貌。
颂扬爱国精神是作品的基调。林子午、郑柏年、白天明、袁静雅,叶倩如等老中青三代人,尽管际遇不同,性格迥异,但他们对祖国的爱,部是一样的炽热,一样的真诚。他们为了使这个华夏民族赖以生息繁衍的“故土”更加繁荣富强,情愿献出一片赤诚,一腔热血,虽劳至死也诚甘乐之。作者赞美了这种精神,并于描写中表达出有了这种精神,改革就有希望的坚定信念。
文中的三个主人公郑柏年、安适之、白天明的经历集中展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北京的社会风貌,由此构成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书中的几个女性人物实际上则是这些男性知识分子的化身,通过她们,作者刻画出他眼中80年代青年的风采,表现出他们同中年知识分子不同的地方。她们都是一些既有缺点又确实很可爱的人,并非作为英雄在文中出现。文中的这几个主要人物,无论年轻与否,大都背负着历史传承的巨大包袱。这历史传承的包袱给予他们的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例如白天明就很难跳出历史的束缚,去勇敢地为自己的幸福而斗争;他的恋人袁静雅因为封建思想已经被赋予了新的概念,不能再前进一步去寻找她的爱情。但另一位女性叶倩如就不是这样,她认为大家都是平等的个体,无所谓男与女,你追我,我追你,让来让去。这些鲜活的人物形象在改革与反改革胶着状态中的命运和追求,实际上揭示了古老文化延续到今天在人们身上展现出的新状态。因此,全书的主旨不在于写改革本身,而在于表现生活在改革年代的这些普通人的心态和他们心理变化的轨迹,以此来探讨这种社会状况给人们内心的影响,并反过来审视当时的社会究竞是什么状况。
艺术特色
《故土》被评论者认为采用了“开放式结构”,具有浓郁的西方现代文学风格。而在语言上,则体现了苏叔阳从欧化到本土化的转变与尝试。作者的早期作品是充满学生腔的欧式语言。苏叔阳经历了六七年的努力才逐渐完成了本土北京话语言的转变。在《故土》中还能看到丝西方语言模式的痕迹,但基本已经娴熟地使用北京味道浓厚的本地语言了。
获得荣誉
作者简介
苏叔阳(1938—2019),笔名舒扬、余平夫。保定市人。中共党员。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历任大学助教、讲师,保定变压器厂工人,北京中医药大学讲师,北京电影制片厂文学部编剧。中国文联全委,全国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第三、四届理事,第五、六届全委会委员,第七届名誉委员,中国作协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影协第三、四届理事及第五届副主席。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国家一级编剧。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创作背景
人物介绍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艺术特色
获得荣誉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