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圩乡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辖乡
底圩乡位于光坎村广南县北部,东、北与坝美镇接壤,南与莲城镇者兔乡毗邻、西与者太乡、广西西林县相邻。地处滇、桂二省交界处,距广南县城76公里,国土面积397平方公里。属高原山区,地势西高东低,山脉呈南北走向,最高海拔1915米,最低海拔698米,高差1217米,年平均气温17.9℃,年降雨量1000~1250毫米,无霜期360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光照充足,“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明显,属亚热带高原气候。2019年,底圩乡有工业企业86个,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0个。常住人口31819人(2020年)。
历史沿革
爱新觉罗·旻宁五年(1825年),底圩乡境域属者中营(治在今者兔乡者中村)。民国二年(1913年),隶大西区(治在者中村)。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为七区(治在底圩)。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废区扩乡(者兔、者太从底圩分出),底圩改建为北藩乡。1949年11月,改北藩区。1951年,北藩、苍翠区并入者兔建区称第七区公所。1957年,隶者兔区公所。1958年11月,从者兔区分出建立五一公社。1961年5月,改区公所。1971年1月,改公社。1981年11月,改公社管理委员会。1984年1月,复为区公所。1988年,改底圩乡。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6月,底圩乡辖8个行政村:底圩村普盆村普龙村叮当村者戛村石尧村同剪村、坝庄村。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底圩乡地处广南县西北部,东接坝美镇,南连莲城镇者兔乡,西邻者太乡,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古障镇接壤,行政区域面积39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底圩乡境内山脉属九龙山至青石大山脉系,山岭高差较大,山脉呈南北走向,最高点位于羊窝山,海拔1882米;最低点位于普盆河谷,海拔784米。
气候
底圩乡多年平均气温17.9℃,无霜期年平均326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855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
水文
底圩乡境内河流有达央河、者龙河、堂上河,均发源于九龙山分水岭。
自然灾害
底圩乡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干旱、洪涝、风灾、低温、泥石流、霜冻、雷击等,最严重的一次干旱发生在2010年,遭遇百年不遇的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全乡农作物受旱面积达14.7万亩,受灾农作物遍及全乡8个村民委员会,受灾户5684户22736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9.6万元。
自然资源
底圩乡境内已探明的地下矿藏有金矿,集中分布在叮当、石尧村。2011年,有耕地面积1.8万亩。
2008年末,全乡有(其中:田11434.00亩,地6931.00亩),人均耕地0.58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甘蔗等农作物;拥有林地295155.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1765.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68亩,主要种植油桐、八角等经济林果;拥有茶园99940亩,人均3.1亩;水面面积10820.00亩;其他面积272318.00亩。有丰富的金矿等资源。
经济
2008年底圩乡农村经济总收入9723.0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088.00万元,占总收入的52.33%;畜牧业收入3002.00万元,占总收入的30.88%(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9824头,肉牛4618头);渔收入16.00万元,占总收入的0.17%;林业收入1118.00万元,占总收入的11.50%;第二、三产业收入199.00万元,占总收入的2.05%;工资性收入245.20万元,占总收入的2.53%。农民人均纯收入2030.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乡外出务工收入245.2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266人(占劳动力的6.94%),在省内务工56人,到省外务工1210人。
社会
基础设施
截止2008年底,该乡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全乡有5967户通自来水,有1084户饮用井水,有6144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87.14)。有5630户通电,有723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5408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79.85%、10.25%和70.69%);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40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5400户(分别占总数的76.58%和76.58)%。
该乡到县城道路为土路;进乡道路为土路路面;乡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79.00公里。全乡共拥有汽车35辆,拖拉机76辆,摩托车3976辆。
到2008年底,全乡建有沼气池农户1215户;装有太阳能农户6户;建有小水窖2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274户。全乡有97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102个自然村已通电;有115个自然村已通路;有110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125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105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乡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558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795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949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1580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科技事业
2011年末,底圩乡有茶叶和甘蔗种植2个科技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459个。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底圩乡有乡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23个,农家书屋7个,藏书11000多册;业余文化艺术团体13个。
医疗卫生
到2008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6844户30178人,参合率96.34%;享受低保2684人(含五保户72人)。该乡建有公厕16个,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1个,人畜混居的农户2917户,占农户总数的41.47%。底圩乡农民群众的医疗主要依靠乡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卫生院面积为460平方米,有医生21人。
2011年末,底圩乡有卫生院1所,村医务室8个,专业卫生人员50人,其中执业医师1人,执业助理医师4人,注册护士6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56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7.39%。
社会保障
2011年,底圩乡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户,人数6人,支出9984元,月人均139元,比上年增长6%,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670户,人数3309人,支出255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496人次,共支出17.48万元,比上年增长44.48%,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59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9.34万元。社会福利费77.2万元。救济灾民582户683人,发放救济金18.6万元,发放救济粮5520公斤,发放棉被130床、寒衣节150件。“一站式”发放资金共计23.687万元。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底圩乡有邮政所1个;电信支局1个,服务中心1个,固定电话用户400户,无线座机电话用户600户;移动营销服务中心1个,建有移动通讯基站14座,移动电话用户10500户。宽带接入用户196户。
教育事业
2008年,底圩乡有初级中学1所,一级完小9所,二级完小6所,村小11所,一师一校14个,156个教学班,其中中学24个班,小学132个教学班。学生5714人,其中初中生1003人,小学生4711人,适龄儿童390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19%,年辍学率为0.49%,适龄少年1758人,毛入学率为97.27%,年辍学率为2.84%,残疾儿童入学率71.43%,残疾少年入学率为60%,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为98.79%,15周岁人口教育率为0.86%,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为85.48%,教职工总数251人,其中,公办教师221人(级借调3人),代课30人(其中财政供养23人,学校自筹供养7人)工人5人,其中小学教师128人,初中教师90人,小学教师学历合格为95.38%,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5.18%,小学生均占建筑面积为4.43平方米,初中生均占建筑面积7.43平方米,全乡办有扫盲班4个,学员50人,文化科技班8个,学员1300人次,全乡有15-56周岁青壮年19113人,尚有文盲、半文盲502人。该乡文化教育工作,以依法治教,以德育人为宗旨,加强师德建设,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努力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水平,切实加强教育管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教育科研,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打好“普九”攻坚战为重点开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普九”工作顺利通过省、州、县的复查验收。
2011年末,底圩乡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500人,专任教师10人;小学13所,在校生4484人,专任教师20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68%;初中1所,在校生1600人,专任教师11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312.8万元。
人口民族
2008年末,底圩乡有农户7034户,乡村人口32124人,其中男性16588人,女性15536人。其中农业人口32035人,劳动力18264人。该乡以壮族为主(是壮族、汉族瑶族混居地),其中汉族2805人,壮族26687人,瑶族2450人,其他民族182人。
2021年8月16日,广南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截至2020年,底圩乡常住人口数为31819人。
交通
底圩乡境内有底八段路等道路过境。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底圩(当地读he)”系壮语,“底”指地方;“圩指街场,意为赶场的地方。
民间艺术
底圩乡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底圩壮剧。
地方特产
底圩乡名优特农产品有茶叶、八角、油桐油茶等。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气候
水文
自然灾害
自然资源
经济
社会
基础设施
科技事业
文化事业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邮政电信
教育事业
人口民族
交通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民间艺术
地方特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