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霜疫霉
卵菌纲霜霉目的真菌
荔枝霜疫霉病是最严重的荔枝病害,它为害荔枝叶片、花穗、结果小枝、果柄、幼果,将近成熟及成熟果受害尤为严重。此病可引起大量落果、烂果。损失率可达30%~80%。
症状
嫩叶容易受害,形成不规则褐色的斑块,湿度大时,叶的正、背面都呈现白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较老熟的叶片受害时通常在中脉处断断续续变黑,沿中脉出现褐色小斑点,后扩大成为淡黄色不规则的病斑,完全老熟的叶片一般不受害。
花穗受害造成花穗变褐色腐烂,病部产生白色霉状物。
结果小枝、果柄受害形成褐色的、病部与健部的界限不很清楚的病斑,高湿时产生白色的霉层。
果实受害时,可在果实的任何部位发生,病斑褐色,不规则,无明显边缘。潮湿时病部长出白色的霉层,病部扩展极为迅速,导致全果变褐,果肉糜烂并有褐色的汁液流出,病果容易脱落。
病原
荔枝霜疫霉病的病原是一种真菌,称为荔枝霜疫霉菌【Peronophthora litchii(Chen)exKo et al.】,孢囊梗树枝状,不对称分枝,无色,多隔,小梗末端尖,其上着生一个孢子囊或进一步延伸产生新的孢子囊梗。孢子囊无色至淡褐色,柠檬形,顶端乳突状,成熟后释放出游动孢子。有性阶段产生卵孢子,球形,无色至淡褐色,光滑。
荔枝霜疫病菌在11~33℃均可形成孢子囊,在22~25℃时形成的孢子囊最多,孢子囊在8~22℃均能萌发形成游动孢子,但在26~30℃则直接萌发成芽管。在14℃下游动孢子从形成至释放只需30分钟。
此菌对荔枝的致病力极强,在自然条件下除侵染荔枝外,还可侵染番木瓜,人工接种可侵染番茄和丝瓜的果实。
发生过程及发病条件
根据研究表明,当年落在地面上的病果,在9月份前后,在烂果的果皮内侧陆续形成卵孢子,落入土壤越冬。第二年早春在适温高湿条件下,卵孢子便萌发产生孢子囊及形成大量的游动孢子,成为主要的初次侵染来源。树冠上患病的花枝、果枝,入冬后也可产生少量的卵孢子。
此病发生的最适温度是22~25℃,超过28℃病害的发展就受到抑制。
荔枝霜疫病在侵染过程的各个时期都要求高湿度,否则,有适宜的温度条件都不会造成为害。在高湿的条件下,此菌在11~30℃均可侵入荔枝果,在18℃只需5分钟便可侵入。最适的扩展温度为25℃,在25℃下,从病菌的侵入到症状表现不到24小时。广州市地区4~6月份是多雨季节,有利于病原菌的繁殖和侵入,病原菌的再侵染频繁,是荔枝霜疫病在该地区经常流行的主要原因.在这期间如雨量较少,霜疫病的发生就会轻得多。
在一般情况下,枝叶繁茂、结果多的树发病较多。同一株树,树冠下部结果多,较荫蔽,病害发生较早较重。
凡土壤比较湿润肥沃或施氮肥过多、植株生长繁茂而叶色浓绿的树,发病也较多。
此菌对荔枝的致病力极强,目前,广东省栽种的主要荔枝品种均不抗病,一般早、中熟种发病较重,迟熟种发病较轻。是因为前者在开花及果实成熟阶段正处于广东的多雨季节,后者在果实成熟时,也正碰上多雨季节,但迟熟品种结果偏晚,此时雨水少,温度较高,不利于病菌的生长、繁殖,故病害发生较轻。迟熟品种在果实成熟期遇上连续下雨,则此病同样发生严重。
此病一般在将近成熟或成熟果实发生较重,未成熟的果实发生较轻。
防治方法
根据此病缺乏抗病品种、潜育期极短以及再侵染频繁的特点,防治荔枝霜疫霉病应采取以降低果园的湿度、减少侵染来源、在发病初期进行药剂保护的综合防治措施。
①降低荔枝园的湿度 要修好果园的排灌系统,防止果园积水,荔枝采收后,要把病虫枝、弱枝以及过密的枝叶彻底修去,做到树冠通风透光良好,雨后树冠容易干爽。
②减少病害的初侵染来源 主要做好两方面工作:在每年9月前把落在地面上的病果、烂果收集干净,拿到果园外深埋或烧毁处理,防止卵孢子形成后落入土壤越冬;根据每年3-4月份的温度和湿度,预测卵孢子的萌发时间,在卵孢子萌发时期(广州市地区约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用1%硫酸铜溶液或1%波尔多液喷洒树冠下面的土壤表面。把萌发的孢子囊杀死。
③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进行药剂保护。
喷药时间:于花蕾期、幼果期和果实成熟期进行喷药保护。喷药的次数要根据当时的天气(特别是雨天)情况及病害的发展情况而定。如遇到连续下雨,要抢晴喷药。果实成熟阶段是最易感病时期,要密切注意天气情况,进行喷药保护。
有效药剂:64%杀毒矾M8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500倍液;90%三乙磷酸铝(疫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0.5%波尔多液(只宜在幼果期使用);72.2%普力克水溶液600-800倍液.
④加强管理 冬季要对荔枝进行松土、施肥、培土,使果树长势良好,提高其抗病能力。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症状
病原
发生过程及发病条件
防治方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