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纹胸鮡
𬶐科纹胸𬶐属动物
福建纹胸(学名:Glyptothorax fokiensis)是辐鳍鱼纲鲇形目𬶐科的一种亚热带淡水鱼,体略平扁,后部侧扁,尾柄高,头宽扁,吻扁钝,眼小,位于头的后半部。分布于亚洲中国长江下游流域,七月份开始产卵。体长可达8.1公分,栖息在底层水域。种名 fokiensis 意为“福建省的”。
形态特征
体略粗短,背缘隆起,腹缘略圆凸,头后体侧扁。头略大,纵扁,背面被厚皮肤。吻扁钝。眼小,背侧位,位于头的后半部。口裂小,下位,横裂;下颌前缘横直;上颌齿带小,新月形,口闭合时齿带前部显露。鼻须后伸达其基至眼前缘的2/3处或达眼中部;颌须伸达胸鳍基中部或更后;外侧(亥页)须达胸鳍起点或更后;内侧(亥页)须达胸吸着器前部。匙骨后突一般较为明显,部分裸出。第五脊椎横突远端与体侧皮肤连接。沿背中线髓棘远端一般不可外见。复合脊椎的腹突远端游离,两侧骨囊腔面完全开放。皮肤表面被疏密不等的细颗粒。侧线完全。胸吸着器一般不很发达,后部纹路有点状或片状的过渡区,后中部有一无纹区,后端开放。
背鳍高小于其下体高,起点距吻端较距脂鳍起点为远;背鳍刺粗壮,包被皮肤,后缘具微锯齿。项背骨明显,形状介于马鞍形和三角形之间,包被皮肤,其前突不与上枕骨棘相触。脂鳍较大,后缘游离,基长一般大于其起点至背掐基后端的距离。臀鳍起点位于脂鳍起点垂直下方或稍后,鳍条后伸达或略过脂鳍后绿垂直下方。胸鳍长小于头长,刺强,包被皮肤,后缘具7一14枚锯齿。腹鳍起点位于背鳍基后端垂直下方之后,距吻端较距尾鳍基为远,绍条后伸达到或不达臀鳍起点。尾鳍长小于头长,深分叉,中央最短鳍条长约为最长鳍条长的1/2,末端略圆,上、下叶等长或下叶略长。偶鳍不分枝结条腹面无羽状皱褶。体黄色或黑灰色,腹面淡黄或灰色;体在背鳍、脂鳍下方及尾鳍基各有一横向深色大斑或宽带,偶有个体的背面及侧面散布有黑色斑点。各结黄色,基部黑灰,中部有一深浅不等的黑灰色横向斑块或条带。
背鳍条II—6;臀鳍条i2一iv—7—9;胸鳍条I—7—8;腹鳍条i—5;尾鳍条17。鳃耙5—9。脊椎骨34—36。体长为体高的3.6—5.3倍,为头长的3.2-4.5倍,为尾柄长的4.8—7.0倍,为尾柄高的7.3—12.2倍。头长为吻长的2.0—2.5倍,为眼间距的3.2—5.0倍.为眼径的7.3—11.6倍,为口裂宽的2.0—2.9倍,为头高的1.1—1.6倍,为头宽的1.0—1.4倍,为背结刺长的1.4—2.2倍,为胸鳍刺长的1.3一l.9倍,为尾柄长的1.2—1.9倍,为尾柄高的1.8—3.3倍。头宽为头高的o9—1.5倍。眼间距为眼径的1.6—2.7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3——2.2倍。胸吸着器长为宽的o.9—1.5倍。上枕骨棘长为其基部宽的2.3—4.3倍。
生活习性
福建纹胸𬶐是底栖小型鱼类,常在急流中活动,用胸腹面发达的皱褶吸附于石上,以昆虫幼虫为主要食物。5~6月,在急流石滩上产卵,卵粘附于石块上。
分布范围
福建纹胸𬶐分布于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以东(不含元江)、长江及长江以南诸水系。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分布于马山县上林县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阳朔、临桂区灵川县全州县兴安县永福县灌阳县、资源、龙胜各族自治县恭城瑶族自治县合浦县防城区东兴市、上思钦州市区、玉林市市区、博白县百色市市区、田林县西林县隆林各族自治县贺州市市区、钟山、富川、天峨、罗城、环江、来宾市区、忻城象州、武宣、龙州等地。
繁殖
福建纹胸𬶐的雌雄性比为1.16∶1。性腺成熟系数雌性为0.263%~19.048%,雄性为0.101%~3.226%。个体绝对怀卵量在45~420粒之间,平均140.9±74.7粒;相对怀卵量在31.7~130.4粒/g之间,平均64.3±21.1粒/g。
福建纹胸𬶐的成熟卵呈圆形,浅绿色,卵径1.3~1.8mm。受精卵吸水后迅速膨胀,直径3.0~3.6mm,强粘性。水温19.0~26.5℃时,胚胎发育历时58h30min;15.6~18.5℃时,历时115h50min。出膜仔鱼全长4.4~5.0mm。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分布范围
繁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