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在德,男,
汉族,1945年9月生,云南会泽人,1966年9月参加工作,硕士研究生。
个人履历
1966年于
云南师范大学外语系毕业,分配至山西
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先后任井下矿工、食堂会计、中学教员、
职工大学学员。
1979年9月至1981年12月,就读于
四川大学中文系汉语史专业研究生班,获文学硕士学位。
1982年1月至1985年11月,
四川人民出版社编辑。
1985年11月至1990年4月,
四川辞书出版社副总编辑、副编审。
1990年4月至1995年2月,
四川省新闻出版局中国农村文库编辑部副主任、主任、编审。
1995年2月至1997年5月,
天地出版社副社长兼中国农村文库编辑部主任、编审。
1997年5月至2002年4月,民建四川省委常委、秘书长。
1998年2月至2003年1月,
四川省政协委员兼政协四川省第八届委员会副秘书长。
2000年4月至2005年6月,
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
2002年4月,民建四川省委副主委。
2000年9月,政协四川省第九届委员会常委、文体医卫委员会副主任。
2005年6月至2011年8月,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长。
人物言论
保护并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这些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大体可以划分为三大类:思想文化遗产资源、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千百年来,这些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如何很好地利用这些资源,使其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这是一个闪耀着先哲们睿智的光辉但又混杂着杂芜和糟粕的庞大宝库。我们要将其中的精华与糟粕剔分开来,取其精华,为我所用。针对我国的现时国情,我以为对思想文化遗产资源中的道德文化资源应当给于足够的重视并加以充分的利用。
比如,现在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带有普遍性的两个问题就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缺失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是现在不少年轻人追求“实现自我”,追求个人的享乐,却不愿意尽扶养父母和长辈的义务。在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独生子女家庭比例越来越高,而社会保险机制(主要是
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还很不完善的时候,尤其需要子女尽好赡养父母和扶助长辈的义务,否则,就容易发生家庭、亲属之间的矛盾,加上空巢老人越来越多,造成种种不和谐的现象。我国历史上有重孝的传统,儒家学说就很重视“孝道”。《
论语》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又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顺父母和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今却在越来越多的青年中未能形成,甚至在部分中年人心目中也趋于淡忘,这是一种危险的现象。
又比如,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逐渐形成,但相关法制和游戏规则还很不完善的时期,在商业交往中,不讲信用、见利忘义、利令智昏、尔虞我诈的情形屡见不鲜,这也是有悖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取不义之财。《
礼记》云:“大人无诚,万物不生:小人无诚,则事不成。”《
论语》说:“人而不信,不知其可也。”“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又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汉朝大学者
刘向有论曰:“义者不毁人以自益。”他认为“财不如义高,势不如德尊”。如果不能用“信”和“义”的道德来约束商业和人际行为,市场经济的长效机制就难以形成。
我国传统文化遗产资源中有大量的和谐文化资源。“君子和而不同”、“有容德乃大”、“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家和万事兴”等等所包含的哲学思想和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曾经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对中华民族的成长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今天我们建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应该忘记这笔文化遗产资源,而应当自觉而积极地利用好这些宝贵资源。
关于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我国56个民族,在五千年的漫长岁月里创造了丰富多彩、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代代相传,承袭着中华文明,展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个性。其中的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我们的祖先遗留给后人的无价之宝,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
从某种角度讲,物质文化遗产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一个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人,如果他的故乡拥有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物质文化遗产,他又亲自去看过,那么这些物质文化遗产一定会在他的脑子里留下难以磨灭的甚至终身的记忆。同一地区的人们,都会为那一地区拥有珍贵物质文化遗产而自豪。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使人们形成对家乡历史和人文的认同感,形成许多共同的语言,增强凝聚力。正如一提起万里长城、
故宫,我们就会想到中华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我们会为能生长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而感到自豪。世界上许多国家每年都要划拨不少的经费,用于文物保护事业,正是因为物质文化遗产对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素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尽管我国财力还很弱,但各级政府每年都要拿出相当的经费用于文物保护。
遗憾的是,在不少地方,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开始变成了单位和部门的“造币机”。普通收入的人家,要进入家乡的文物保护单位接受教育和熏陶,已十分不易,因门票奇高,而令人却步,更不敢侈谈陪客人去参观了。有的地方、有的单位,以“文化产业”为名,将本来属于公众的资源变成了小集体或部门的小金库。在同一个地区,由于知名度的不同和地理位置的差异等等,同是文物保护单位,门票的收入悬殊极大,而又缺乏“收支两条线”等比较合理的二次分配手段,出现同一系统内同等级别的工作人员个人收入差异太大,实际生活水平差距亦太大而产生心理上的极不平衡,形成不和谐的隐患。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的个体或群体世代相承的活动形态。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熔铸着中华民族的认同感、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基础。它源于人民群众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它产生于民众,流传于民间,最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最能体现文化的多样性,为广大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歌曲、舞蹈、各种表演艺术和民间工艺等,既能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又能给人们得到情感的宣泄,还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俗活动和礼仪节庆,具有强大的民众凝聚力。在林立的高楼把人们分割得七零八落,虽为邻居,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时代,在“洋文化”大举进入中国的时代,尤其需要增强我国国民的民族自尊心,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力。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有利于实现这个目的。特别是节庆活动中,如果能很好地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对于创造和谐气氛是很有益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