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专业化分工是一种国际贸易现象,表现为各国之间中间品贸易的增加,形成了跨越多个国家的垂直贸易链。在这种分工模式下,每个国家仅专注于商品生产的一个或多个特定阶段,然后将其产品出口至其他国家。这种分工的特点是一国进口中间品用于本国产品的生产,随后经过加工后再出口至另一国,如此反复直至最终产品到达目的地。
发展历史
垂直专业化分工起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使得国际分工深入到产品的生产阶段内部。研究显示,这种分工模式显著提高了全球中间品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并对各国的生产效率和出口绩效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中国,自1980年代以来,以加工贸易形式出现的垂直专业化分工取得了快速发展。根据《中国海关统计年鉴》,1981年至2004年间,中国加工贸易出口占全国总出口的比例逐年增长,显示出中国参与全球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程度不断提升。尽管学界普遍认可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但对于具体影响的量化分析尚不多见,尤其是不同类型产业之间的差异及其成因仍有待探索。
影响分析
为了分析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我们需要评估其在中国各产业的发展水平。Hummels等人提出了一种名为“垂直专业化指数(VSS)”的方法,能够较好地衡量一国各产业的垂直专业化分工水平。该指数的计算公式为VSS=VS/Xk,其中VS代表一国的垂直专业化贸易额,Xk代表一国的总出口额。此外,他们还定义了垂直专业化贸易,即一国总出口中由进口的中间品所创造的贸易额,其计算公式为VS=uA[I-A]X。根据这些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中国相关产业在不同年份的垂直专业化指数。
总体垂直专业化水平
中国1995年至2000年的总体垂直专业化指数分别为22.73%、19.76%和25.88%。纵向数据显示,2000年的VSS比1995年上升了13.85%,表明垂直专业化分工在中国呈继续深化趋势。横向比较,中国的总体垂直专业化水平高于一些发达国家,但仍低于某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各产业的垂直专业化水平
各产业的垂直专业化指数显示,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的VSS较高,特别是机械设备制造业,三年平均值达33.99%。相比之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VSS较低,如纺织、缝纫及皮革产品制造业,三年平均值不足18.5%。数据表明,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的垂直专业化分工主要集中在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垂直专业化分工水平较低。
净附加值占比
通过计算进口中间品所创造的净附加值占该产业出口的比重,可以进一步了解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生产在国内的深加工程度。结果显示,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净附加值占比较高,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占比相对较低。这表明,在垂直专业化分工过程中,中国的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国内的价值链条较长,从事的加工程度较深,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加工程度较浅。
经济影响
Grossman和Helpman(2005)指出,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发展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水平,还与其制度环境有关。为了探究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我们构建了一个计量模型,并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有显著影响,尤其是在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其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更为明显。然而,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积极作用并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此类产业参与全球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水平较低,且主要进行的是产品的粗加工。此外,中国主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动态角度看,垂直专业化分工有利于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进而有利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结论
研究表明,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变化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发展密切相关。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通过承接发达国家的相关生产环节而获得了良好机遇,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其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产生了良好的静态和动态效应。然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不明显,这与中国劳动力要素的比较优势未能充分发挥有关。垂直专业化分工为中国产业提供了新的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政府应采取措施促进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发展,鼓励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更积极地参与全球垂直专业化分工,以提升其基础要素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