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萍,是一位
温县出生的
豫剧旦角,出生于1966年。她的师承是
张宝英。2004年,她参加了
崔兰田大师音配像的工作,在《对花枪》中扮演姜桂枝。2005年,她参加了
河南广播电视台“
梨园春”栏目为纪念崔兰田逝世三周年的专场演出。2006年,她参加了河南
小皇后豫剧团的《刀下的红梅》,该剧被列入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预选的排练与演出。
真诚感动了张宝英,广大观众对崔派艺术的热爱,更加坚定了崔玉萍学演崔派剧目的决心和信心。团里决定排演崔派名剧《
卖苗郎》,崔玉萍扮演一号人物柳迎春,她仍是跟着
录音机学张宝英的唱腔。后来买到了《卖苗郎》的光盘,能看到张宝英扮演柳迎春的舞台形象,张老师那沁人肺腑的唱腔,细致入微的表演,使崔玉萍深受震撼,为之陶醉,她萌生了一个念头,一定要见到张宝英老师,当面向她请教。但是,怎样才能见到她
爱慕多年的
张宝英老师呢?没有张老师的电话,就打
114,查询台总共给她提供了14个名叫张宝英的电话,一一打过,都不是
安阳市豫剧团的演员张宝英。焦急中的崔玉萍想到,剧团不是归文化局管吗,她从
安阳市文化局终于问清楚了已经担任
安阳市文化艺术学校校长张宝英办公室的电话。这时,崔玉萍却犹豫起来了,她想,张老师那么忙,和我素不相识,会不会不予理睬,该给她说些什么呢?一心想见到张宝英的崔玉萍又想到,如果自己没有勇气、没有闯劲儿,那就什么事情也办不成,想到这里,她用颤抖的手指拨通了张宝英的电话,当耳机里传来了“我是张宝英”的声音时,激动的崔玉萍把早已想好的话像背戏词似的一口气说了下来:“我叫崔玉萍,是温县豫剧团的演员,十几年来我专心学习崔派表演唱腔,但只能学个大概,现在很想见到您,得到您的占拨与指导……”
张宝英不认识崔玉萍,不了解她,不能立即明确表态,只好说:“我这一段比较忙,身体也不太好,等到有时间再约吧。”
这一等,时间过了两个多月,坐立不安的崔玉萍连电话也不敢打了,还接连做了几个见到张宝英、老师不理睬她的梦。同事告诉她,梦境都是反的,梦里的张老师不理你说明她愿意见到你。崔玉萍抱着侥幸的心理,再次给张宝英打了电话,让她喜出望外的是老师约到
安阳市家中见面。崔玉萍如约到达安阳,当她见到张宝英老师时,出乎好的想像,老师是那样的和蔼可亲,那样的质朴无华,没有一点艺术家的架子,崔玉萍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张宝英简单问了问崔玉萍的情况,让她唱一段《
卖苗郎》中柳迎春演唱的【
散板】:“
太康县的地太康的天,太康的黎民要死完,旱三年呐涝三年,一连六年没收田。涝天遍地人稀路断,旱天枝头着火冒烟……”在崔玉萍演唱的过程中,张宝英频频点头,崔玉萍唱完她说:“
豫剧的【散板】很难唱,但许多巧妙的东西就在【散板】里边。你热爱崔派艺术,而且演了许多场崔派剧目,这很值得珍视。只要观众需要,咱们就应为发展崔派艺术而共同努力。”接着,
张宝英给崔玉萍讲了崔派艺术的特点:“崔派唱腔低沉委婉,细腻抒情,
音域宽广,共鸣和谐。唱腔间区跳度较大,对比鲜明,节奏强烈,归韵多用鼻音和
胸腔,显得凄婉、深沉;演唱中多以下滑音和上下二度倚音作为唱腔的结尾,借以表现人物哀怨缠绵、悲伤痛苦的思想感情,认人听来回味无穷。”讲到兴起,张宝英又边唱边说:“比如《桃花庵·盘姑》一场,根据窦氏情绪的变化,在她的唱腔中运用了【滚白】、【二八板】、【紧二八】、【慢板】、【流水板】等板式,把她愤怒、绝望、怨恨、无奈的不同情绪,层次分明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使观众受到强烈的感染,这也是崔派表演艺术魅力之所在,这些特点,你要仔细揣摩。”站在
张宝英面前的崔玉萍,亭亭玉立,相貌端庄,性情和善,举止大方,给张宝英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她心想,这个可爱的崔玉萍很可能就是继承、发展崔派艺术的一名优秀的后来者,这个徒弟我收定了!真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张宝英正式表态后,
温县宣传、文化主管部门于2004年4月9日,为崔玉萍举行了盛大的拜师仪式,从此,崔玉萍找到了她攀登艺术高峰的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