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坐落于美丽的广州大学城校区,由1958年创办的原
广东工业大学电工系发展而来。学院现已形成了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的人才培养体系,已培养毕业生两万余人。学院设有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含电气与电子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两个方向)、
物联网工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四个本科专业。设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
广东省“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控制科学与工程、
电机工程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
控制工程和电气工程两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在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090多人,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近770人。
现有教职工169人(专任教师134人),其中共享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21人,正教授41人,副教授5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15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2人,国家级4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2个,广东省教学名师1人,广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广东科技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广东特支计划”杰出人才(南粤百杰)1人,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讲座教授1人,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1人,南粤优秀教师4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广东省师德标兵1人,广东省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广东省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1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国家级2人、省级3人等一批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学院有
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有教育部
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物联网智能信息处理与系统集成实验室);国家软件与
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云计算物联网广东平台;智能制造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基础技术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重点实验室2个(广东省物联网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过程信息物理融合系统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物联网共性技术研发工程中心、广东省复杂过程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面向领域应用的
大数据技术工程中心、广东省车载传感网与智能交通工程中心;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
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广东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并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先后与国(境)外高校、研究机构进行交流与合作,并与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10个,实践教学基地21个。
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广东省名牌专业2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1个(自动化专业),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现有省级重点课程4门、广东省级精品课程5门。编写教材15部,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
二等奖2项,
广东省教学成果奖5项,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办学方向。近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粤港重大招标项目、广东省重大科技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30多项。科研经费达2亿多元;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教育部
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
学院学生获得国际和省级以上奖励300余项,其中广东省优秀博士论文2篇、广东省优秀硕士论文5篇。2015年获得全国大学生第十四届“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课外科技竞赛“
特等奖”1项,2016年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2017年获得“挑战杯”
广东省赛“特等奖”3项;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校友在众多领域脱颖而出,成长为“科技拓路人、行业带头人、产业领军人”,涌现一大批的优秀管理人才、技术专家和知名企业家。
2020年3月25日,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在
广州市召开,大会颁发了
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动化学院教授
章云主持完成的“不确定性任务驱动的高性能执行器控制理论与方法”项目成果获广东省自然科学
一等奖。
广工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唐新桂研究员主持完成的“
钙钛矿铁电材料的介电非线性特性与压电响应研究及应用”项目成果获
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广工自动化学院
鲁仁全教授主持完成的“高沉浸式虚拟现实交互感知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成果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工机电工程学院
张永康教授主持完成的“深水区超大型海上风电设备安装平台关键设计与制造技术”项目成果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路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