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古城位于今文都乡政府西北500多米处,交通便利,循同公路从文都乡穿过,距县城15公里,距
西宁市上161公里,是集旅游观光与文物考古为一体的旅游景点。
文都古城文都
藏语是“牛犊山下部”之意,此遗址于1988年9月15日被青海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加以保护。外城呈长方形,南北女480米,东西宽350米,高约13米,基宽11米,顶宽1.3米;用沙石与土混筑而成,夯土层厚6一10厘米,城门1座,东向,门内有1道弧形遮墙,城内东部在中轴线两侧有座对称的圆形土台,残高约1米;在土台周围采集到刻画纹陶罐、壶残片和四系罐残片。内城在外城西南角,内城西城墙借用外城西城墙南城墙借用外城。南城墙;东、北两面城墙用夯土筑成,城4周有护城壕,深约1米,宽约5米;城呈不规则4边形,东墙长238米,南墙长162米,西墙长185米,北墙长207米,高13米,基宽1l米,顶宽1.5米,夯土层厚10—16厘米,有
马面;城门向东各有瓮城,城内西部较高,地面散布着大量砖、瓦以及绿色琉璃瓦片。这里有一山坡,文都在其山下,由此得名。旧时称边都,历史上这里是文都千户部落,管辖七寨。右侧山坡上有一座古城遗址,俗称“文都黑城”。它是金
大定二十三年(1182)改积石军为积石州,州府就设在这里,城分内外两城,据专家考证,外城建筑早于内城,约在
东晋南北朝时期,最迟在宋代时期已经使用;内城在元代时建成的。内外两城建于不同的时期,外城的建筑年代早于内城,为宋代所建。《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风土概况调查大纲》称:南北朝以及唐宋时鞑子所据之地。1988年9月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