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佛
代表作《怎样拍摄机件》
杨小佛,男,1918年出生,知名经济学家,港澳问题专家,全国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父亲是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执委和总干事杨杏佛,母亲是赵志道女士。辛亥革命陪同其母跟随宋庆龄夫人致力于中国的稳定与和平,促进中共的发展与壮大。
个人简介
杨小佛,男,1918年生,祖籍江西玉山,1943年,杨小佛于上海震旦大学法学院经济系毕业。其先后跟随宋庆龄夫人致力于中国的稳定与和平奔走呼号,曾任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民主革命先驱杨杏佛哲嗣、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杨小佛也迎来百岁寿诞。尽管年岁已高,但他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形势依旧热情关注并充满信心。
他说:“对于未来,我非常看好。21世纪,只要大家互相帮助,整个经济就能向前发展。”
外界评论说,杨小佛是改革开放的东风,成就了他花甲之后的“新生”。
人生经历
少年有祸福
杨小佛15岁时亲睹了父亲的遇难。他回忆说:“那是个星期天,父亲和往常一样,带着我乘坐纳喜牌篷车外出。刚驶出中央研究院大门,拟向北转入亚尔培路时,只见路边冲出4个持枪大汉,立在汽车四角射击。司机胸部连中两弹,打开车门夺路逃命。父亲听到枪声,立即伏在我的身上……终于,父亲倒在了血泊之中,气绝身亡,而我仅右腿部受了点轻伤。(鲁迅曾盛赞杨杏佛以自己身体保护儿子的高尚品质,感叹道:“有后代,就是有将来!”)
父亲遇难后,我曾和母亲一起,在律师的陪同下,打开了父亲的两个保险箱。没想到,箱内藏着的仅是一些信件和购买军火的合同而已;而在父亲的朋友那里,我们却看到了父亲亲笔写下的3000元欠条。”堂堂一位大学教授、一位国民政府的要员,留给子女的怎么竟是3000元的欠条呢?原来,杨杏佛不菲的薪金除了用于众多的社交活动,悉数投入到爱国民主运动之中,从出版报刊、开展各类活动直到设法营救难友、秘密购买军火,等等,他毫不吝惜地为革命尽其所有。
杨小佛对少年时代的生活也有许多美好的回忆:“当时,父亲去松江区、无锡、苏州市等地演讲,与友人上街溜达、聚餐、看戏、骑马,几乎每次都带着我。”为此,少年杨小佛认识了宋庆龄、鲁迅蔡元培林语堂等许多社会名流。杨杏佛与鲁迅的关系尤为密切,不苟言笑的鲁迅还特意送了一张自己的相片给小佛,并题词“小佛世兄惠存”。
壮年多逆旅
杨杏佛遇难后,母亲带着两个儿子靠抚恤金生活。1943年,杨小佛于震旦大学法学院经济系毕业。在那动荡的年代,杨小佛曾一再失业,直至1945年12月进国民党政府的交通部上海航政局工作。
上海解放后,杨小佛被原职留用,负责20吨以上的轮船登记工作。1950年7月,他参加解放嵊泗列岛列岛战役随军支前,获得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98师颁发的纪念证和上海市海员工会颁发的铜质渡海解放泗纪念章。1951年,刚刚稳定的杨小佛又卷入了一桩“经济案件”而被押赴苏北的一个劳改农场服刑5年。这桩冤案直到1982年才彻底平反。刑满释放后,他没有正式的工作,便潜心研究摄影理论和专业知识,花了5年的时间,编写出版了《怎样拍摄机件》一书。以后,杨小佛的“职业”几经调动:先是在里弄帮忙,后又进徐汇区政协翻译组翻译科技文献;再后来是在上海译文出版社英汉词典组工作;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进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所任特约研究员。
为霞尚满天
杨小佛先后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上海市委常委等职务。1987年,杨小佛出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十多年来,他围绕上海的稳定和发展参政议政,每一条建议都以“直通车”的方式,送到了市领导乃至中央领导的案头。(《新民晚报》2003.6.22)
建言
1992年3月,杨小佛在全国政协七届五次会议上,提交了“建议土地批租应掌握先郊区、后市区,先边缘、后中心以及城市土地不宜成片批出”的建言。
参考资料
杨小佛.猫眼电影.2023-12-28
目录
概述
个人简介
人生经历
少年有祸福
壮年多逆旅
为霞尚满天
建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