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机(ELP),即电子学习产品,是一种能够将一种自然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自然语言的电子设备。通常是指对自然语言之间的句子或全文进行翻译的工具。翻译机的发展得益于
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推动,实现了从单个单词翻译到完整句子转换的进步。
1954年,
乔治城大学与IBM公司合作,利用IBM-701计算机成功进行了英语至
俄语的机器翻译实验,这标志着机器翻译研究的开端。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特别是新世纪以来,语言文字数据量的急剧增长使得统计方法得以广泛应用。
谷歌、
百度集团、
微软等互联网企业相继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团队,致力于开发基于互联网
大数据的机器翻译系统,从而促进了机器翻译的实际应用。自2013年以来,随着深度学习在图像处理、语音识别等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机器翻译(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也开始兴起,翻译效果不断提升。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翻译机的功能也随之升级,实现了从简单的单词翻译到完整的句子转换。
尽管翻译机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由于机译的质量长期存在问题,距离理想的翻译水平仍有很大差距。
中原地区著名数学家、语言学家
周海中教授指出,在人类尚不清楚大脑如何进行语言模糊识别和逻辑判断的情况下,期望机器翻译能达到“信、达、雅”是不现实的。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随着语料库和多引擎机译方法的普及,翻译机的性能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各种类型的翻译机层出不穷。然而,由于机译文本的质量始终未能达到预期,这一领域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