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泽鸿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余泽鸿(1903年2月15日-1935年12月15日),原名余世恩,笔名因心、晓野,出生于四川长宁县梅硐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1921年,余泽鸿考入泸州市南师范学校,受恽代英的教诲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余泽鸿考入上海大学社会科学系。1925年春,余泽鸿加入中国共产党。5月,上海爆发“五卅运动”。余泽鸿先后以上海学联主席团委员和上海工商学联合会委员的名义领导工人、农民斗争。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余泽鸿转移到武汉并于1928年秘密回到上海,在党中央组织部担任秘书。1929年,他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31年11月,他抵达江西中央苏区,先后任中共宁都中心县、南广中心县和建宁中心县委书记。随后受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影响,余泽鸿遭到批判。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余泽鸿被编在中央直属纵队干部团,踏上了长征的道路。1935年2月,余泽鸿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队,坚持游击战争,牵制和打击敌军,配合主力红军长征。7月,游击队扩编为川滇黔边区纵队,余泽鸿任政治部主任。9月,蒋介石调集川滇黔军数万人,对游击队实行三省“会剿”。余泽鸿等率部队艰苦转战,仍不能摆脱敌军围追。12月15日,余泽鸿率余部转移途中,由于叛徒告密,在江安县的碗厂坡壮烈牺牲。
人物生平
学生时代
余泽鸿1903年2月15日生于四川省长宁县梅硐乡。1921年,余泽鸿考入泸州市南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受到恽代英的教诲,刻苦学习文化,积极参加马克思主主义研究会的活动,并随恽代英去泸州等县城乡社会调查,宣传革命道理。1922年秋,经恽代英、张霁帆两位同志介绍,余泽鸿在学校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是川南地区最早的一批青年团员。
随后反动派军阀赖心辉指使川南道尹张英无理撤销恽代英校长的职务。余泽鸿等进步学生发起“学样公有”运动,反对当局的决定。张英见事不妙,将恽代英拘留。余泽鸿等6名学生赴县府拘留所与恽代英同食共寝。在各方营救和学生坚持斗争下,恽代英最终被释放。
1924年6月,余泽鸿代表四川同学会去上海参加第六届全国学生总会代表会。会后,经中共党组织推荐考入上海大学社会科学系。1924年底,他与李硕勋、郭伯和等发起组织“平民世界学社”,出版《平民世界》半月刊,创办平民夜校。
投身革命
1925年春,余泽鸿加入中国共产党。5月,上海爆发“五卅运动”。随后上海学生联合会立即成立,余泽鸿当选为“学联”主席团委员。6月4日,,“学联”召开代表大会,上海各大中学的七十余名代表出席会议,余泽鸿在大会上作了报告,揭露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严重罪行,号召全体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同工人、市民并肩战斗。6月7日,由上海总工会、上海学生联,合会及上海各马路商界总联合会推选代表正式组成上海工商学联合会,余泽鸿以“学联”代表身分被推选为“联合会”委员。余泽鸿在“学联”和“联合会”工作中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深入群众,一直站在斗争第一线。在这段期间,余泽鸿除领导学生运动外,还向“学联”和“联合会”的国家主义分子作了坚决的斗争。
1926年9月5日,英国在四川制造“万县惨案”,余泽鸿等因在上海组织“万县惨案后援会”,声讨英国罪行被捕。在北伐胜利进军中,军阀孙传芳才被迫将余泽鸿等释放。余泽鸿出狱后不久,被选为中共上海区委候补委员、学生运动委员会主任。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政变”,余泽鸿于5月转移到武汉,担任中共湖北省委秘书长。不久汪精卫又在武汉发动“七一五政变”,余泽鸿于1928年秘密回到上海,在党中央组织部担任秘书,负责主编《组织通讯》。1929年,他调往中央秘书处,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在中央苏区工作
大革命失败后,由于余泽鸿长期在上海工作,名声较大,多次受到反动派的通缉和特务的追捕。因此,经中共中央决定,余泽鸿于1930年夏离开上海,前往江西中央苏区工作。因工作需要,他与爱人吴静涛同志先乘船到天津,先后担任北方局宣传部长、顺直(今河北)省委宣传部长。直到1931年11月,他和吴静涛才抵达江西中央苏区,先后任中共宁都中心县委书记、南广中心县委书记。1933年1月,余泽鸿任新成立的建宁中心县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余泽鸿在建黎太地区工作期间执行了毛泽东等同志提出的建立根据地、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正确路线。他率领中心县委同志深入基层,着重抓了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县、区、乡和基点村的党组织都很快得到恢复,党员的发展工作也进行得很迅速,仅建宁一县就发展了289人。在进行土地改革的同时,余泽鸿也注意了加强各级苏维埃政权的建设。1932年12月召开了建宁县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建立了县苏维埃政权,紧接着召开了区、乡、村工农兵代表大会,先后建立了10个区、72个乡、204个基点村的苏维埃政权。建宁中心县委及军分区、独立师成立后,一直处于激烈的战争环境中,余泽鸿和中心县委其他领导同志始终站在斗争第一线,领导游击武装,坚持游击战争,以配合主力红军消灭敌人,受到了中华苏维埃军事委员会嘉奖。1933年4月,随着中央苏区的发展,成立了闽于省委和省革命委员会,余泽鸿被选为省委委员和省革命委员会委员。
随后受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影响,全盘否定了建宁中心县委执行毛泽东等同志的正确路线所取得的成绩。余泽鸿遭到批判并被撤掉了中心县委书记及军分区政委的职务,后被调到中央苏区工农红军学校做教员。
壮烈牺牲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严重危害,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实行战略转移。余泽鸿被编在中央直属纵队干部团,任干部团上干队政委,踏上了长征的道路。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等同志指挥下,中央红军经过整顿,与敌人展开了机动灵活的运动战,不断地取得重大的胜利。
1935年2月初,中央红军进入云南扎西,对部队进行整编,决定抽调一批红军干部同中共地下党同志组成中共川南特委,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队,坚持游击战争,牵制和打击敌军,配合主力红军长征。余泽鸿出任中共川南特委宣传部部长。随后特委正编了各地方游击队成立了川南游击队,余泽鸿担任政治部主任。游击队在扎西、叙永等地杀伤大量追击红军的川滇保安团,有力的配合了红军二渡赤水及遵义战役。随后由于敌人的围剿和叛徒的叛变投敌,游击队遭到打击。4月下旬游击队与黔北游击队会合,正式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余泽鸿仍担任政治部主任。纵队在反围剿斗争中取得胜利,对配合主力红军转移继续作出贡献。
1935年7月,纵队在云南扎西县长官司遭到敌军突然袭击,敌我力量悬殊,敌军又占据有利地形,游击队指战员英勇奋战,仍陷入重围,伤亡200余人,政委徐策等领导干部牺牲。余泽鸿率余部突围,转移到簸箕坝整顿。在簸箕坝召开紧急会议,总结战斗失利教训,部署部队行动计划,余泽鸿被任命为特委书记兼纵队政委。纵队在兴文、叙永一带坚持斗争,部队又扩大到八百余人。
1935年年9月底,蒋介石调集川、滇、黔军近万人对纵队实行三省会剿,妄图把游击队全部消灭在三省边区。纵队决定从敌人设防薄弱处突围,转移到长宁县境内活动。10月初,纵队开始突围,由于敌军在数量和装备上远远超过纵队,纵队的损失越来越大。到12月初,刘干臣、余泽鸿等率领游击队主力才终于突破敌人人的包围,进入长宁县境,这时整个纵队已不到二百人了。随后中共川南特委在长宁县的贾家湾召开了特委扩大会议,决定将现有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活动。刘千臣、余泽鸿、刘复初率领一支部队仍坚持在长宁县与江安县边区活动。由于叛徒告密,敌人掌握了游击队的行动计划,于是围追余泽鸿等率领的部队。12月中旬,部队被敌人包围在江安县的碗广坡,经过一天一夜激战,已只剩五十余人。余泽鸿等率领游击队人员几次突围都未成功,而敌人的包围圈越缩越小。15日,游击队已弹尽粮绝,部都队也打散了,余泽鸿因敌人已四面遍近,不愿当俘虏,便开枪自杀,壮烈牺牲。
后世纪念
故居
余泽鸿故居位于长宁县梅硐镇泽鸿村2社、小地名“大窝沱”的半山腰上。距梅硐镇2公里,长宁县城48公里。余泽鸿故居古朴典雅,典型川南民居风格,有200多年的历史,房屋约500平方米,泥木结构瓦房21间,四面环山、竹林茂密。2005年,余泽鸿故居被长宁县人民政府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余泽鸿故居是一幢同字形的院子。大门由8根原木撑起双坡屋顶,大门左右均有耳墙,是整石垒成的,砌上黄土层。进入院门,便是一个充满川南民居特色的四合院。院子正面、左、右三面是厢房。正面有1道大门,3扇小门,均有高高的木门槛。所有的窗户都是具有晚清风格的雕花木格,屋檐的横梁上的挑木上有精制的花形镂空雕。
纪念馆
余泽鸿烈士纪念馆建在长宁县烈士陵园内,地处长宁县城碧玉溪畔小山丘上,与长宁竹海广场相邻。该馆始建于1958年8月,此后进行了部分改造完善,1983年最终建成。张爱萍将军于1982年5月视察长宁时题写馆名。纪念馆内陈列着邓小平、陈云、宋任穷等人回忆文章,余泽鸿在征战中留下的文告、钱币、证章、标语等珍贵文物照片,还有余泽鸿许多文章、活动遗址的照片等。
1987年,余泽鸿纪念馆被确定为省级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该馆被四川省民政厅确定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参考资料
余泽鸿.四川省情网.2024-10-12
长宁县革命遗址.中共宜宾市委党史研究室 宜宾地方志办公室.2024-10-12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学生时代
投身革命
在中央苏区工作
壮烈牺牲
后世纪念
故居
纪念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