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舟镇,隶属于
贵州省黔南布依苗族自治州
平塘县,地处平塘县城中部,东与
卡罗乡接壤,南与西凉乡毗邻,西与
通州镇相连,北靠
掌布乡,东北与白龙乡交界。辖区总面积395平方千米。
牙舟,古称
丹竹。民国三年(1914年),平舟县建立,二区区署驻牙舟。1991年,边兰、卡腊、牙舟3乡合并成牙舟镇。截至2020年6月,牙舟镇下辖2个社区和14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兴陶村。
历史沿革
牙舟,古称丹竹。
民国三年(1914年),平舟县建立,二区区署驻牙舟。
民国十九年(1930年),设牙舟乡,属洋舟区。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改牙舟区。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改牙舟联保。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恢复牙舟乡。
1953年,设牙舟区。
1958年,设牙舟管理区,属红星公社。
1961年,设牙舟公社。
1983年,复设牙舟乡。
1991年,边兰、卡腊、牙舟3乡合并成牙舟镇。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3年,辖牙舟、马场、
武威郡、卡罗、边兰、新和等乡。
1991年,辖14行政村、128村民小组。
2004年,原14行政村合并为8行政村。
2011年末,牙舟镇辖第一1个居民委员会,兴陶、甲本、王宋、边兰、白沙、白云、卡腊、陈家湾8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21个村民小组。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牙舟镇下辖2个社区和14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兴陶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牙舟镇,地处平塘县城中部,东与
卡罗乡接壤,南与西凉乡毗邻,西与通州镇相连,北靠掌布乡,东北与白龙乡交界。辖区总面积39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牙舟镇地处黔南山原狭谷区,地形以山地为主,间有盆地、丘陵、台地,无大坝地;地面起伏较大,相对高差200—400米。多为
石灰岩溶蚀低中山,间有砂页岩侵蚀山地。
平均海拔1000米。
气候
牙舟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热量充足、四季如春。多年平均气温17°C。无霜期年平均312天。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
水文
牙舟镇境内主要河流为
曹渡河,落差1258米,境内为242米;枯水期流量2—3立方米/秒,洪水期流量1400-2000立方米/秒,年均流量106立方米/秒;河床宽50—100米,平均比降0.32%。
自然灾害
牙舟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倒春寒、暴雨、冰雹等。
自然资源
牙舟镇境内矿藏资源主要有煤炭、电石灰岩、陶瓷土等。煤炭储量达30万吨以上。有耕地面积1.4万亩。
森林资源丰富,覆盖率为65%,树木主要以
马尾松为主。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末,牙舟镇辖区总人口20567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158人,城镇化率15.4%。另有流动人口5353人。总人口中,男性10796人,占52.49%;女性9771人,占47.51%。总人口中,以
汉族为主,达12957人,占63%;有
布依族、
苗族、
水族、
壮族等少数民族,共7610人,占37%。2011年,人口出生率8.76‰,人口死亡率5.4‰,人口自然增长率3.3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85人。
截至2017年末,牙舟镇常住人口24194人。
截至2018年末,牙舟镇户籍人口32896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牙舟镇农民人均纯收入4022元。
截至2018年末,牙舟镇有工业企业31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有67个。
农业
2011年,牙舟镇生产粮食5101.5吨。主要经济作物为
烤烟。2011年,烤烟产量2万担。
工业
2011年,牙舟镇工业总产值达到6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2%。
电信业
2011年,牙舟镇电信业务收入70.6万元。
交通
牙舟镇有册三公路、平掌公路从牙舟境内穿过。牙舟镇蚊子山至摆茹董朗公路可直达甲茶风景区,2011年,全镇有客运汽车2辆。
社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牙舟镇有镇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8个;图书室7个,藏书2万册。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牙舟陶器制作工艺,2008年,牙舟陶器的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美术馆民间部已经先后收藏了100多件牙舟陶作品。有广播电视站1个。
教育事业
2011年末,牙舟镇有初中1所,在校生1275人,专任教师80人,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牙舟镇有镇级卫生院1所;病床10张。专业卫生人员18人,其中执业医师4人,注册护士5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35000人次。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78万人,参合率90%。
社会保障
2011年,牙舟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5户,人数64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132户,人数3247人。
基础设施
2011年末,牙舟镇有邮政所1个,投递点6个。电信企业2家,服务网点1个。
2011年末,牙舟镇电话交换机总容量500门;固定电话用户305户,移动电话用户4100户,宽带接入用户210户。
2011年末,牙舟镇镇区自来水厂1座,日生产能力340吨,铺设干线水管36千米。镇区道路两侧铺设排水管道2.2千米。
2011年末,牙舟镇镇区110千伏安变电站1个。2011年,全镇村寨户户通电。
文化
牙舟镇地名因原集镇居民居住范围从高处看像月牙小舟,故名。
民俗文化
牙舟陶始于明洪武十六年,明朝为了进攻
云南省残余的元朝势力,大量屯军进住
贵州省,后来屯军与当地人通婚,逐渐融入了当地民族,牙舟的制陶技艺就是这个时期从汉族地区传入的。
由于牙舟镇有丰富的
陶土资源和独特的制釉原料,加上
布依族丰厚的传统文化,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牙舟陶技艺。
牙舟陶以黄、白、绿、紫、棕、褐色为基调色,以玻璃为基础釉,各色互相配合,形成多种光泽莹润的色调,在烧制中,表面釉层自然裂变,形成各种和谐的裂纹,酷似“冰裂”。另因牙舟陶独特的釉在烧制中会产生意想不到的颜色变化,俗称窑变。“冰裂”和“窑变”是牙舟陶独有的特征。
到了清末,牙舟陶已具规模,民国时期进入鼎盛时期,产品靠人挑马驮,大量销往黔、川、湘、滇、桂等地,并有传教士将牙舟陶带到
欧洲。
新中国解放后
平塘县成立了“牙舟陶器生产合作社”,将制陶业全部集中于牙舟镇内。1974年到1983年是牙舟陶最辉煌的时期,在专业美术工作者帮助下,设计出了许多新产品,品种达到280余种,年产量三十万件,作品多次参加出国展览和全国性展览,并多次获奖。
获得荣誉
1983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国际旅游会上,牙舟陶“鸡纹双耳罐”被评为旅游纪念品优秀作品并获金质奖章。
1984年,在全国
工艺美术作品展评比中,“方纹奶罐”产品获轻工业部优秀作品奖和
贵州省优秀旅游产品“
黄果树杯”奖,轻工业部把牙舟陶器出口产品列为部生产品种之一。
1986年荣获贵州省优秀旅游作品“黄果树杯奖”。
2005年,“牙舟陶烧制技艺”被列为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牙舟陶生产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