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如锡
唐代进士
周如锡(671—757),唐朝进士,曾任广东高州府刺史,征南大元帅水陆马步军都统,左金吾卫上将军,平定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廉、白、贵等六州。
李世民即位,任左骑常侍。贞观元年(627)因事贬营道散参军,于是兄弟卜居宁远大阳洞江口。现存宁远县舜帝陵镇湾头村周氏宗祠内的《先祖墓碑记》标明“金紫光录大夫如锡公,葬望岗金鸡插翅形”,墓在宁远县天堂镇大陂岭村后。2003年8月被列为永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周氏“二十四宏(弘)”。如鍉生子六,如锡生子十八,后世称为“二十四宏”。如锡三子宏本徙居江永上甘棠村,宏休分居浙江钱塘,宏谦系周敦颐先祖。《周氏族谱》记载,周如锡的儿子中有文进士六人、武进士三人。
人物生平
公字彦德,唐咸亨二年辛未(671)六月初六午时生。圣历(698-700)登进士,累官至粤东高州(今茂名市)刺史。会番贼(外敌)警边(入侵),奉诏为征南大元帅水陆马步都统,授左金吾卫上将军。平定广西壮族自治区钦、横、廉、白、贵、郁六州,加封金紫光禄大夫,左散骑常侍。因议事不合贬道县司马。时兄如鍉为道州刺史,同择宁远九疑大阳洞望岗居焉。名曰﹕周家屋地。公娶蒋氏夫人,生育十八位以“弘”为辈字子与兄育六位“弘”为辈字子同被唐名相周墀誉为“二十四才子”,皆为国用。
轶事典故
周如锡为元公周惇颐十一世先祖。
南迁祖归仁公生五子:一贵珠二贵琼三贵瑛四贵瑰五贵璋,皆进士。长贵珠生文颖,文颖生安时,安时生子如鍉和如锡,亦皆进士。入湘始祖周如锡公官任两粤、钦、廉、白、横、贵六州都督,奉旨授征南大元帅马步都统使、左金吾上将军。屡立战功,因言事不合,迁道县司马与兄如鍉卜居宁远县大阳洞。如锡生子十八弘,一弘初二弘明三弘立四弘本五弘颂六弘道七弘正八弘章九弘休十弘德十一弘谦十二弘量十三弘度十四弘顺十五弘慎十六弘颁十七弘亮十八弘交,皆进士。连同如鍉生子六弘:惮、懽、悯、怜、恻、忆,亦皆进士。二十四弘分支开基立业,子孙繁衍,簪缨世,族兴隆运。如锡公传十二代,生宋明理学奠基人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敦颐公传三十一代。周族人才链,今外当属罕见
一、周氏族人迁徙及追思祭祀与世袭概况
据有关资料表明,周氏据说源出于古代姬姓,后迁河南汝南郡,遂按国号以周为姓。周敦颐的先世徙居情况大致是:由河南汝南、山东青州、襄阳市、湖南宁远县,再由宁远到道县。周敦颐之子周焘的后裔逸斋公于明正德年间移至绍兴市
(一)周氏源出姬姓,因族居河南汝南而俗称“汝南世第”。
《通志·民族略·以国为氏》记载:平王之子烈封汝南县者,亦为周氏。烈传十七世,至秦,秦灭周并其地,逐为汝南著姓。汝南成为周氏的郡望,特别是平王少子烈的这一支,繁衍最为旺盛,成为周氏群体的主干,故后世多以“汝南程颢程颐朱熹等五人从祀于庙庭,又加封周敦颐为汝南伯。赵昀宝祐元五年(书“九江道原书院”及“道州濂溪书院”院额。元代仁宗延佑六年(1319),加封周敦颐为道国公。朱翊钧万历二十三年博士,自此周氏子孙世袭充任五经博士成为定制。
二、周氏家族人才链现象
人才学把家族人才辈出和不断涌现的现象,称之为家族人才链现象。周氏家族名声卓著者当推周敦颐,连绵49代,名人迭起,至今族人散居海内外,颇多才俊,这种家族人才链现象,在中外人才史上当属罕见。周氏家族有较大影响的代表人物为:
周归仁
《周氏族谱》说:“始祖归仁公世家山东青州(今兖州),陈顼太建六年(574)甲午登武进士,隋末恭帝义宁元年(617)丁丑八国并楚,公扶天定难,居将帅,授魏节度使,赐玉带,迁湖广襄阳县刺史,终于任所”。周归仁死节襄阳市,从此他的后裔多居襄阳。
周如鍉。周归仁三传至安时,生如鍉、如锡。如鍉登武进士,曾任曲江区县令,后升大理寺评事、征南大元帅上将军,出知营道。
参考资料
周如锡墓.宁远公共文旅体云.2024-04-18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轶事典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