皱子白花菜
白花菜科白花菜属的植物
皱子白花菜(学名:Cleome rutidosperma),台湾省称平伏茎白花菜、成功白花菜,是白花菜科鸟足菜属的植物。分布於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台湾、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省等地,多生在苗圃、农场、路旁草地、荒地以及常为田间杂草,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开展或平卧,分枝疏散,高达90厘米,无刺,茎、叶柄及叶背脉上疏被无腺疏长柔毛,有时近无毛。叶具3小叶,叶柄长2-20毫米(茎下部的叶未见);小叶椭圆状披针形,有时近斜方状椭圆形,顶端急尖或渐尖、钝形或圆形,基部渐狭或楔形,几无小叶柄,边缘有具纤毛的细齿,中央小叶最大,长1-2.5厘米宽5-12毫米,侧生小叶较小,两侧不对称。花单生于茎上部叶具短柄叶片较小的叶腋内,常2-3花连接着生在2-3节上形成开展有叶而间断的花序;花梗纤细,长1.2-2厘米,果时长约3厘米;萼片4,绿色,分离,狭披针形,顶端尾状渐尖,长约4毫米,背部被短柔毛,边缘有纤毛;花瓣4,新鲜标本上2个中央花瓣中部有黄色横带, 2个侧生花瓣颜色一样,顶端急尖或钝形,有小凸尖头,基部渐狭延成短爪,长约6毫米,宽约2毫米,近倒披针状椭圆形,全缘,两面无毛;花盘不明显,花托长约1毫米,雄蕊6,花丝长5-7毫米,花药长1.5-2毫米;雌蕊柄长1.5-2毫米,果时长4-6毫米;子房线柱形,长5-13毫米,无毛,有些花中子房不育,长仅2-3毫米;花柱短而粗,柱头头状。果线柱形,表面平坦或微呈念珠状,两端变狭,顶端有喙,长3.5-6厘米,中部直径3.5-4.5毫米;果瓣质薄,有纵向近平行脉,常自两侧开裂。种子近圆形,直径1.5-1.8毫米,背部有20-30条横向脊状皱纹,皱纹上有细乳状突起,爪开张,彼此不相联,爪的腹面边缘有一条白色假种皮带。花果期6-9月。   (图片源)
生长环境
生于路旁草地、荒地、苗圃、农场,常为田间杂草。
分布范围
云南省西部(芒市)、台湾省台北市屏东市),原产热带西非洲,自几内亚刚果安哥拉。上世纪中(1859)传入西印度群岛(多巴哥岛);本世纪20年代后在亚洲先后星散见于下列各地:1920年,菲律宾巴拉望岛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海岸;1924年,新加坡;1946年,印度尼西亚的爪哇与泰国;1948年,缅甸马来西亚;1958年,我国云南西部,印度尼西亚广布; 80年代传入我国台湾。看来分布区正在扩展之中,已有成泛热带分布种的趋势。
本种提示
与国产其他种很容易区别,本种花单生叶腋;2个中央花瓣表面有黄色横带(标本室材料上看不到这个特征,因为整个花瓣的颜色褪色为白色至粉红色);种子表面有20-30条横向脊状皱纹,在40倍以上的解剖镜下,可见脊上有乳状突起或微柔毛;爪开张,腹面边缘有一条白色假种皮带。
相关的种
与“皱子白花菜 Cleome rutidosperma DC.”相关的种有:
白花菜Cleome gynandra L.
美丽白花菜Cleome speciosa Raf.
醉蝶花Cleome spinosa Jacq.
黄花草Cleome viscosa L.
无毛黄花草Cleome viscosa L. var. deglabrata (Backer) B. S. Sun
黄花草(原变种)Cleome viscosa L. var. viscosa
滇白花菜Cleome yunnanensis W. W. Sm.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分布范围
本种提示
相关的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