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明之
原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
艾明之(1925年2月-2017年6月29日),原名黄志坤,男,原籍广东英德,生于上海市,中国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原副会长。1940年肄业于上海协济高中。曾是重庆巴蜀中学教师,担任上海、香港生活书店编辑。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上海第三钢铁厂副厂长、上海电影制片编剧、中国作协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影股份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影协第一至三届理事、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2017年6月24日,92岁的艾明之因肺部恶性肿瘤扩散病逝。
早年经历
艾明之出生于上海市,原名黄志坤。少年时期曾做过报童、饭馆学徒、网球场拣球小工等工作,并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广泛阅读中外文艺作品。1938年,他成功考入一所由救济会开办的中学。在校期间,艾明之开始尝试文学创作,其短篇小说被多家报刊发表。1940年起,他在上海发表短篇小说和散文。1944年夏天,艾明之前往重庆市,成为中学教师,并在此期间发表了首部长篇小说《上海二十四小时》,表达了对沦陷区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随后,他又在《新华日报》《文哨》等刊物上发表了多部作品。抗日战争胜利后,艾明之返回上海市,在生活书店编辑部工作,并出版了长篇小说《雾城秋》。1948年春天,他转至香港生活书店工作。1949年,艾明之回到北京。
工作经历
1949年7月,艾明之作为代理副厂长加入上海第三钢铁厂,这段长达三年的工厂生活为他日后创作工人题材的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1952年,艾明之调任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成为一名专业编剧。次年,他完成了自己的电影文学剧本处女作《伟大的起点》,该作品获得了文化部电影局颁发的电影文学剧本奖。艾明之以其每年至少完成一部影片的速度不断前进,其中许多作品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好评,如《幸福》《护士日记》等。1960年代初,艾明之开始构思并着手创作一套百万字的长篇小说,旨在描绘1918年至1949年中国工人运动的历史。1963年,他出版了《火焰三部曲》的第一部《火种》,获得文艺界和读者的高度评价。然而,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到来,艾明之的创作活动被迫中断。粉碎“四人帮”后,艾明之重新投入创作,发表了《一刻千斤》《月到中秋分外明》《小金鱼》《海上生明月》等一系列电影剧本。此时,他的创作不再局限于工人题材,而是涉及多种主题和风格,展现了作者的高超水平和勇于探索的精神。艾明之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作协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第一至三届理事。
主要作品
艾明之的主要著作包括《上海二十四小时》(1945年)、《雾城秋》(1947年)、《饥饿的时候》(1947年)、《列宁传》(1949年)、《马克思传》(1949年)、《狼窑》(1950年)、《炉边风波》(1950年)、《竞赛》(1951年)、《钢铁的力量》(1951年)、《不疲倦的斗争》(1953年)、《伟大的起点》(1954年)、《年轻的心》(1955年)、《幸福》(1956年)、《汽车在叫唤》(1956年)、《工人的儿子》(1956年)、《浮沉》(1957年)、《护士日记》(1957年)、《幸福》(1958年)、《巨浪》(1958年)、《常青树》(1959年)、《黄浦江故事》(1959年)、《风流人物数今朝》(1960年)、《阳光下》(1963年)、《火种》(1963年)、《小金鱼》(1982年)、《海上生明月》(1983年)、《燃烧吧,上海》(1988年)。
参考资料
艾明之 Mingzhi Ai.豆瓣.2024-08-24
悼艾明之先生.搜狐网.2024-08-24
SFM·影人 | 追忆艾明之.搜狐网.2024-08-24
艾明之.博雅人物网.2024-08-24
目录
概述
早年经历
工作经历
主要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