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威利斯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教授
保罗·威利斯(英语:Paul Willis,1950-)是一位社会科学家,他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社会学、人类学和教育学,并强调消费文化、社会化、音乐、以及大众文化。他生于沃尔夫汉普顿(Wolverhampton)并在剑桥大学伯明翰大学接受了高等教育。他曾就职于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随后就职于伍尔弗汉普顿大学。他曾是基尔大学的社会/文化(民族志)教授。2010年秋,他离开基尔大学,并成为了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他的作品《学做工: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 Learning to Labour: 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Jobs)于1977年出版。
人物经历
保罗·威利斯的文化背景是工人阶级的,他的父亲是一个木匠,后来成了一个总工头,也就是建筑检查员,为地方当局工作。再后来,他的父亲创办了自己的小房地产生意。保罗·威利斯九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去世。他上的是一所男女同校的文法学校,那个时候实行的是11+考试,也就是从所有十一岁的孩子里选拔15%左右的人去上精英性的文法学校。他是所在的文法学校里唯一一个后来到剑桥念书的学生。
保罗·威利斯的作品主要但不限于多样化背景下对现存文化形式的民族志的研究。基于从高度结构化文化到低度结构化文化的研究,威利斯分析了“非正式文化”的实践是如何帮助文化世界实现“自下而上”的生产与巩固的。在剑桥大学学习了文艺评论后,威利斯于1972年从现代文化研究院(位于伯明翰大学)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他在该研究院担任高级研究员直至1981年。
他于1972年1月召开的的第九届全国学术研讨会上向大会提交了名为《摩托车亚文化》的论文。80年代,威利斯就任伍尔弗汉普顿自治市议会在英国中部度地区的青年政策顾问。在那里他写就了《青年评论》(由议会和Ashgate出版社出版)。这部著作奠定了青年政策、青年议会的民主选举的基础,后者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