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
2002年拉尔夫·费因斯主演电影
《蜘蛛》(2002年)是一部由大卫·柯南伯格执导的悬疑剧情,改编自帕特里克·麦格拉斯1990年的同名小说。影片主演拉尔夫·费因斯米兰达·理查森,讲述了一个刚出狱的精神病人斯派德在伦敦东区的生活。斯派德深深迷恋自己的母亲,但母亲被父亲杀害,妓女成为他的继母,斯派德对此愤怒和厌恶。当他认定母亲是被妓女和父亲共谋杀害时,他决定杀死妓女。影片在2002年坎城电影节首映,获得了加拿大吉尼奖最佳导演奖,主演拉尔夫·费因斯和米兰达·理查森也因出色表现获得了多个奖项。
剧情简介
20世纪50年代,年过30的丹尼斯·克雷格已经在伦敦郊区的精神病院呆了20多年,他被诊断患有严重的精神
分裂症和失忆症,从来不曾康复过。他的昵称叫“蜘蛛”,这是母亲给他取的。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写日记,努力回忆,试图找回神秘过去,包括查明母亲的死因。在他碎片般的精神世界里,究竟哪些是记忆,哪些是关于记忆的幻想,哪些是现实变得越来越无法分辨。
影片讲述一个刚刚释放出来的精神病人斯派德,他终日在少年时代的伦敦街头闲逛,而许多年前的旧事和死去的人竟然逐一上场:重尝温暖的母爱,抢走父亲的坏女人,父亲和情人如何杀死母亲的一幕更是如临其境……这些是怀念旧事以造就新生?抑或是妄想病狂游荡的不归路?斯派德的人生就如在蜘蛛网上的轮回盘转,总又走到那致命的一刻——影片就是如此直闯血肉人心,细述一个孤伶人的灵魂苦旅。
“只有一件事比失去你的心智更可怕,那就是,重新找回它。”在斯派德的记忆里,那些过去了的事总是特别清晰,他一直努力想忘记那些事,可是他毫无办法,它们总是阴影般地笼罩着他,无发摆脱,就像他无法摆脱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样。
他本来有机会忘记过去重新开始自己的新生活,那是在他在一个精神病公共机构里呆了很长一段时间出来之后,他回到了伦敦东部的街区,那是他长大的地方,他住在一个小公寓里,但是并不受沃肯森的监督。在熟悉的环境里,那些场景、声音和气味,又逐渐唤起了斯派德儿时的记忆,关于他的母亲和他的父亲的记忆。
幕后制作
这一部片子的主角是雷夫范恩斯。很有趣,因为不久之前,我才看过一样是他演的「红龙」。看着这么一个瘦瘦高高的人再度饰演着胆小、畏缩而可怜的角色,着实有趣。
红龙里,雷夫的精神也有问题,他的童年很不幸,导因于祖母对他的态度。在童魇里,雷夫的精神也有问题,他的童年很不幸,虽说是来自父亲的关系,但是他念念不忘的却是他的母亲。
嗯?很像吗?其实很像又很不像。
红龙里的雷夫,对着莫名的力量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童魇里的雷夫,对着自己和莫名熟悉的周遭,孱弱颤抖着。眼神里不只是说不完的不可说故事,更是不见底的灰暗。
这部片子的步调很慢,让我想到同样是雷夫主演的另一部片子,英伦情人。
如果你已经想不起来了,让我提醒你,那是一部一样很慢的电影。有一个来自英国的灼烫伤病人,静静地躺在床上,深的双眼说着无法述说的故事。贯穿英伦情人的是一本书,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是伊理亚德的「历史」。
童魇里也有一本书。也是历史。但是雷夫在这里不读历史,他写历史。他看着自己,看着自己过往周遭的人们。我们无从得知,那些他不在场的片段,他是如何回顾他们的。但是他确实回顾了。
再更久以前,我看了一部电影,叫做「记忆拼图」。这部片子不是雷夫演的。记忆要如何回想?其实历史是拼凑出来的。记忆拼图的主角在自己的身上刺青,跟「红龙」里的雷夫在身上刺青一样:那不是为了记录,那不是为了宣示,那是为了要「成为(Becoming)」。
在这里,雷夫在小记事本上撰写历史。他也是在「成为」。
我提到红龙了吗?他临摹着画作,而后他再也承受不了自己─不完整、无法「成为」完整的自己,然后他毁了画作。你看到了童魇里的拼图了吗?拼凑?
你如果用心聆听,会发现所有重要的片段、所有描述细节的片段,都是没有音乐的。我看着画面上的雷夫,跟着画面上童年的蜘蛛,弯着腰捡拾地上的东西。好安静,只有弯腰的声音跟宁静的惊喜。你小时候也这样捡过东西吗?每个毫不起眼的小东西都是一个巧妙的小计划、一个小梦
想、一次惊奇与希望。
那么你就能了解,那趴伏在在菜园的,是多深的情感。
喔,对了,我忘记说,这部片子开头的地方,你只会看到一幕又一幕类似墨迹测验的斑驳画面。如果你跟我一样恰巧在几个小时前才刚看完「在黑暗中漫舞」的话,也许你也会会心一笑(笑)
另外,雷夫喝茶/咖啡的那一幕,如果你注意到背景的海报,你会看到,「让英国保持干净」(笑)
最后一个脚注,这部片值得一看。如果你想体会一下那种失落的不安感。但是我应该不会去看第二遍吧。
作品评价
蜘蛛把一生锁在网上,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
——(爱尔兰)霍尔·伯恩《苹果花园的棋局》
整部电影从表面上看是主人公“蜘蛛”的一个唤醒回忆的过程,但事实上,它是对一个臆想症患者进行精神分析的过程。提醒你,“蜘蛛”的记忆从小就因为臆想而发生了严重的错乱,后来又因为过度刺激而一度陷入停顿和混乱,所以他整个的回忆过程也就显得颠三倒四,混乱不堪。所以你决不要一味跟随蜘蛛的回忆去判断整个事件,所有的线索只对他一个人有意义,很可能都是错误的幻想。
【关键词】恋母情结、记忆错乱与重叠、精神分析、臆想症
蜘蛛的病例报告
患者姓名:蜘蛛
患者性别:男
患者国籍:英国
患者病史:臆想症
患者体征:常出现幻听、幻视和幻觉,行为怪异反常,身体僵硬
初步诊断:精神错乱、记忆封锁
诊断结果:患者患有严重的过失行为后遗症,直接原因是过渡精神刺激造成记忆中断,致病根源是儿童期的恋母情结。
分析报告:一个故事的三个版本
1、第一个版本(虚构的,蜘蛛脑海中的理想版本)
儿童时期的蜘蛛和父母生活在压抑的伦敦东区,他非常迷恋自己的母亲,但他性欲旺盛的父亲却在酒吧遇到一个粗俗的妓女,并对她百般宠爱。一次,父亲带妓女回桥边小屋过夜,母亲尾随而至,被父亲用铁锹打死,埋在菜园里。随后,妓女成为蜘蛛的继母,蜘蛛对此异常愤怒和厌恶。当他认定母亲是被妓女和父亲和谋害死的时候,就做出了杀死妓女的决定。于是,一天夜里,蜘蛛借用绳索悄悄打开煤气阀门,酒醉的妓女中毒昏迷,当父亲赶到将妓女拉出屋子的时候,她已经死了。
2、第二个版本(存在可能性的一个真实版本,掺杂大量被蜘蛛压抑和修改的记忆)
儿童时期的蜘蛛和父母生活在压抑的伦敦东区。他非常迷恋自己的母亲,但他却多次目睹父亲和母亲粗俗的亲密场面,身心受到很大刺激(比如在窗口的那次)。于是,在他的潜意识里就出现了一个与父亲有不正当关系的粗俗酒吧妓女(这个女人成为母亲淫荡一面的替代品)。一次,父亲带妓女回到桥边小屋过夜,母亲尾随而至,被父亲用铁锹打死,埋在菜园里。随后,妓女成为蜘蛛的继母,蜘蛛对此异常愤怒,当他认定母亲是被妓女和父亲和谋害斯的时候,就做出了杀死妓女的决定。于是,一天夜里,蜘蛛借用绳索悄悄打开煤气阀,酒醉的妓女中毒昏迷,当父亲赶到将妓女拉出屋子的时候。她已经死了。然而影片最后解开的迷底却证实,所谓的妓女根本就不存在,那个煤气中毒,被父亲拉出屋子时已经死掉的正是蜘蛛的母亲。
我们可以想象,在这一刻,受到严重刺激(过失杀母)的蜘蛛,他的记忆出现了停滞,真相的瞬间被大脑高度抑制,造成的连锁反应使他此前的记忆彻底陷入了混乱,无法分辨真假(因为蜘蛛是唯一的主观叙事者,所以观众的认识也就随之陷入了混乱)。蜘蛛的脑海从此陷入一片空白,但也并不是完全失忆,记忆的片断肯定不时窜出来骚扰他,于是他开始用笔记记录这些难辨真伪的片断,我们称之为“蜘蛛的密码”。(这个细节设置和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失忆]具有惊人的相似,不同的是诺兰刻画的是单纯的失忆症,盖·皮尔斯寻找记忆的过程更为主动,而克南伯格关心的是精神疾病引发的记忆抑制,拉尔夫·费因斯的记忆寻找过程是一个相对被动的“被唤醒”的过程。)
这样,在脑海空白中不断涌出记忆片断的生活一直延续到了蜘蛛离开精神病院,回到伦敦之后才开始逐步大片大片地苏醒,而影片就从这里开始。回到伦敦的蜘蛛,记忆在熟悉场景的刺激下一点点复苏,他凭借笔记中的符号艰难地摸索和重新整理着自己的记忆。在这个过程中导演穿插了大量技术化,且带有暗示性质的场景,但同时也为观众设置了很多阅读障碍和陷阱,因为蜘蛛的臆想症并没有结束,公寓场景里依然有很多成分是他幻觉的产物,比如这里最大的幻觉就是房东老太太变成了蜘蛛的母亲。
3、其实还存在第三个版本(另一个真实版本)
这个版本的情节和第二个大同小异,不同的只是,这一次我们认定蜘蛛的母亲实际上就是一个酒吧妓女。但在蜘蛛的内心,他不允许温柔的母亲和粗俗的妓女这两个形象重合,于是产生了认知分裂,渐渐把真实的母亲分裂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人,其中一个(妓女)甚至成为杀死另一个(母亲)的凶手,进而也就引发了蜘蛛试图用煤气杀死妓女却错杀母亲的悲剧。
第三个版本和第一个版本最大的不同在于,是否有一个和蜘蛛母亲长相类似的妓女存在?蜘蛛记忆中的妓女,究竟是他对酒吧里其他妓女的移用和修改,还是干脆她就是蜘蛛母亲本人的职业。我认为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影片提供的依据是那张蜘蛛秘密保存的色情黑白照片——画面上有两个裸女,从神情上看应该是妓女,而其中之一显然就是蜘蛛的母亲。我认为第三个版本最为可靠和巧妙,大多数疑问通过这个线索基本上都可以解决。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考察“蜘蛛”这个人,在他的脑海深处的确存在着两个关于母亲之死完全不同的解释。其一是母亲被父亲和妓女合谋杀死在菜园,其二才是自己在癔症中用煤气杀死母亲。第一个解释其实是蜘蛛错乱的想象,是被逐步放大和蜘蛛主观认定的结果;而第二个解释,是因为蜘蛛一直无法面对自己杀死母亲这个事实,从而在潜意识中极力压抑的那个现实。
很明显,蜘蛛具有严重的恋母情结,而这种对母亲病态的依恋,让他不自觉地把母亲塑造的很完美。但事实上,蜘蛛的母亲要么是个不怎么检点的女人(第二个版本),要么干脆就是个荡妇(第三个版本)。因为多次目睹母亲和父亲放浪的亲热场面,蜘蛛渐渐产生了非常主观的臆想,在他脑海里,母亲的形象和粗俗放浪的妓女形象时而重叠,时而分裂。妓女的形象也不是凭空出现的,有一个场景解释了蜘蛛这一臆想的原始依据。蜘蛛曾去酒吧找过父亲,父亲不在,他遇到了三个粗俗不堪的妓女,其中一个当着他的面露出乳房取笑。这个场景可以理解为对蜘蛛造成强烈刺激的场面,蜘蛛头脑里所理解的令人厌恶的女人正是这样。而这个形象后来就和蜘蛛的母亲重叠了,最终这个妓女取代了母亲放浪的一面。接下来,蜘蛛的想象力在这种错乱的认识下进一步得到发挥,这个臆造的妓女又成为和父亲合谋杀死母亲的凶手。
我们首先应该知道,精神分析学中有这样的认识:“人类社会的确存在子女指向异性父母的性爱,而子女往往由此产生强烈的被惩罚的道德焦虑。”蜘蛛的认识错位和精神分裂症正是源于这种道德焦虑,而用妓女替代母亲恰恰可以解决这个焦虑,因为他憎恨的是一个“坏的”、“不道德的”妓女,不是不检点的母亲,那么这种憎恨和仇视就变得“合理”了。所以我们说,蜘蛛的这种错乱其实是为极度的爱和极度的恨寻找一个突破口。
精神分析学中还有这样的认识:“揭示出这一‘未知的意义’之后,立刻会伴随着症状的消除”。“未知的意义”,在本片中就是蜘蛛杀死母亲这个被压抑的记忆。片尾,这个记忆获得了释放,多年以后,蜘蛛终于明白(记起)是自己杀死母亲这个事实,就是父亲翻转尸体,露出的却是母亲的脸这个镜头。所以影片最后,蜘蛛坐上了精神病院来接他的车,在车窗里露出了唯一的一次笑容。同时你应该注意到了,这里的镜头蜘蛛变回了男孩的样子,这个镜头意味深长,蜘蛛的记忆,在这一刻被重新续写了。也就是说,患者的记忆封锁被治愈了。
但是,成年的蜘蛛又应该如何面对这个现实呢?这正是我所说的,导演克南伯格残酷的冷静。
好了,透透气,我们终于可以跳出这团迷雾,谈谈这部电影了:
记忆的迷宫
以主人公的主观叙事视角为线索的电影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正因为这样,剧情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将观众引向迷途,从而做出错误判断。因为你会很自然地顺从叙述者的追忆过程去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而事实却很可能与展现出来的样子完全相左。[蜘蛛]这部片子正是利用了观众的这种阅读习惯,不断误导我们,才促成这种迷宫式的诡异观赏气氛。而[穆赫兰道]、[失忆],也都属于这种情况。
将精神分析引入电影艺术
将精神分析引入电影不是克南伯格的独创,好莱坞早期的恐怖片里早就曾经大量运用这一手段,不过到了克南伯格,尤其是[蜘蛛],精神分析的着墨大大加重,甚至电影本身都只是成为一个手段,一个分析的介质而已。和克南伯格早期的怪诞、恶心相比,[蜘蛛]显得非常完整和干净,你看不到怪体生物分泌的粘液,大便和内脏,你看到的只是一颗受伤的大脑在记忆中织就出四通八达,但破碎的网。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荣誉奖项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剧情简介
幕后制作
作品评价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荣誉奖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