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寒,安徽省
黄山市歙县人,1963年出生,擅长山水、人物、花鸟砚的制作。黄山市
屯溪区政协委员,当代著名砚雕家,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歙砚制作技艺”项目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2009年4月,被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与
中国文房四宝协会评为中国砚雕大师。
郑寒的作品刀法遒劲、老辣、简练,雕刻上深、透、镂、点、线、面的结合完美无缺。人物刻画栩栩如生,佛祖
造像端庄慈祥,花鸟鱼虫活灵活现,每一件作品都体现出鬼斧神工、犹如神来之笔的精湛技艺。构思巧妙、擅用石色纹理是他的独到之处。其作品
颜师古不拘古,继承传统而又突破传统。他认为制砚应“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应心与古会、心与天会,砚艺术乃真善美之物,应从生活中寻找美的感受,创作中崇尚自然,来源于自然的法则,达到融于心中、意于刀间、寻求复归自然的法则,通过精巧的构思,精心的制作,达到“厌于人意,合于天造”,“与天同契”的艺术珍品。
郑寒先生雕琢的“鱼”砚,湛称精品,
张中行、张淑芬、张雅宗等专家一致说好。除石质精外,关健是作 者的创意和雕刻技高。这是一块璞石、这在
歙石中是难得上品,故作者尽可能地、恰到好处地保留了部分石皮,又因其长条椭形、故立意雕鱼。整条鱼在琢制后无一鳞片,但给人以鱼的感觉之佳妙、堪称一绝。砚堂开得极工、大小适度、形状得宜,使人感觉既规矩又舒服。而所采用的雕枝手法、更是值得称道,充分利用石材的天然表皮外形、能不动刀的尽量不用刀刻。凡所需刻处、必精审不苟,在某些着刀处、又刻意留下刀锋,使人 有一种民间艺术的泼辣之感。鱼头及其腮、嘴、眼更是传神,“艺术之美、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感觉是一条比真鱼还“真”的鱼。像这样的砚、妙手亦是偶得,如果中国的新砚刻如此,也就可观了,在本次砚展中、这样高品味的砚也是软为罕见的。关健之所在、是砚工的文化素质,是砚工的艺术品味。“工欲羡其事、必先利其器”,借用这个“器”字,在这里指的是人脑的高级思维活动。
2021年6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表彰第十五届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的决定》,黄山郑寒砚雕艺术中心工艺品雕刻工
高级技师郑寒、
迎驾贡酒酿酒师高级技师
广家权等4人获评“全国技术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