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市第一中学是一所创建于1943年的学校,位于三贤大道东,经十路西,纬二路南,纬三路北。该校占地面积185314.8㎡,总建筑面积137316㎡,工程建设规模为24轨,72个教学班。教学楼建筑面积19480.11平方米,由三幢相同的五层教学楼以南北平行布置,并由两层高的外廊串连而成。每座教学楼均为南侧单边密封式走廊,宽约两米多。该校设有72间标准教室、6间240人阶梯教室、10间教师办公室、5间休息室、5间谈话室。目前,介休市第一中学拥有300余名教职工。
简介
介休市第一中学,努力探索学校
和谐发展之路,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培养出了大批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为学生的成材、学校的发展以及地方经济的腾飞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实力不断增强。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几年是介休市第一中学又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校领导根据学校发展的客观实际,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关键时刻,始终以“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师生素质、提升
办学效益、创立学校品牌”的内涵式发展为主轴,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开拓创新、
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审时度势,前瞻性地提出了符合校情的指导思想,形成了学校文化的主旋律和学校管理的精髓。其核心就是“恪守一种信念,创建一种氛围,完成一项任务,突出一个主题,遵循一种程序,实现三个目标”;具体含义是恪守“真诚、勤奋、快乐”的信念,创建“和谐、拼搏、奋进”的氛围,以教学为中心,以
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长期任务,以教科研为重要手段,遵循“精心策划、适时督导、总结反馈、修正改进、落实评估”的程序,努力实现“领导具有驾驭全局的能力,教师学生做事客观规范,学校各项工作均能达标”的三级目标,顺利通过省级示范校的验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校史
创建于1943年,三度迁址,几经易名。1989年、1999年、2009年对于介中而言是持续发展的三个重要起点和里程碑。1989年从介休学巷迁址崇文街13号,1999年迁址崇文街新校区(现介休二中),2009年又喜迁新校。改革开放30年,也是介休一中持续发展的30年,学校占地面积由28亩、110亩到现在的278亩,办学规模由6轨、12轨发展到今天的20轨。
师资
教师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52人,一级教师69人,国家级骨干教师2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2人,省级模范教师5人,省级学科带头人4人,省级教学能手8,省级骨干教师6人,
山西省优秀班主任5人,地、市级教学能手53人,教育硕士2人。这批在省内外享有盛誉的科研型、专家型教师,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和推动力,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雄厚的基础。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着力于三支队伍梯队建设,即教师队伍梯队建设、班主任梯队建设、员工梯队建设,启动了首席教师、首席教师后备人才、风格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六个梯队培养机制,实行班主任星级制,不断加大培训、考核力度,做到内外联动,提供平台,政策保障。
设施
为了进一步适应
介休市经济建设和区域内中心城市建设的需要,进一步提高介休市第一中学的整体办学实力,2008年8月26日,占地330亩、预算总投资1.5亿元的介休市第一中学新校工程正式奠基。这是介休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尊师重教的重大举措,是介休38万人民的一件喜事,一件盛事。新建中的介休一中预计总建筑面积14万平米,绿地覆盖率35—40%,可容纳3600名学生、300名教职工学习、工作和生活。依据新课改的要求,校园内设备齐全,功能完善,富有很强的时代特征,是
介休市建设的示范工程。
印度诗人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说过:我的确在时时调整琴弦,因为那最好的乐章永远在明天的追求中。置身于迅速发展的教育大环境,介中人时时在调整琴弦,牢记“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时代真谛,居安思危谋思路,审时度势定思路,前瞻未来调思路。为了介休市第一中学的明天,介中人将努力到永远,创新到永远,发展到永远。
新建介休一中工程是介休市委、市政府着眼介休长远发展、立足整合教育资源、提升教育质量,力求充分发挥教育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作用的战略决策,是全面推动介休市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构建人才高地的奠基工程。该工程从筹划到建设,经过三年多,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战,一座富有现代气息和浓郁文化氛围的新建介休一中已巍然屹立在笔直宽阔的三贤大道旁,2009年9月一日,学校已正式投入使用。
新建介休一中位于
介休市三贤大道东,经十路西,纬二路南,纬三路北,工程建设规模为24轨,72个教学班。工程占地面积185314.8㎡,总建筑面积137316㎡。工程分两期完成,一期工程包括:教学楼、科技实验楼、行政楼、学生宿舍楼、食堂、
田径场、球场、茶浴厕、道路、钟楼、校门;二期工程包括:综合楼(艺术楼、学术报告厅、图书馆);三期工程包括:体育馆、活动中心、研究性学习中心、第二食堂、宿舍楼(2栋)、教师公寓等。一、二期总投资2亿元。
介休一中的
建筑设计以现代的创作手法,将不同的功能通过各种连廊、过道、铺底绿化联系在一起,在既定的平面构成方向上,以连续、穿插等造型手段塑造出统一丰富的建筑形体和空间。
建筑形象典雅俊秀,富于活力。外墙的材料选择及色彩搭配风格典雅、含蓄、稳重,充分展现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综合楼做为标志性建筑,造型独特,大气并具有文化内涵。教学楼、实验楼成组单元型设计,具有弹性生长性。
整个建筑群的规划设计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思想,以最大限度地使用教学资源为基本原则,以年级管理为主体,以学生活动为主线,为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和功能设施,从选修课型、研究性学习、信息共享、互动科技、社会实践等诸多方面满足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整体
建筑设计新颖、功能齐全,充满现代气息、实用功效和人文内涵。
教学楼是一所学校的核心建筑,新建介休一中的教学楼位于基地南侧,介于入口广场和运动场之间。建筑面积19480.11平方米,由三幢相同的五层教学楼以南北平行布置,并由两层高的外廊串连而成。淡蓝色的楼体在蓝天、白云、绿树的映衬下,显得典雅、大方。
每座教学楼均为南侧单边密封式走廊,宽约两米多。设有24间标准教室、2间240人阶梯教室、10间教师办公室、5间休息室、5间谈话室。另外还安排了教师卫生间、学生卫生间、饮水间、校医室、库房、消防栓等配套设施。在每个楼梯口还设有安全出口等标识。
每痤教学楼之间,点缀着设计精巧的花坛,青石小径。课余时间,同学们凭窗临风,令人心旷神怡。
荣誉
学校先后被评为“
山西省文明学校”、“绿色学校”、“教育教学先进单位”、“新课程方案试验先进学校”、“山西省德育示范校”、“国家级依法治校示范校”。
校园风景
事故门
2008年8月18日21时30分,
孝义市境内发生一起客车与运煤大货车相撞事故。介休一中的29名教师乘座的中巴车,在孝义市迎宾南路与孝武路交界处发生车祸,造成11名教师和1名司机遇难,多名老师重伤或轻伤。此事介休一中全体师生和校友心中永远的痛。事故发生后,在省政府事故抢救处理协调领导组的统一指挥下,我省相关部门正在全力抢救伤员,妥善处理善后工作。
8月20日上午11点30分,副省长牛仁亮在孝义市再次主持召开专门会议,专题研究伤员救治和善后处理工作。省公安厅、教育厅、卫生厅、安监局、中国人保山西分公司和
吕梁市、
晋中市两市负责同志参见会议。牛仁亮要求,要协调省市医疗部门,对每个伤员都要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尽一切可能减少伤亡,减少伤残。据悉,昨天,省卫生厅根据省领导指示,已抽调省人民医院、山大二院四位专家赶到
孝义市人民医院。今天,又抽调了第二批专家,及时赶赴
孝义市,指导参与伤员的救治工作。截至今天下午,孝义市人民医院救治的20名伤员中,除两名重危病人处于特殊监护外,其余18人病情平稳。这次重大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共造成12人死亡。牛仁亮副省长和省教育厅、
晋中市、
介休市的领导到介休一中部分遇难教师家中进行了探望,转达了各级领导对遇难者家属的慰问。
根据现场办公会的安排,
吕梁市、孝义市正在全力实施伤员救治。晋中市、介休市有关方面正在妥善处理遇难者善后事宜。有关事故责任正在调查中。(来源:
黄河新闻网;记者 赵霄扬)
事故回放:
18日21时30分,
孝义市境内发生一起客车与运煤大货车相撞事故。事故导致客车30名司乘人员中的8人在事故现场及送往医院途中死亡,4人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据介绍,被撞客车上受伤的18人及大货车司机和助手共20人目前正在
孝义市人民医院进行救治,其中重症7人。
事故发生后,省委书记张宝顺、省长孟学农先后作出批示,要求千方百计抢救受伤人员,妥善处理善后事宜,依法严肃处理。
副省长牛仁亮率省直有关部门及时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抢救受伤人员,指导勘查事故现场,并成立了省政府孝石线“8·18”特大交通事故抢救处理协调领导组,积极有效地开展伤员救治、事故调查及善后处理工作。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