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民(1955~),中国作协会员河南内黄人。中共党员。吴海民最近推出的长篇纪实作品《大国的较量》,第一次向公众披露了上世纪80—90年代,中美两国就
知识产权问题谈判的全过程。
简介
河南内黄人。中共党员。1977年毕业于
吉林大学中文系,2005年毕业于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1970年
应征入伍,历任
空军报务员,政治部干事,警卫连指导员,《空军报》编辑。1988年起历任《
中国新闻出版报》总编室副主任,记者部副主任兼机动记者组组长、新闻部主任,中宣部出版局调研员,新闻出版署音像司副司长,《中国引进时报》总编辑,《
京华时报》总编辑,《京华时报》社长,京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都市报研究会副会长。
吴海民先后在2001年、2005年、2006年被评为中国传媒十大人物,2007年被评为中国报业十大领军人物。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
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报告文学《审判海盗》、《金元新闻》、《书号魔方》等多部,《走向伯尔尼》获“当代文学奖”。
职业生涯
吴海民说,自创刊之初,《
京华时报》就将自己定位为一份主要面向北京地区的、大众化的、市场化的、综合性的报纸。走地域化路线,做足本地的新闻,这在它的广告语中也体现地很明显:“《京华时报》——北京人的都市报”。因而它的本地新闻一直都占有很大的比例,并持续保持着比竞争对手的明显优势。
至于在广告增长方面,《京华时报》的致胜秘则主要因为机制的不同。《京华时报》的广告是公司化管理,实行严格的公司化运作,采取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它的好处,就在于使决策、执行、监督等职权严格分开,既最大程度的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也最大程度地发挥经营班子的责任和权力。董事会制定的各项指标,都得到了不折不扣的完成。这是从大的机制上来“锁定”。
到了具体广告运作上,京华实行的是多管齐下,一是全面实施广告代理制,最大限度的依靠那些有资源、有能力、有合作意向的广告代理公司;二是分类广告采取招标投标的包版制,进行年度合作;三是自营广告,京华有自己的一支很强的广告经营队伍,保持与众多广告客户的直接沟通,将优势信息直接传达到客户那里。其实,更早在2001年《
京华时报》创刊前,人大的教授就曾为它做了市场调查,
抽样报告显示北京民众对报纸的可承受最高价格是1.04元。但是后来经过反复权衡,最后还是定在了5角钱上。因为当时《
北京晚报》、《
北京晨报》、《北京信报》都是5角钱,市场早已达成默契。而京华作为一个新办报纸,是没有权力修改这个价格体系的,而且读者也不会认。
吴海民一再地强调道:“价格问题始终是一个很要害的问题,过去传统做报纸的人对价格不是特别敏感。但其实价格是一个最核心的问题,价格不单单是杠杆,价格实际就是生命。一个好的产品价格不单单是要看成本,还要看市场,看市场能够接受的。读者靠什么来接受你的价格,他不仅仅是靠他的消费能力,还要看市场的约定俗成。”“尤其是现在报纸市场已经开始萎缩,已经被其他媒体冲击得很被动。在这个时候报纸应该选择的不是涨价而是降价,不是降价而是免费,以后免费日报一定会大行其道……”
人物影响
2005年5月,吴海民提出“都市报的冬天提前来到了”的判断,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随后他发表了《中国媒体大变局》的长文,对媒体变局和报业未来趋势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入分析和清晰预测,引起了持续至今的一场大讨论。有人反对,有人赞同。
吴海民一开始就说:如何认识国内报业目前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他认为,报业已经处在“衰退期”的起始阶段。2005年他提出的“报业的冬天”还只是一个形象的比喻,而“报纸衰退期”这个理论上的界定,则是对报纸生命周期和发展阶段的理性表述。他说,对报业“衰退期”的研究与思考,应该是当前报业经营研究领域的首要课题。因为,如果弄不清我们今天身在何处,就不可能知道我们从哪里出发走向明天。
2005年,吴海民认为中国报业出现了一个历史性的“
拐点”,并预测2006年报业经营将会持续低靡。事实已经一再证明了他的这个判断。吴海民说,最近他一直在思考报纸的“衰退期”问题。当然,这个概念可能还会引起争议。
传统报纸的衰退之不可逆转,吴海民认为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判断:一,媒体的生态环境和结构布局已经发生巨变;二,媒体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正在发生质变。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将彻底颠覆原有的媒体格局。这个后来居上的第四媒体被誉为“一网天下”。作为媒体形态的集大成者,它兼具文字、声音和画面等各种功能于一身。而且,还迅速发生裂变,衍生出花样繁多的数字媒体,网络电视、
数字电视、楼宇电视、电子报纸、在线新闻、手机报纸、
电子杂志、流媒体、自媒体。应该看到,从纸介质到数字化,从原子到比特,从劳动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从人工投递到网络传输,媒体生产力的正在呈现质的飞跃。
个人感言
新闻解读类报纸
关于新闻解读类报纸,吴海民认为是有出路的。他说,在网络社会里,新闻是海量的,信息是爆炸的,但需要筛选,需要归类,需要分析,需要解读。对一些重大事件,需要进行追踪和深入剖析,不仅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还要告诉读者“为什么发生”,提供理解和认识新闻事件的思路和方法,让读者分享新闻事件背后所蕴含的社会价值。传统观点认为,报纸就是一张
新闻纸,但随着网络媒体特别是移动媒体的大发展,报纸承载的新闻第一发布功能将会弱化。我们历来把都市报当成“新闻快餐”,但以后再快也快不过网络和手机。在互联网时代,“快”不再是报纸的优势,“深”则有望成为报纸的特色。这些年,都市报热衷于披露社会的“原生态”,色情暴力有闻必录,这么做过去可以,但以后可能不灵。因为网上的信息更“原生态”,博客的文章更“原生态”。报纸作为肩负有社会责任和使命的新闻机构,要回答的问题更多,更深刻。过去的记者仅仅满足于是一个新闻的记录者,但在未来,仅仅能作记录而没有思想的记者是没有出息的。按一位传播学者的观点,未来的记者应该成为“社会学家”。正是基于对传媒发展未来的深刻理解,吴海民认为新闻解读类报纸应该是一条出路。
社区报
关于社区报,吴海民的思考也是相当成熟的。什么是社区报?美国学者的定义是:“服务于城市中某个特定区域、强调其归属性和认同感的报纸”。
美国的全国性社区报组织NNA的定义说,社区报唯一的标志性特征就是它“对某个特定社区的服务性和归属感”。吴海民认为,这里面有三个关键词,一是特定社区,二是服务性,三是认同感和归属感。社区报是个广义概念,应该包括小城市的报纸和大城市的成熟社区报纸。他说,这类报纸目前尚未得到开发,从未来看将充满希望。大城市的社区化发展是一个趋势,这表现为社区的人口越来越集中,社区的服务市场逐渐形成,社区的居民们具有共同利益,社区正在成为居民的重要交流环境。在谈到社区报与网络的比较时,吴海民说,网络把身边的事情传到更远的地方,越来越信息全球化,而社区报则更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更突出了信息的接近性。网络使人连的更远,社区报则使人连的更近;网络可以观天下,社区报则可知冷暖;靠网络联络全球市场,靠社区报联络街坊邻居。
关于免费报纸,吴海民认为,也是报纸在“衰退期”的一种尝试。现在免费报纸不仅风靡整个
欧洲,而且席卷美洲大陆。每个星期世界上都会有一份新的免费报纸诞生。其总发行量高达3000万份左右,大约占欧洲报纸发行量的20%。但他也认为,尽管免费报纸在欧美大行其道,在亚非也掀起波澜,但在国内的报纸市场却步履蹒跚。他认为,从目前看,免费报纸还不可能在中国市场上长驱直入。这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了的。国内确实有一些市场障碍。如,担心免费报纸会不会被当作废纸大量收购贱卖,这样的情况在国外没有发生过,在国内却有可能发生。再说,免费报纸是一把双刃剑,既是“衰退期”报纸的一条发展思路,也可能会导致大批报纸加速关门。尽管免费报纸在国内的发展可能存在负面问题,但吴社长断定,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不可阻挡。
吴海民还提醒说,向数字化转型是一个艰苦的复杂的过程,切忌一哄而上,遍地“小高炉”、到处“小煤窑”,那样会造成新的浪费。应该集中有限的资源,加强产业组织之间的联合,有所为,有所不为,打造强势报业数字传媒。
贡献及荣誉
贡献
作为京华时报的创始人,吴海民带领报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七年来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成为北京地区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报纸之一。近几年京华时报在不利的市场环境中逆市上扬,启动新的五年发展战略规划,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发展势头依然强劲。吴海民结合报业实践深入研究媒体产业经济及经营管理,创立媒体企业建设的“媒体木桶模型”,做出深刻揭示媒体演变发展规律的“中国媒体大变局”等一系列重要论断,引起业界的强烈反响,反映了中国报人的远见卓识,也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整个报纸产业的战略转型。
荣誉
出版有《金元新闻》、《书号魔方》、《审判海盗》、《新闻出版风云》、《中国敏感地带》等著作十余部,中篇报告文学《走向伯尔尼》获"当代文学奖"。近年结合报业实践深入研究媒体产业经济及经营管理,创立"媒体木桶"理论模型,提出“赢家通吃是报业竞争的必然结局”、“都市报的冬天提前来到了”等一系列重要论断,全面分析报业走势的《中国媒体大变局》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先后被评为“2001年中国媒体丰神榜”,2005年“媒体创新十大人物”、“最有影响的十大媒体人物”、“中国报业十大人物”。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