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是由
上海电影制片厂在1981年上映的电影,导演桑弧,主演李仁堂。
子夜是有
茅盾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小说子夜的时代背景是1930年春末夏初,从老太爷初丧,
吴荪甫和孙吉人、王和甫发愿组织益中公司到去世的老太爷还没开丧,而吴甫他们的雄图已成为泡影。5月份吴荪甫组织成立益中公司的时候,他并没有受过
金融界的压迫,但是到了7月底,吴荪甫他们就不得不将收购的8个小工厂盘给洋商。
子夜导演桑弧的改编思路十分明确,以吴荪甫和
赵伯韬两大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冲突为主线,以吴荪甫与裕华丝厂工人的矛盾、吴荪甫与家庭内部的矛盾为两条副线,展示1930年代初中国社会的历史。
剧情简介
1930年的一天夜晚,上海裕华丝厂总经理
吴荪甫偕妻子林佩瑶和姐姐吴芙芳、姐夫——上海恒丰银行总经理杜竹斋,到码头接吴老太爷来沪。吴老太爷是因为乡下农民抗粗暴动,吴家开设的当铺首当其冲,才匆匆逃到
上海市。
初到灯红酒绿的上海,吴老太爷突发
脑出血,于子夜死去。吴老太爷开丧的日期,吴公馆宾朋满座,成了工商界名流聚会的好机会。
这天,在孙吉人、王和甫等倡议下,吴荪甫决定自己办银行,几家合资筹办益中信托公司。濒于破产的德丰丝厂总经理朱吟秋恳求杜竹斋借款展期,不料
吴荪甫存心要榨出他囤积的干茧,怂杜再借款给他,等一个月后把丝厂吞并。
当时,丝厂工人正在酝酿罢工,开展经济斗争。裕华丝厂工人听到老板削减工钱的消息,开始消极怠工。吴荪甫听到总管莫干丞的报告,怒不可遏,要追查走漏消息的人。他决定开除已被查明向工人透露风声的小职员屠维岳。屠非但不认错,反倒平起平坐地同吴议论起如何才能既少花钱又能制止罢工的办法来。屠的言行使吴不仅取消了开除他的决定,还给屠加了薪,升他为总管事,屠从此成了
吴荪甫的心腹。
买办资本家
赵伯韬托杜竹斋带口信,准备与吴荪甫合作做公债。吴虽对投机买卖不感兴趣,但他想到,假如能在公债上捞点钱,对他实现实业救国的理想会很有好处,就与杜竹斋拜访了赵伯韬,并办起了合伙买卖证券的公司。吴把朱吟秋的丝厂连机器带干茧全部吞并了,益中公司又收买了八家小厂,吴踌躇满志。赵伯韬依靠美国人撑腰搞起了托拉斯,打算用金融资本支配工业资本,裕华丝厂成了赵吞并的目标之一。
工人运动方兴未艾。在玛金的领导下,以陈月娥、朱桂英为代表的裕华丝厂罢工运动开展起来,她们又联合各厂工人举行示威游行。以屠维岳为首的工贼们,分化瓦解工人,将朱桂英逮捕入狱,工人运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吴荪甫面对不是投降
赵伯韬就是益中公司破产的厄运,在孙吉人的建议下,与英商怡昌洋行大班商量,用八个工厂作抵押,借了一笔款子。他决定把办工厂的资本都去做公债与赵伯韬决一死战。结果战势不利,吴突然晕倒在交易所。回到家中,莫干丞前来向他报告,工人又闹罢工,屠被工人包围;王和甫又从交易所来电,急告杜竹斋也倒向赵伯韬,成了扒进的新户头。
在这种情况下,吴萌发了自杀的念头,丁医生进来,才使他打消了死念。他决定连夜与
林佩瑶一起乘船到
庐山去避署,在子夜时分离开了
上海市。在
轮船甲板上,
吴荪甫凝望夜空,感慨万分,回顾和思索着自己的命运。
演员表
职员表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角色介绍
幕后制作
幕后花絮
为了使影片能呈现广阔而真实的时代背景,导演
桑弧花了四个月时间查阅资料,翻遍了1930年上海所有的报纸,在札记中记录了当时军阀内战、公债涨跌的情形,对当时的社会新闻也有选择地进行了摘录。
周柏春本是位滑稽戏演员,桑弧选用他扮演周仲伟,主要是考虑周柏春对旧上海比较熟悉,气质与角色也接近。
原著作者
茅盾抱病为剧组拍摄了自己在书房写作的镜头,作为影片的开头,但他没能等到影片完成就去世了。
创作缘起
在1961至1962年期间,导演桑弧便产生了把《子夜》改编成电影的想法。其实,当他还是个银行职员时,就读了小说《子夜》,认为小说对于证券业的描写非常真实,由衷地佩服作者。知道他的构想后,
上海电影制片厂也征得了茅盾的同意,但由于受到政治上的种种干扰,拍摄计划搁浅。直到1979年,
桑弧终于有机会重新提出改编《子夜》的想法。在征得各方面支持后,他从1979年底至1980年初进行酝酿构思。为了使影片能呈现广阔而真实的时代背景,他又花了四个月时间查阅资料,翻遍了1930年
上海市所有的报纸,在札记中记录了当时军阀内战、公债涨跌的情形,当时的社会新闻也有选择地进行了摘录。
改编整合
桑弧把影片的风格定为“历史画卷式的正剧”,为了使作品更合乎历史和艺术的真实,他对原著的人物和情节做了删节。首先,他把小说中所有出场人物(近90人)列了一个表,然后据电影的艺术规律和影片的容量,遵循原著的主题思想和故事基础,反复推敲,决定删去农村的故事情节,把
吴荪甫与
赵伯韬之间的矛盾斗争作为全片主线,然后设立了两条交叉的副线:吴荪甫与丝厂工人的矛盾,吴家家属之间的纠葛。然后,根据主副线,把相关人物进行删减或合并,例如,小说中交际花刘玉英被删除,她的情节合并到徐曼丽身上;在农村故事中出场的吴荪甫舅舅一家全部删除。最终把人物减到42个。另外,为了加强故事的
戏剧性,他对个别人物关系也做了调整,如把工人朱桂英和金和尚处理为未婚夫妻关系。为了能再现1930年5月至7月
上海市的社会风貌,他除了尽量按原样复制加工交易所市场、
多伦路、夜总会等场所外,还运用了一些细节来突出时代背景。例如,在南京路新世界屋顶花园背后,播放《
新闻报》的电光新闻:
梅兰芳赴美演剧,载誉归来,上海绅商各界筹备欢迎;徐曼丽约冯眉卿去看
张织云主演的电影《
空谷兰》。
获得荣誉
作品评价
该片从剧本改编的总体上看,还是基本成功的,它突出了原著中民族资产阶级与
帝国主义买办阶级的斗争,且不拘泥于原著,在不少地方进行了比较适当的取舍和再创造。但是影片所塑造的
吴荪甫这一最主要人物令人失望,也就在很大程度减弱了影片本来应该产生的巨大现实教育意义。(《
电影评介》评)
该片突出了原著中一个较为鲜明的特点,即把作品的情节展开配置在较为广阔的时代背景上,刻画了民族资本家吴荪甫的典型性格,从而在复杂的社会生活画面里,鲜明地揭示了影片的主题思想。该片的编导善于从原著纷繁的头绪中有所取舍,使整理个戏的情节结枸和人物关系捞取写更加洗练集中。编导在表现旧中国是“剥削阶级的天堂,劳动人民的地狱”时,出色地运用对比的蒙太奇手法,如金小妹在沸水里捞丝头,手指被烫得红肿,另一边是徐曼丽在手上涂指甲油,两双手的对比造型很形象地传达了作者的意图;
徐曼丽在火轮上为
吴荪甫表演金鸡独立,而被他们的
轮船撞落水的金和尚在水挣扎,两组画面交替出现,编导用这些难以言传的动作造型,让影片用形象的对比说话,震撼人心,从而取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该片的改编整体上是成功的,但是从整个影片看,事件人物还可以进一步集中浓缩。影片在一定程度上还给人以忙于叙说故事和交代人物的感觉。在人物刻画方面,编导没能充分运用电影的手段和技巧淋漓尽致地揭示吴荪甫复杂的内心世界,人物比较平面。对工人运动的描写,是原作的薄弱环节,编导做了许多努力,但这个问题处理得仍不理想,也许因为压迫剥削写得不够强烈,而反抗表现得相当炽热,所以可能有些观众会产生错觉:似乎是工人和
赵伯韬一起破坏了
吴荪甫的宏图
大业。(《
电影新作》评)
演职员表
职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