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使命
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图书
《人的使命》是德国哲学家约翰·费希特创作的一部哲学著作,首次发表于1800年。
《人的使命》正文由《怀疑》、《知识》、《信仰》三卷构成。前两卷主要批评了主张自然因果性的体系及伊曼努尔·康德的自在之物理论,阐述了主体能动性的唯心辩证法思想。第三卷转向反理性的立场,把”信仰”当作把握实在的途径。
《人的使命》是19世纪德国哲学的一篇杰出的导论,它具有一般运动特有的优点和弱点,该书既是一个杰出的浪漫主义唯心主义范例,同时又是一部自相矛盾的著作,因为它预示了哲学上的重大发展,而这种发展在精神上和方法上恰恰与约翰·费希特赞赏的东西相对立。
内容简介
《人的使命》一书分为3卷:“怀疑”、“知识”、“信仰”。第1卷探讨康德哲学曾研究过的,自然界机械性体系与人类的目的性体系之间的对立,揭示自然规律的必然性与人类自由精神的矛盾。第2卷从主观唯心主义出发,论述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消除康德哲学保留的“自在之物”,确立自我创造的主体,摆脱自然体系的束缚。第3卷超出抽象空虚的自我意识,根据目的论原则建立现实的感性世界,批判现实世界中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不合理关系,展望良好世界,提出人的使命就是超越尘世目标,为超凡世界而活动。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1799年,约翰·费希特离开耶那大学到达柏林。在当局的严厉制裁和监视下,他不得不趋向温和,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掩饰思想锋芒,不流露任何不满情绪。在柏林,他写下了《人的使命》,以较为通俗的语言,阐述自己的哲学,表明自己的社会政治理想。书中明显表现出妥协、消极的倾向,把希望寄托在超凡世界和宗教信仰上。
作品鉴赏
第一卷怀疑,费希特以第一人称著书,并且论述了他所发现的问题:人对自身以及所生活的世界知道些什么。他考察了来自感觉经验的材料,并从中得出世界为何物的结论,他承认这一见解:有独立存在的实在客体,在按照必然因果关系联结起来的体系中,每个客体各安其位。自然中的每个客体,都是所是和所必然是。没有任何事物可能例外。约翰·费希特说,甚至移动一粒沙子;也许就会改变整个自然结构;过去和未来的全部历史也许会有所不同。
每个人,包括费希特本人在内,当然都是“自然界严格的必然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在自然界中,或更贴切地说,在人们观察到自然界背后或下面,有一种“构成力量”,它产生了组成自然体系的一切客体或事件。费希特本人也是由这种构成力量产生的。他说,当他发觉这一力量时,他感到自己有时自由,有时受约束有时受强制。不过,这只是费希特对这一力员如何影响自己的存在和意识的认识。这说明了他自己的认识,他发觉自己是自然体系中一个抽象的项。但是,构成力量的自我意识在他心中出现提供了一种根据,他由此推断,构成力量也出现在自然界的其它客体中。有许多单独的自我,每个自我都与约翰·费希特相似。最后,这些自我的自我意识之和构成“整个宇宙的自我意识”。于是,费希特作为一个自我也是一个严格决定的体系中的一个元素——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理智的、意志的元素——该体系是自然界基本构成力量的产物。
然而,巴鲁赫·斯宾诺莎的自然体系不能令费希特满意。他的体系没有自由。如果费希特以及他的一切行为只是严格确定体系中的一系列必然结果,他就不是伦理主体。无论他做什么,他必定是不得不做,因此,他的行为不属于伦理学评价或褒贬范围。这是他反思的产物。但是,另一方面,他渴望知道他是自由的,在道德上负责的。在某种意义上,他想使自己成为自身行为的原因,而不认为自己的行为只是外部原因的结果。 ·因此,《人的使命》第一卷得出如下结论,即约翰·费希特提出的两种可能性:或者他只是严格确定体系中的一个元素,或者他是一个自由的伦理主体。他说,一个观点使他得到了内心的满足,另一个观点,摧毁了他的价值观念,他应该采纳哪种观点?这是他必须解决的问题,但是在第一卷他只是陷入深深的怀疑中。
第二卷知识,是一篇对话,费希特写道,对问题的第一次攻击所产生的怀疑折磨着他,自夜间醒来,未解决的问题常常使他辗转反侧。于是,精灵跑来引导他摆脱怀疑,进入知识。所提供的知识是主观唯心主义的,第二卷对这一立场的表述相当出色,具有普遍的效用。精灵一开始就问约翰·费希特如何认识外部世界的客体,费希特答曰,他靠感觉认识它们。但是精灵指出,感觉只是费希特本人的变化,因此,费希特只认识了自身的状况,没有认识独立、实在的外部世界。精灵指出,“你知觉到的只是你自己的状态”。然而,这依然未使费希特诚服。论辩继续考察一个普通信念,即感觉来自独立的、实在的外部客体。但是,感觉不可能认识这些客体,因为,假如费希特有感觉,那只是费希特本人的变化,不是独立客体的特征。如果有外在的独立客体,它们无论如何不能通过感觉被认识。只有运用因果律才能认识它们。因果律必须用其它方式证实。可供选择的方式是,因果原则是一种陈述,它说明人们实际上如何解释经验,也就是说,是认识者而不是已知客体提供了因果原则。所以因果原则也是约翰·费希特本人的变形,而不是他认为在自身之外的世界的特点。不过,如果这样,以前给予的证明便崩溃了,因为该证明相信,客体独立存在,客体引起感觉。费希特的经验世界丧失了一切独立性。伊曼努尔·康德的物自体被排除出哲学领域,因为它们是根据对因果原则的不恰当描述错误地推断出来的。经验世界不是对独立实在的物自体的一系列刺激作出反响;相反,它始终是自我变化的投射,或由它构造而成。认识“对象”只是认识者的变化,因此,用费希特的话来说,客体是“主体的对象化”。主体与客体统统纳入认识者的主体性之中。这就是《人的使命》第二卷所发挥的主观唯心主义。约翰·费希特为了消除第一卷产生的疑点发展了他的主观唯心主义。费希特想抛弃刻板的决定论,但需要为此找到根据。他认为,主观唯心主义就是根据。如果经验世界是自我构造的,自我便不再承担刻板决定论的重担。
但是,使道德局面成为可能的必要附加元素——其它自我——在第二卷所描述的主观唯心主义中没有根本的实在性。若要使其它自我也成为完全的实在,费希特必须继续往前走;他必须超越知识。如果知识必须超越,它就是不充分的。费希特在第二卷末尾做了一个特别奇怪的陈述:“认识之所以不是实在,恰恰因为它是认识。”上述意见便隐藏在这一陈述背后。在约翰·费希特看来,知识并未揭示现实。知识的功能与人们通常的看法不同。实际上,知识没有什么力量。
第三卷一开篇,费希特便对第二卷的结果表示不满。如果世界上存在的一切都是费希特本人无意识地从自身的自我变化形态中构造出来,那末这个世界便是虚无。这就是人们从知识中获悉的一切。但是,认识并未穷尽人类生活;人的生活远不止于此。费希特表明,“不仅要认识,而且要按照你的认识去行动,这就是你的使命。”这里的行动显然是道德行动;它是奋斗,完成,付诸实施的义务。约翰·费希特认为,自己为这种直接的、非派生的行动义务感所支配;这就是他的,也是所有人的使命。如果一个人想行动,必须有一个活动领域;必须有一个能在其中活动并能施加影响的外在的实在世界。在知识的基础上证实这个世界是不可能的。人必须超越知识,把他的信赖置于信仰之中。第三卷前面,费希特公正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他从知识转向信仰,从理智转向意态,他就是这样到达了实在的外部世界,与费希特相关的其他自我均居住在这个世界,道德义务把他们彼此维系在一起。
这个讨论促使《人的使命》中这一严格的哲学章节得出一个结论。实际上,约翰·费希特后边颇费了一些时间探讨宗教,而不是哲学。他一旦确定自己的存在和他能够在其中进行奋斗的世界的存在,便对他要完成的义务进行说教。如果第一卷与勒内·笛卡尔相似,第二卷与贝克莱相似,那么可以同样公正地说,第三卷相当于告诫人们进行狂热的道德奋斗的训诫。费希特试图明确地倡导平凡的生活和高尚的思想,即使没有详细的启示,他的狂热也并非不能打动读者。
作品评价
英国学者约翰·亚历山大·汉默顿《西方文化经典 哲学卷》:《人类的使命》是约翰·费希特后期出版物里最著名的一本书,语言优美,内容充实,其思想高度堪比笛卡尔的《沉思》。
作者简介
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公元1762年5月19日~公元1814年1月17日),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主要代表之一。曾任耶拿柏林等大学教授。他批判伊曼努尔·康德的“自在之物”的学说。主张哲学是“绝对的科学”,是要为一切知识确立绝对在先的出发点——“自我”,“自我”是第一性的、绝对的和无条件的。客观世界即“非我”,不过是“自我”活动的产物。“自我”与“非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并在“自我”中达到统一。主要著作有《全部知识学的基础》、《知识学导言》、《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作品鉴赏
作品评价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