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认识论》是M.
摩里兹·石里克创作的哲学类著作,首次出版于1918年,由
商务印书馆出版。石里克在书中提出了知识与体验的严格区别,认为知识通过概念和命题表示现象的形式和结构,具有符号和关系的性质,可以表达和交流,而体验和直观则是私自的,不可表达和交流的。他指出
形而上学问题的产生是由于混淆了知识与体验的区别。
石里克在《普通认识论》中力图把当时对数理逻辑、
数学基础和
相对论的研究概括到人类认识的基本问题上去,创立了一种作为科学基础研究的认识论,并在科学成果基础上建立一种知识分析方法,即“认识逻辑”。他确认认识不是直观体验的,而是推理的,其本质是把符号配列于对象。
摩里兹·石里克以这种配列说为基础阐述了他的真理与意义的符合理论,并用以解决科学与形而上学的划界问题。
石里克(1882—1936),
德国哲学家,维也纳学派和
逻辑实证主义的奠基人之一。他出生于
柏林的一个富人家庭,是
马克斯·普朗克的学生,最早对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
相对论进行深入的研究,成果斐然。石里克曾推崇和激发了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重返
哲学研究,并使其写下了举世名著《哲学研究》。1936年,石里克被学生枪击而亡。
石里克提出,只有在判断中才有知识,概念与概念的多个判断形成的一个具有一义性的判断之网,才是知识本质。
摩里兹·石里克认为,对象既可以是经验领域内的事实,也可以是概念关系的事实。他通过概念在时空性的判断之网中一义性地配列于一个对象这一标准,认为经验中模拟两可的体验和思想中无法验证的演绎都不是知识,不仅对经验范围内的某些直观的体验给予否定,而且把
形而上学和宗教某些超出经验范围内的“主张”给清除出了知识的领域。
《普通认识论》对维也纳学派的
逻辑实证主义观点的早期形成有重要作用。该书初版于1918年,当时
摩里兹·石里克的哲学立场还是经验批判的实在论,但第二版出版于1925年,这时正是石里克从经验批判的实在论渐渐转向逻辑经验论的时期。因此,《普通认识论》不仅是人们了解石里克哲学思想发展前后时期的重要著作,也是人们研究现代
分析哲学如何从批判经验的实在论立场转变为逻辑经验论立场的重要著作。